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开放银行衍生出五种连接业务模式
观点 阿是 零壹财经 2019-12-14 阅读:28165
零壹财经合伙人,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在会上进行了主题为《开放银行:打造金融连接器》的演讲,分享了对于开放银行现状及未来走向的观察,并提出开放银行衍生出的五种连接业务模式。

零壹财经对开放银行的定义是,“开放银行主要是通过API、SDK等技术手段,实现银行和第三方机构之间的服务共享,是为客户提供便利化服务的平台合作模式。”他强调开放银行的实现路径不只是一个系统或者平台,还涉及银行的业务改造,不只是客群的选择,从渠道、产品、设计、运营、风控上都要有整套体系性的变化,才能实现这样的转型。
从全球来看,开放银行的进程在英国和欧盟是最早的。于百程分析,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英国、欧盟是从上到下的监管驱动,监管方认为银行不能垄断,银行账户、数据、支付是要开放出来的,从而带来了金融创新提升了客户体验。”他分享了英国巴克莱银行和英国移动银行Monzo的案例,在前者的APP中用户可以添加其他银行的账户,而在后者的APP中能直接享受其他银行的服务。
在国内,2018年被称为开放银行元年,因为有特别多的银行在2018年提出这个概念并且付诸实施。开放银行的发展在国内有三个动因,一是客户驱动,个人角度,数字原生客户成为银行客群,企业客户也开始了数字化变革;二是市场竞争,息差缩小、金融脱媒和产品同质化都为银行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三是技术变革,大势所趋,ABCD等技术发展为开放银行转型提供了基础。
另外从银行的监管情况来看,中国目前还没有推出开放银行的相关监管框架。不过在去年底的时候,央行已经在公开场合表示,会对开放银行进行监管层面的探索,同时制订相关监管框架和规则,设定开放银行的红线。于百程表示,开放银行的风险和传统业务是不同的,量级也大不相同,要特别重视。
开放银行做金融连接的过程中,主要涉及C端个人场景,B端企业场景,和G端政府场景,各个层级政府也在做数字化转型。从连接方式来讲,包括场景的连接、工具的连接、数据的连接,这是逐渐递进的。于百程认为,现在我们主要在做场景和算法的连接。
他提出了五种开放银行连接业务模式,第一种,大行会把一些场景服务,比如说电商、水电煤等嵌入到自己的APP里,以提升用户黏性,了解用户行为;第二种,银行把服务嵌入到外部场景方,不只是C端场景,B端和G端也有很大的市场供给;第三种,连接器模式,比如新网银行、亿联银行等,不只是传统银行借贷,还可以为其他银行和场景方提供连接服务,自己也可以放贷,也可以做联合贷款,未来这种模式成型的话,它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就会和现有传统银行大有不同。第四种,浦发银行等提的“开放银行BaaS”平台模式,银行除了给场景方提供金融服务之外,还可以给其他的相关产业,提供财务管理、风险评估、市场预测等其他方面的咨询服务;第五种,未来还可能产生类似巴克莱银行等的一站式打通的银行服务模式。“在开放银行数字化的背景下,银行的业务模式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更大的化学反应。”
最后他提出了开放银行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几点挑战:
第一,开放银行确实是大势所趋,但也不能包治百病。无论是从业务还是风控的稳定性来讲,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特征,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开放银行解决,还是有其他的办法。
第二,API的开放,只是开放银行的部分特征。
第三,银行和场景之间的开放是相互的。现在我们看到的主要是银行产品向场景方开放,未来场景方也会往银行端开放,这种用户的共享会产生新的业务模式。
另外,在开放银行背景下,银行要把握核心竞争力,包括资产规模、网点数量、智能网点,客群、成本和品牌等等。更重要的是对个性化场景的选择,以及对场景的用户精准预判和快速响应,这意味着未来金融科技就非常重要。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