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块链

追本溯源,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如何大展拳脚?

区块链 金宏 · 银行家 2016-07-15

关键词:区块链银行业比特币

简单来说,假如把邮票视为区块链,那么每一枚邮票就是一个数据区块。

 

 

 

 

近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是今年最前沿最热门的课题。一种说法是,十年后互联网金融将会消失,融入万物互联。且不说这是否危言耸听,在比特币备受争议的今天,其核心的数据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正在萌芽,被寄望为金融领域的颠覆性力量。

 

区块链技术的内涵

 

目前,对区块链技术的阐述都比较生涩。直观地说,区块链技术是使用密码学并通过不同算法产生新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过去约定时间内所有交易信息,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在信息层面,区块链是利用计算机程序在全网记录所有交易信息的分布式结构公开账本;在网络架构层面,是去中心化协议,能安全地存储各类交易数据,信息不能篡改。

 

假如把邮票视为区块链,那么每一枚邮票就是一个数据区块,如此,区块链技术可以做以下五个方面的理解。

 


 

一是去中心化,即没有中心化的邮政局来发行,在网络上也没有中心化的域名。每个参与并持有邮票的持有者视为各个节点,相互之间信息畅通。

 

二是开放匿名性,即邮票持有者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匿名外,每一枚邮票的数据信息对所有人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公开查询每一枚邮票的信息内容。

 

三是契约性,每一枚邮票的产生并不由邮政局发行,而是采用不同的算法形成。交换邮票在所有的邮票持有者之间点对点形成持有者之间的经济契约关系。

 

四是安全性,每一枚邮票连号,但这个连号却是依靠不同算法形成链接密码,使得任何持有者对每一枚邮票内容的修改无效,可以确保邮票信息安全可靠。

 

五是效率性,借助算法,通过分布式模式,每个持有者之间点对点进行邮票交换无需任何信任的程序中心和行政中心的许可,交易效率高。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探索

 

自2009年区块链技术出现以来,其已经从区块链1.0的加密数字货币应用,到区块链2.0即股票、债券的非货币应用,逐步扩展到区块链3.0即在健康、文化等方面的应用。在技术架构上,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已经超越了类比特币的单位区块系统。Tendermint建立起第二代区块链的架构。微软建立Aure区块链服务平台(BaaS)。越来越多的区块链公司加入这个平台,如以太坊、Lisk、Bitpay等等,形成全球区块链集合平台。

 

国外金融机构看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前布局,纷纷探索优化金融交易过程的契约要素,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银行、证券等行业的应用,包括支付结算、智能债券、财务审计等方面。2015年12月末,包括富国银行、花旗金融集团、法国巴黎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德国商业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在内的全球42家大型商业银行(金融集团)加入金融技术公司R3区块链计划,致力于金融领域区块链的开发应用以及全球清算一体化行业标准的制定。2015年1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批准了在线零售商Overstock.com通过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发行股票的计划。纳斯达克将在纳斯达克私人市场开启区块链技术在股票市场的应用测试。Smart Token Chain(STC)公司推出智能合约结算交易所(Smart Contract Settlement Exchange),通过使用智能令牌和区块链技术将全球所有的银行和其他支付系统连接起来。一些银行也在开展独立探索:花旗银行试水“花旗币(Citicoin)”的加密货币;瑞银集团在伦敦成立了区块链金融研发实验室,探索区块链在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应用。

 

国内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2016年1月,中国区块链企业BITSE发布了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真假校验平台(VeChain)。2016年3月,阳光保险用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技术架构推出“阳光贝”积分,成为国内第一家区块链积分的发行方、首家应用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企业。

 

针对区块链技术变革银行业的举措

 

对于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创新,我们不仅仅只在表面上分析银行经营活动中新型经济契约关系如何构建,如何优化银行现有的要素组合,更应该追根溯源,深入研究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体系给银行业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探索银行业的升级方向。

 

形成新的混合型数字货币体系

 

哈耶克一直坚持货币非国家化的理想。区块链技术在事实上验证了数字货币跨国界运用的可行性,带来信息共享和透明化,让理想照进现实。但从国家主权的视角,国际化的货币仍然难以构建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从比特币的认可度看,德国在2013年承认比特币的货币地位,其他国家比特币却都被诉诸法律。在国内,2013年12月,五部委联合发文防范比特币风险,明确比特币不具有货币属性,是一种虚拟的商品,不具有法偿性。

 

数字货币虽然难以国际化,但区块链技术却受到各国央行的重视。英国央行推出类比特币的加密货币RSCoin,荷兰央行正在开发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持的DNBCoin,中国央行计划推进数字货币。这种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更可能是混合型的,发展前景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混合型数字货币。有中心,即由中央银行发行,其发行规模和汇率都将由中央银行掌控,形成一个以法币为基础、以数字货币为补充的多元化货币体系;其核心是数字货币的国家主权。

 

二是形成不同金融场景的虚拟货币,催生虚拟金融的交易规则和流程,进一步繁荣实体经济。当然,具有国家信誉的商业银行参与到场景创造虚拟货币更能够让不同的消费者接受这些金融创新产品。

 

三是混合型数字货币。其产生的规则可变,并不以挖矿为基础的形式产生,比如Peercoin(PPC)采用权益证明取代工作量证明,来维护网络安全。


 

形成新的信用形成机制

 

信用体系是银行的核心。银行传统的信用靠各家银行的风险管理机构来完成,信用评级技术根据客户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如小额信用贷款的授信技术等。在客户申请贷款时,银行需要查询客户各种征信的信息数据,信息的收集链条长环节多、涉及面广,存在信息不完整、数据不准确、成本高、决策程序冗长等问题,特别是在消费贷款和小微贷款方面尤为突出。

 

在大数据时代,通过从多个维度分析和挖掘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来完成信用评级,具有代表性的有对淘宝和天猫客户进行大数据分析的蚂蚁金服,有借助平安数据专营小额消费贷款的深圳大数金融等。大数据风控可以对消费、微小贷款进行批量授信,效率高、信息可靠性和时效性强。其本质依然是传统金融电子化,而信用创造的方式并没有改变。

 

区块链技术通过建立去中心化的信用创造方式解决“拜占庭将军问题”,即确定一套算法,通过技术背书而非中心化信用机构来进行信用创造。其特点一是信息可靠性强。没有中心且以算法产生的区块链,通过链接密码保证借款方信息数据安全性和不能篡改,每一个交易信息都被程序化记录、储存、传递、核实、公开,银行可以随时得到借款方完整的交易行为和信用状况,可靠性高于大数据风控,同时可以避免客户经理主观因素在信用评级中的偏离度,亦可防范道德风险;二是信用建立成本低,仅依靠全网记账来建立信用。信任关系的建立不再依赖征信公司等中介机构提供信用证明,贷款机构通过调取区块链的相应信息数据即可;三是信息公开透明。依靠程序算法自动记录海量信息,存储在数据块上,信息透明,安全性高。特别是对于30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消费贷款,在不同的金融场景中更能够创造新的信用形成机制。当然,在区块链基础上形成的信用机制,还需要研究业务流程和信用维度等多个方面的细节。

 

形成新的场景价值链

 

“场”是磁场,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或者说客户的吸引力;“景”是风景,是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形成的风景。在互联网场景金融的冲击下,银行传统的营销模式(主要是对小微客户)已不再适应现代经济运行对金融科技的需求。适时而变的银行机构,特别是不少股份制银行推出专业化的网点比如儿童银行等,在网点功能分区上进行优化,但融入实体经济运转流程中的程度有限,形似神不似。场景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支柱,改变了传统银行柜台等客上门的服务模式,把各种金融服务融入场景,如网购场景、社交场景、旅游场景等,增强客户的体验感,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进而形成一个依托场景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和资金闭环。

 

区块链技术具有灵活的架构。就像邮票有小型张、小全张、小本票等不同的类型,区块链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用户需求、客户结构和资金运转流程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的短路径区块链,进一步强化场景中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度。第一,客户的黏性、稳定性更强,更加依附场景金融。第二,客户在场景金融的信息都被记录,安全性高,证伪性更强。第三,场景客户的金融需求不再依赖于传统的银行信贷服务,甚至不依赖于中心化大数据的信用支持,客户之间也不再依赖于大数据中心生成信用状况,依托区块链即可生成P2P的信用运行机制。总的来看,金融场景中的区块链让货币蜕掉“皇帝的新衣”——法币的特殊属性,回归一般等价物的范畴,银行的功能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融入实体经济的血脉运转之中。

 

形成新的支付结算方式

 

现代支付结算方式,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取得了较大成就,支付结算速度基本能够实现实时清算,但在跨币种、跨国界、多种经济合约下,仍然受制于多中心、多环节的制约,在交易速度和效率方面力不从心。

 

区块链技术通过去中心化和点对点的特征,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简化大量手工金融服务流程。在区块链技术的具体应用上,一是点对点交易,提升交易效率。交易的过程就是清算、结算的过程。以滴滴打车为例,如果使用加密数字货币,在乘客与滴滴结算时,可以实现及时和有效的结算,不需要经过第三方银行的中间环节,买卖双方直接可以通过数字货币完成;二是在跨境支付上,传统模式下需要借助SWIFT等在全球各个银行、代理行之间进行交互,流程长、效率低、成本高。运用区块链技术,所有交易都实时记录在全球共享的信息平台上,交易即结算。微软建立与R3合作平台加入区块链计划,即是在解决互信的基础上构建扁平化的全球一体化清算体系。三是提升安全性。区块链技术通过加密分类账簿,提供加密的转账业务,能够让任何人都得到准确的资金、财产或其他资产账目记录。

 

结语

 

虽然人们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还有待观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银行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未来会面临诸多挑战,但正如周小川行长在2016年2月所说“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可选的技术,人民银行部署了重要力量研究区块链应用技术”,区块链技术对银行业的改变正从概念走向广泛应用。笔者认为,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变革将深远影响人们未来的生产生活,银行机构唯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在未来的金融竞合浪潮中站稳脚跟。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甜橙信用与布比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打造区块链征信平台

下一篇>荷兰为其金融系统全面引入区块链技术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7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