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浙江问题P2P平台领跑全国,都怪去年“上新”太多?
网贷 花球 零壹财经 2018-09-07
其中7月共产生142家,平均每天4~5家,涉及待还本金至少550亿元,影响到数百万投资人。另有36家平台暂停发标、部分项目逾期或展期兑付(称为"争议平台")。
随着各级监管部门先后出台各项措施,8月情况有所缓和,问题平台数量降到48家,涉及待还本金150亿元左右,争议平台数量也降至21家。
另一方面,最近3个月仅有1家新平台上线,且目前网站已关闭。
"问题"远超"新增",直接导致正常平台数量下降肉眼可见。在零壹数据监测的6135家P2P平台中,其中正常运营的仅剩1453家(占比23.7%)。
这些问题平台主要分布在浙江、上海、广 东、北京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上半年,此四省(市)的问题平台数量均在40家以上,合计241家,占比总数66%。

到了7、8月份,四地"领先"优势更为明显。其中7月,四地合计124家,占总数142家的 87.3%;8月,四地合计35家,占总数48家的 72.92%。
除了地区经济,问题平台频频出现还与浙江、上海、广东、北京全国领先的金融、互联网业态有关,毕竟同为"经济较发达"的江苏、山东在表现并不出彩。
四地中,又以浙江最为"优秀",两个月里共产生65家问题平台,领先第二名上海25家。
互联网是浙江省的重要标签,全省的信息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乌镇每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都能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目光。
浙江省政府发布的《2017年度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浙江省全社会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4853.3亿元,同比增长16.7%。对全省GDP的贡献率达到15.4%。在网民数量、网民学历等指标上,浙江也是全国领先,互联网大省名副其实。
以电子商务发展为代表,浙江拥有一大批中小企者。从古至今,浙江商人在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与粤商、徽商、晋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四大商帮"。浙江省发达的私营经济,为P2P网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另一方面,浙江民间借贷、投资的传统是P2P成长的催化剂。比如温州,早在2011年就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彼时中国P2P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金融金融业务稍不如北京、上海、广东,也让浙江在民间融资市场更为激进。
作为省会,杭州为浙江贡献了其中绝大多数问题平台。7、8月浙江65家问题平台中,有58家来自杭州,占比近9成。所谓四地"问题"平台PK,也是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5市之间的较量。
戴上G20、亚运会光环后,杭州各方面发展像打了鸡血,大步前进。短短数年,杭州成为"新一线城市"的头牌,是四大一线城市的有力竞争者。
其中,金融业发展颇为亮眼。据杭州市金融办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055亿元,同比增长6.8%,金融业增加值占杭州GDP比重为8.4%,金融业俨然已经成为该城市服务业支柱产业。
加大小微企业融资,积极推广线上小微、移动办贷、无还本续贷、政策性转贷款等服务模式成为杭州金融建设重点内容。数据显示,2017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5674.7亿元,同比增长14.96%。
浙江互联网金融联盟发布的2017金融科技中心指数显示,在金融科技的发展上,杭州与北上广深同属第一梯队,网贷、众筹、第三方支付均位居前列。主打小额分散,服务民间的P2P网贷行业,近些年在杭州堪称如鱼得水。
据零壹数据统计, 2017在杭州注册上线的平台有57家,整个浙江则有95家,高于广东的32家、上海的59家、北京的35家。
进入2018年(至今),杭州仍以7家注册平台,全浙江以9家继续领跑四地,广东、上海、北京这个数字分别为2家、7家、1家。
再看今年7、8月浙江问题平台中,我们发现有24家是2017年后注册成立的,占比近4成。当然问题平台的产生原因有很多,2017年以来更快的"上新"速度也只是上两个月浙江问题平台领跑全国的因素之一。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