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投资人信心,P2P平台得先把信息披露做足了
网贷 澄子 零壹财经 2018-09-07
尽管不少人对行业信心还在,但要让他们从口袋里拿出钱来投资,平台得首先拿出自己的"诚意"来,做好自己信息中介的工作,把该披露的信息披露出来,而不是继续以各种模糊的信息进行"忽悠"。
第一部分
相信很多人都感觉得到,过去的8月份,网贷行业平静了很多。确实,相比起6、7月的爆雷潮,8月份问题平台数量大幅减少。据零壹财经发布的《关键时刻--P2P网贷危机调研报告》(下文简称报告),8月份网贷行业问题平台数量有48家,而在6、7月份,对应的数字分别为99家和142家。
当下,行业规模在继续萎缩。报告内容显示,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P2P网贷成交额环比降幅都在8%以内,而7月份环比降幅骤升到19.48%,8月份的成交额继续下降到874亿元,降幅达29.29%,行业待还余额更是连续11个月出现下滑。

(图片来源于报告)
同时,借款人、投资人的数量都出现锐减。根据报告,借款人连续两个月环比减少30%以上。而投资人数的减幅也在持续扩大,7月份投资人数为280万人,环比减少29%,8月份180万左右,环比减少35.7%。

(图片来源于报告)


(图片来源于报告)
从报告中还可看到,P2P网贷行业的平均满标时间整体出现延长,不少平台出现债转数量激增、利率畸高,头部平台待还加速下滑。这种种现象背后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投资人对行业信心大幅减弱。
第二部分
在投资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获客成本大幅提升,不少平台通过提高投资利率、开发存量投资者价值、增加贷款额度等方式试图挽回投资人信心。报告内容显示,8月份行业平均投资利率达到10.33%,较7月大幅增长了0.44个百分点。7月份,行业平均借款期限上升到318天,8月延长到327天。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各种方法收效并不明显。
爆雷潮中,人们发现,不少问题平台对外的宣传信息和官网披露的信息都存在失实夸大的情况,P2P平台与投资人之间的信任不断被击垮。同时,资产端信息披露不充分、资产结构不清晰、资金去向不明等情况也让P2P平台饱受质疑。
要挽回投资人的信心,平台应该先摆出应有的诚意,基于信息中介的定位,要把该展示的信息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展示了,这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自2017年中国互金协会发布P2P网贷平台信披标准以来,绝大多数平台都在官网设立了信息披露专栏,但仍有不少平台存在部分项目未披露、披露不完全或未及时披露的现象。
此外,P2P网贷平台的官网是由平台方自己在运营维护,官网上公布的内容的真假与否很难判断。有些平台甚至在出事后直接将一些不实信息抹去,当做没发生过一样,还有很多平台公布的逾期坏账率常年为0,明显不合逻辑,但又能奈之何?
随着中国互金协会信批系统的推出,情况开始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与各平台分别在各自的官网披露信息相比,中国互金协会系统则更能保证所披露信息的可信度,因为接入系统的平台是不能对所披露的信息进行随意篡改,同时,信息集中在信批系统上,可以让相关核查工作更加高效易于执行,也更有利于对平台的监督。
截至2018年8月31日,零壹数据共监测到P2P平台6135家,其中正常运营的仅有1453家(占比23.7%)。
而接入新版中国互金协会"互联网金融等级揭露服务平台"的网贷机构共118家,与上月环比持平;接入旧版信批系统的平台共120家,环比持平。
随着网贷备案合规工作的推进,相信接入信批系统的平台数量会不断提升。届时,平台与投资人之间也有了更坚实的信任基础。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