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出尽:罚单对经营不构成影响,浙商银行普惠小微贷占比拔头筹
银行科技 姚丽 零壹财经 2020-09-07 阅读:8281
9月4日,银保监会公布了一批大行及股份行的行政处罚情况,浙商银行也收到了罚单。此次处罚,是2017年现场检查的结果,而2017的现场检查,是近三年来银保监会对行业“严监管”的一部分。零壹财经了解到,此次处罚针对2017年现场检查涉及的同业业务违规问题,浙商银行已全部落实整改,对未来经营不构成影响。
今年的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冲击较大,国家政策明确向小微企业提供支持,金融服务支持是重点。
在响应监管要求压降同业业务的同时,浙商银行继续聚焦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中,浙商银行总部位于民营、小微企业枝繁叶茂的浙江,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在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最高,且风控较好,已形成了业务特色。疫情发生以来,更是前瞻性地加大区块链技术应用,盘活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大大缓解了款项被拖欠的难题。
一、利空出尽:2017年现场检查罚单“靴子落地”,所涉及业务已整改完毕,对目前经营不构成影响
零壹财经了解到,9月4日处罚针对2017年现场检查涉及的同业业务违规问题,浙商银行已全部落实整改。根据2019年财报,浙商银行已经将同业理财投资业务压降为零。
浙商银行于2016年登陆港交所,2019年11月回归A股。根据A股上市的招股书,银保监会为浙商银行上市出具的监管意见书,认为“浙商银行整体经营稳健”,该监管意见书覆盖的时间段为2015年至签署日期2018年12月24日。可见,该罚单涉及的违规事项并未影响到浙商银行整体业务稳健经营及上市进程。
对比2019年浙商银行的净利润规模129亿元,以及2020年上半年67.8亿元的净利润,此次罚单对其财务影响有限,同时作为对既往违规的处罚,对未来经营并无影响。
根据近年财报及2020年半年报,在发力小微企业服务的同时,浙商银行继续响应监管要求,压降同业业务。
在负债端,2019年末“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及拆入款项”2668.7亿元,占总负债的15.95%,较2018年下降了2.18个百分点;2020年6月末,该科目余额降至1620.8亿元,占总负债比重进一步下降7.24个百分点至8.71%。
在资产端,2019年末“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558.6亿元,占总资产比重3.1%,较2018年下降了0.26个百分点;2020年6月末,该科目余额进一步降至491.1亿元,占总资产比重进一步降低0.63个百分点至2.5%。
二、疫情期间推出六措施纾困,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的封锁,给经济带来了巨大挑战,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的小微企业首当其冲。浙商银行在疫情初期的2月5日,推出针对小微企业的六条措施,包括:提供宽限服务、主动续期一年、自动授信增额、加强信贷供给、实行特事特办以及推广线上办理。
这些举措,与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要求相一致。浙商银行能够在疫情初期推出支持小微的纾困解难措施,提前响应,与其重视小微金融服务的业务特色有关,也反应了其快速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及执行力。
上述六条措施为疫情期间的众多小微客户提供了切切实实的帮助,解决了燃眉之急。酒店行业是受疫情打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据了解,浙商银行广州分行对酒店行业客户东呈酒店集团旗下在湖北、湖南、广东多地的酒店给予了免还本续贷的金融支持。
提供宽限及增加信贷投放等支持显然是“智慧”之举,因为客户的生存与发展是银行业务的基础,两者共生共赢,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三、浙商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占比居全国性银行首位,贷款质量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据零壹智库的报告《30家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排名:六大行“头雁”效应显著,天津银行增速达73%》,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有7家披露了2019年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浙商银行以1,711亿元位居第三,前两名为招商银行及中信银行,贷款余额分别为4000亿元及2042.6亿元。
该报告还显示:贷款及垫款占比上,浙商银行近三年均稳定在较高水平,2019年占比为16.61%,在7家银行中居于首位,在全国性银行中也仍居于首位。招商银行的这一比例为10.09%,位居第二;广发银行和光大银行则分别为6.14%和5.37%,居于第三、第四。

来源:2017-2019年年报,零壹智库
浙商银行成立于2004年,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较“年轻”,近几年虽然增速较快,但由于基数低,目前其业务规模仍相对较小。截至2019年底,浙商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1,711亿元,较年初增长21.71%,增速高于该行贷款及垫款19.06%的增速。
同期贷款及垫款规模1.03万亿元,而招商银行为4.49万亿元,中信银行近4万亿元,均大幅高于浙商银行。所以虽然绝对规模位居第三,但由于分母相对小,在占比上浙商银行得以遥遥领先。显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已经成为浙商银行的业务特色。
根据2020年中报,截至2020年6月30日,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72.24亿元,较年初新增161.20亿元,超额完成上报银保监会年度计划序时进度;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16.71%,较2019年16.61%的占比略有提高,继续位列18家全国性银行第一位。
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弱,风控难度相对更大,这也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要政府去引导和推动的重要原因。从不良率水平看,浙商银行的普惠型小微贷,在追求扩张速度并维持较大规模的同时,并没有牺牲质量。
根据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发布的《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3.75%。根据2019年财报,浙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1.01%,明显低于行业水平。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截至2020年6月30日,普惠小微贷款不良余额0.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25%,不良率2.99%,较各项贷款不良率高0.88个百分点。根据2020年半年报,浙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为1.11%,受疫情影响,较年初有所上升,但仍明显低于行业2.99%的水平。
显然,浙商银行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风控上更有优势,其在2019年报中披露:“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居全国性商业银行领先位置”。从内部来看,半年报显示,浙商银行的不良率为1.4%,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1.11%,低于整体不良率,属于优质资产。
ps: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