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2019年金融科技大事件,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一起读才有“内味儿”

资讯 阿是 零壹财经 2019-12-31 阅读:10075

关键词:金融科技大事件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年

复盘一年诸多事件,发现《规划》已经指明“金融科技”的方向。
历史总会留下回声。

2019年就要过去,回望这一年,金融科技行至分水岭。“拥抱监管,守正创新”,成为2019年的行业主旋律。

顶层设计,央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为金融科技钉下金钉子”。

复盘一年诸多事件,恍然发现《规划》已经指明了方向。

大公司持牌,守正创新成趋势

《规划》开宗明义,“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至此,金融科技是金融还是科技的讨论告一段落。

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12月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只有持牌机构才能通过金融科技提供创新的金融服务产品,科技公司可以通过提供技术的支持、技术解决方案等方式和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参与金融科技的创新。”

此语概括了今年金融科技行业生态的众生相。

这一年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强势崛起。截至2019年6月末,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10家银行陆续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

12月,平安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壹账通赴美上市,成为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上市第一股。但其财报透露出高度依赖母公司的营收状况也掀起讨论。“子公司们”究竟是做技术中台还是对外输出?金融科技公司怎么才能赚钱?行业依然高度关注。

这一年,金融科技1.0时代的产物P2P迎来持续的风险整治,行业雷声不断, “一哥”陆金所提前退场,甘肃、云南、河北、四川、重庆、河南、山东、湖南等8省P2P全面清退。

这一年民营银行再开闸,消费金融公司审批提速。“依托当地的市场来发展,填补区域的金融空缺,扶植本地小微、民营企业”的民营银行和“资金成本较低,设立难度比一般银行机构低”的消费金融公司,或将成为互联网巨头合规参与金融行业,服务小微,审慎创新的试验田,也正在成为P2P借道持牌的合规路径。

6月,微博的全资子公司微梦创科网络科技,入股包银消费金融以40%的持股占比位列第二大股东;9月,度小满金融旗下全资子公司度小满(重庆)科技,以新增股东身份出现在哈银消费金融的工商资料中,持股占比30%;玖富数科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战略投资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跻身第二大股东。

12月,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信也科技拍拍贷)宣布,已完成对福建海峡银行的股权投资,持有该行4.99%股份,并与福建海峡银行在消费金融等多个方面达成战略合作。此前不久,乐信旗下子公司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建立江西首家民营银行江西裕民银行

相比这些落到资本和业务上的行动,大型互联网公司在2019年先后改名“XX数科”的举动更像是起跑前的哨响,或许正如一位来自巨头的从业者所言,金融和科技的界定会越来越清晰。“哪些是金融公司来做,哪些是科技公司来做,以前是混在一起的,在 2020 年各自会剥离出来。”

展望2020,有实力的科技公司拿牌照,守正创新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会成为方向。其他金融科技公司进一步争夺持牌机构客户,市场竞争白热化。

数据!数据!数据!

人工智能=数据+算法+算力

科技金融=数据层(数据公司)+工具层(理论上的金融科技)+业务层(金融机构)


以上两个公式,笔者在年底的两个会议上听到的时候,“啊哈”了一下。单看公式并不特别,但与2019年发生的事情相关联,一切似乎都有了脉络。

算法算力的差异在今天并不能成为一个公司最核心的壁垒,挖人与砸钱的套路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这十多年里我们见过太多。而数据,就成为独具特色的竞争力,但数据的所有权问题目前放眼全世界都没有一个完全理清的答案。是C端用户所有,还是B端产生数据的平台所有,还是G端政府所有?不同层次的数据又有不同层次的权属。

这落到第二个公式,金融科技领域,就会出现混乱。甚至业内有种观点认为“工具层的公司并不太赚钱,数据层又是一个不明确的‘黑市’,加上相对稀缺,因而工具层的公司进入数据层‘淘金’。”

中秋前后大数据风控行业掀起了爬虫风暴,数据安全问题再一次被摆上台面。套路贷平台-爬虫-催收的链路被连根拔起,牵扯出多家业内头部风控公司。

实际上又何止风控这样的金融科技公司呢,2019年金融公司们在数据的问题上也频频触线。7月16日,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整改通知,点名40款APP在个人信息手机使用方面存在问题且未公开联系方式。其中接近一半来自金融借贷行业,包括百度有钱花、宜人贷借款、安逸花、人人贷、闪电借款、ppmoney等。

12月央行下发了《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的通知》,通知显示,央行对移动金融APP安全问题进行管理规范,主要从提升安全防护、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提高风险监测能力、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强化行业自律5个方面入手,并对备受关注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划定了四大红线。同月,首批23家金融机构APP试点备案名单出炉。金融APP治理进入新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加大力度。

我们再回头看看《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规划不止提到了“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金融领域APP与门户网站实名制和安全管理。”

规划还用一段话讲了大数据的科学运用,如今看来字字句句皆是重点。不破不立,今年的大数据行业离不开“规范”二字,明后两年的着重发力的重点,各位从业者也是见仁见智。不过在笔者看来“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叠加助力小微企业政策或是产业数字化过程中诸多创业系科技公司的机会。


刷脸支付,区块链,数字货币和监管科技

这一段比较“硬科技”,又实在重要,因而一起聊一聊。

2019年可以称为刷脸支付元年。支付宝(蜻蜓)和微信支付(青蛙)打响刷脸支付战役,10月银联发布刷脸付产品“蓝鲸”,开启三国杀。

支付宝智能设备事业部总经理钟繇将蜻蜓的发展总结为三个阶段:蜻蜓一代时,支付宝主要在推动刷脸普惠,提升收银效率;到蜻蜓二代时则主要在推动商家收银台的数字化营销;到今天,蜻蜓已成为商家全面数字化经营与服务的平台。可见刷脸支付将成为推动水果店、小超市这样“小B”自动化的重要触手。

有从业者向零壹财经表示“阿里比腾讯更需要赢得这场战役,从数据来看阿里在二维码支付上的份额断崖式下跌。”该人士表示下跌的主要根源是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以及社交关系链在微信的沉淀。与此同时,他还表示刷脸支付的想象空间并不仅仅在于支付,还有生物识别的痛点。

再次回到《规划》,原文是这么说支付的。


关于区块链与数字货币,今年热度不减。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区块链产业迎来重大利好。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解决民生痛点的区块链应用正在广泛试水。在金融业,区块链帮助进行跨境汇款、交易结算资产认证和保护,区块链电子票据、区块链电子发票、区块链电子处方也进入“寻常百姓家”。

不过《规划》中并未明确提及区块链,而是提到了分布式数据库和智能合约等。这两个概念正是区块链技术赋能金融科技的两大核心。因此,从区块链行业者的角度来看,这种表述是从技术角度阐述区块链。区块链作为“未来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价值正在凸显。

数字货币领域,大国角力,全球数字货币战争已经开始。


美国Facebook发布了基于多种货币抵押的数字货币Libra,但是阻力重重;摩根大通在美国创造并成功测试数字货币JPM Coin;日本瑞穗银行将于2020年1月开始,使用数字货币J Coin进行公司结算服务。

在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四大行、三大运营商参与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项目有望在深圳、苏州等地落地。该项目由央行货币金融局牵头,数字货币研究所负责法定数字货币DC/EP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

最后,谈谈监管科技。

12月5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宣布,北京市在全国率先试点金融科技“监管沙盒”。

“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的实质内涵是:金融监管部门为了促进地区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发展,让部分取得许可的金融机构或初创科技型企业,在一定时间和有限范围内测试新金融产品、新金融模式或新业务流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对测试项目降低准入门槛和放宽监管限制。

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表示,监管沙盒是一项新的监管制度安排,用科技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其目标是平衡好金融创新和防范风险的关系,一方面要防范风险,一方面又要鼓励创新。

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规划》第五节完整地从建立监管基本规则体系、建立健全金融协调性监管框架、提升穿透式监管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阐述。零壹财经截取一段与读者共读,共勉。


最后,12月30日媒体报道了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会议的大致内容。会议总结了2019年金融科技工作,研究部署2020年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2020年要坚持发展与监管“两手抓”,持续推动金融科技行稳致远。一是跟踪发展规划实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发挥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助力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二是加强金融数据治理,加快推动涉企信息的安全共享,促进数据资源有效整合和规范利用,提升金融惠民服务能力。

三是加大金融科技监管力度,出台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系列监管规则,发挥标准规则、检测认证作用,构建涵盖行业监管、社会监督、协会自律、机构自治的金融科技创新管理“四道防线”。

四是加强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健全多层次、系统化的金融科技风险治理体系,增强风险的态势感知、分析评估和预警处置水平。

五是推动金融APP备案全覆盖,规范开放应用程序接口管理,提升线上金融服务渠道安全应用水平。

六是推动金融与科技产用对接,加强金融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提升金融业先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和科技动力。


“金融科技向何处去?”明年行业十大事件盘点的答案或在其中。

关注金融科技与资产处置,欢迎交流
加关注 消息
文章:51 粉丝:0 总阅读数:1779.8k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央行: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约8000亿

下一篇>P2P平台玛瑙湾暴雷!老板曾是蚂蚁金服研究院院长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60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