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副主席王兆星:银保合并必须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架构
监管 李薇 · 零壹财经 2018-03-26 阅读:12141
王兆星指出,银保合并有利于加强监管,促进银行和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这也有利于充分利用银行和保险信用,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和保险资金来源合理组合,为"一带一路"乃至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短期与中长期资金。
一、首要任务:银保监会必须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架构
关于新成立的银保委员会,在哪些方面需要清理整顿这一问题,王兆星提出银行和保险机构必须回归本源,真正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效服务,减少体内循环,减少无效的、不利于向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表外业务。这既是防范风险需要,也是服务实体经济需要。
此前,3月16日银监会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指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首席数据官,确立数据治理牵头部门,将数据治理与公司治理评价、监管评级等挂钩,并纳入现场检查范围。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市场格局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积累了客户数据、交易数据、外部数据等海量数据,数据已经成为银行的重要资产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指引》将数据治理作为公司治理架构的组成部分之一,要求银行业建立自上而下、协调一致的数据治理体系。
二、合作创新:商业银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四大探索
对于银行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下一步工作重点,王兆星表示应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努力和探索:
一是要继续扩大开放,增强包容与合作。近期监管部门正积极稳妥地推进银行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已宣布了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的措施,将为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经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截止2017年末,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已与32个"一带一路"国家的监管当局签订了监管备忘录,已经有10家中资银行在26个"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了68家一级的分支机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资银行共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项目超过2600个,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元。同时,共有来自21个"一带一路"国家的55家银行已经在华设立了机构,下一步中资银行和"一带一路"国家的银行合作将会稳步推进;
二要不断创新产品服务和合作方式。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同时,中国银行业不断创新产品服务和工作模式,着力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三要继续履行好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中资银行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也主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部分中资银行积极践行绿色金融理念,探索发展绿色信贷和发行绿色债券,为绿色经济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另外,中资银行还积极支持"一带一路"中小企业和民生建设,建立中小企业专项贷款,积极发展和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此外,中资银行提供融资的同时也注重融智,积极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和储备本地专业化人才。
四要坚持和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模式。对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当中的风险,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需要在项目前期进行可行性研究,对风险进行评估、对风险的控制和防范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一带一路"国家情况不同,每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市场、客户、法律体系,乃至社会体系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如何防范风险,包括国家风险、政治风险,也包括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财务风险,这些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金融机构和监管者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必须要在实践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评估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控制风险以及处置风险的有效体系。
三、铺路搭桥:银保机构合力打造"一带一路"金融服务网络
在谈到监管新机制对"一带一路"的影响时,王兆星表示,保险机构可以提供长期稳定资金,银行既可以吸收短期资金,也有部分稳定长期的资金来源。我国银行和保险机构应当共同加快打造"一带一路"的金融服务网络,新的资金来源组合和运营组合、风险管控方式,可以提供更加优化、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稳健运行。
与此同时,只有银行和保险机构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还远远不够,因此还应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债券市场,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特别是绿色债券,提供不同期限的资金服务。此外,银行保险也需要进一步改革,要不断创新,适应市场的需要。中国还会促进中国内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合作,在将有利于在资金上支持"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