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日记背后折射的是支付宝面临的危机与无奈
互联网+ 多维视角 零壹财经 2016-11-30 阅读:3015

曾几何时,马云挂在嘴边的“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自勉语句,已经成为历史云烟。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龙头老大,阿里目前的处境并不如外界所称道的那般欣欣向荣,一片祥和。
一个企业,若没有危机感,那么离失败就不远 。
而阿里文化中,危机感从来都是核心。
危机感不能没有,但是也不能太过。
阿里想做社交的战略意图,可谓天下皆知,无论是收购“微博”抑或自建“来往”,皆不如意。既生瑜何生亮,多了个微信,阿里夜不能寐。
微信通过强社交入口,搭配微信支付,风生水起地占领支付市场份额,有统计表报就指出,微信支付已占据支付行业近30%的市场份额。
这次支付宝推出日记,是其危机感的表现而已。
就日记,笔者浅显的分析一二,欢迎理性拍砖~
一:基于PGC却难以维系的UGC
日记打着生活圈体验做旗号,本质还是基于着人猎奇猎艳的心态来吸引围观。偏“黄”的内容历来是屌丝向往之物,作为支付宝的产品经理,这点肯定懂。但是和谐社会,这种形式的推广,肯定不会长久,更不会留下良好口碑。一旦涉及世俗观,这东西就是昙花一现。
其次,支付宝的运营们确实辛苦了一番,也不晓得他们从哪里网络了如此之多的美女图片,来诱惑广大男青年。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UGC,笔者认为毕竟too young too simple。没有利益驱动,哪来自发行为?还是好好学习用户心理吧。
既没有利益也没有成就感,更没有大V般的孕育环境,UGC难啊!
二:强推芝麻还是需要时间的
点评需要芝麻分750以上,这不是搞阶级分类嘛,不服!正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再骚动,通过此,来刺激用户验证信息,刺激交易,提高芝麻分,为日后的芝麻分应用环境打好基础,笔者觉得这应该是核心目的!只是刺激不能短,在用户还未消退预热的时候,应该及时补进内容。就目前的日记而言,持续性的内容输出还是个问题!
今天发现搜索居然找不到 日记了,你丫在逗我玩?差评!
别拿你的用户当“傻瓜”,用心去呵护~
三:这是一场弱战略的次级营销
面对微信的攻势,支付宝危机感日渐加深。
基于支付,展开社交,不得不说是一步臭棋。有些大环境大习惯已经养成,想模仿或改变,不是难度问题,是用户心理问题。
这些年,用户是并行去用支付宝与微信的,2个APP也是普通老百姓手机中下载运用量最高的。大家早已习惯,支付宝用来支付,微信用来聊天。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
试想有一天 ,支付宝在支付为基础的架构上,用来聊天,会不会感觉不自在?毕竟社交与交易我们内心深处还是有明显的分隔的!
支付宝不缺曝光,口碑,品牌度,这些从来不缺。日记的推出,只能说是场次级营销————大家黑着黑着就黑出了感情,说不定哪天支付宝的执着感动了大家,大家还真在支付宝上玩起了社交,来进一步的黑~
声明:本文系作者多维视角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零壹财经立场。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