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风控往往分为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部分,虽然三个环节紧密相扣,但最关键的是贷前,换句话说就是标的的项目来源,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资产端,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P2P产品的源头,将源头做好了,就等于将风险遏制在萌芽时期,后面的风控问题自然不成问题。
随着国内金融巨头不断涉足P2P,优质资产争夺越发激烈,产品细分依然成为一种趋势。比如车贷、房贷、供应链金融、消费贷、小额信贷、票据贷等业务模式均有大量机构布局。共赢社目前也在涉足供应链金融和二手车市场。因此,寻找优质资产以及资产端的创新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也迫在眉睫。
把控P2P资产端为什么重要?
第一,优质资产有助于平台提高自身的风险定价能力。虽然监管一再明确P2P平台的信息中介身份,但碍于国内信用基础的不完善,从本质上看,当前的P2P平台仍然是类金融机构,因此对风险进行识别、计量、定价则成为了P2P平台的业务核心。成熟的风险定价能力要求平台需要具备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亦即专业的风险控制体系。但多数平台长期采用的通道模式所限,P2P平台难以真正接触资产,由此无法准确评估资产质量、资产风险,即平台不具备风险定价能力。一旦这种风险外包模式被长期沿用,会导致P2P平台无法形成业务闭环,随时面临链条断裂的可能,加剧了平台的运营风险。
第二,资产端好坏是决定P2P平台能否长久立足行业的根本。一方面,近几年来,宏观经济环境持续面临下行危机,整体经济形势压力大,资产质量整体下滑,资产风险不断升高,因此资产质量的重要性在当下更为凸显。另一方面,早期发展靠流量,前期好不容易烧钱做流量,把盘子做大了。在行业争夺焦点转变到资产端之后,意味着平台要提升资产质量,开发优质资产。如果平台依然重用户、轻资产,流量越来越多,供应端质量越来越差,那么迟早将出现这样的局面:盘子有多大,坏账面积就有多大。
第三,把握资产端的平台有望摆脱当前严重的P2P产品同质化现象,在业务逻辑、产品设计、风控模型上独立创新。当前P2P行业的资金端和资产端都呈现出严重的趋同性。从投资人市场来看,目前仅开发了不到三百万,且投资人群存在极大的重合性,大多数平台来回争抢的都是同一批投资用户。而在资产端则表现出产品类型单一化的现象,难以提高用户忠诚度,大环境或者政策风向但凡有异响,平台将快速失去这批用户,出现不可估量的损失,于平台发展而言更是不具备可持续性。
换句话来说,把握好了P2P资产端也就意味着掌握了主动权,把控能力越高,P2P平台的产品特色也就更为突出,类型也更为多样化,有助于打造平台独有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