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其力量入为出的消费最容易快乐,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更多想要的东西。我喜欢理性的消费。
花钱能达到你内心的满足感和虚荣心,当然会快乐,但是也有不快乐的:
1.预算不多却花了大钱(特别是事后发现这玩意儿毛用没有)。我可能会长时间沉浸在悔恨当中,想把买的东西退掉
2.购物之后发现自己买的东西降价或成为质量不好,款式不好。各种抓狂想抛弃,退货等。
3.花的不是自己赚来的钱,这里很大部分人群针对于学生和家庭主妇,花钱的时候,想太多容易不快乐。比如学生想为自己的长途旅行买一次舒服的座位,买一个颜和价签都blingbling的包包吧…的同时一旦联想到辛苦赚钱的家长和丈夫,即使买了,也不会快乐。
相比实物,同样是花钱,旅行等经历更容易让人获得快乐。旅行等经历的记忆持续时间更长,比实物更能带来乐趣。经历更有利于带来积极情绪,经过多年时间的打磨,我们可能忘掉旅途中不愉快的事,比如排队时间过长等,而只会记得旅行中小孩脸上灿烂的笑容。
经历也有助于个人的自我实现,而实物却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例如,通过攀岩,我们学会挑战自己;学会一项新技能如跳舞,会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更加自信;在暑假参加志愿者活动,会使得我们的心灵经受洗礼和净化。
上述这些美妙的体验都是实物无法带给人们的。追寻经历而不是追求物质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尊敬和认可。当你被看成一个经历丰富的人,那意味着你在别人心中是一个可爱的人,而如果你被认为是物质主义者,在别人心目中,你可能就成了无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