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至少有8家平台获得融资,其中8月20日点融网宣布获得2.07亿美元的融资。所以你看,资本对P2P平台还是有兴趣的。
此前接触过某公司在北京设立的P2P平台,CEO说这个行业现在至少有5000多家平台(对其数据无法证真伪,可能包括了线下平台),但是到最后能有100家活下来就不错了(这个论调很常见呀)。应该说多数从业者都有一个清晰的共识,那就是经过激烈的拼杀,笑到最后的不多。有人说是1000家,有人说500家,更悲观的就说100家。但不管会不会赢,能不能撑到最后,仍有人前仆后继(前述平台之前计划8月末上线,更早之前接触的一个平台最近刚刚看到其地铁广告)。只要行业还有空间,只要某个细分市场还没有人尝试(或者说尝试的人还不够多),只要需求继续增加,那么市场进入者就不会停止迈出的脚步。
不久前看到一个论调说借款需求不足,投资人太多,事实上呢?先说投资人的,国内理财市场的空间只被开发了一小块,这块空间又被银行理财、信托、股票等等占据了一大块,P2P投资理财所占太小太小。借款需求看来是不足,我们能看到很多数据,借款人很少,优质资产不多等,但真的是这样吗?来稍微动下脑子,银行所能覆盖的借款需求有多少?上市公司有多少?能发债的公司有多少?小贷公司有多少?没有被覆盖到的借款需求又有多少?普通人的借款需求的发掘有多少?想一想这些问题,我们就能发现借款需求的空间了。举个例子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保理?它有点类似于供应链金融,但要更丰富些,不仅是围绕核心企业的,市场非常大,可是现在开发的并不多,保理资产作为资产上P2P平台的也不多。 此外,所谓的借款需求不足,平台借款标应不供求,与国内没有良好的投资人教育也是有关的。因为多数投资人厌恶风险,不能承受哪怕一点风险,却要求保障收益。这样的话,平台只能严格审查,供给一些“不疼不痒”的借款标,以最大程度保障投资的收益。
这么一大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蛋糕远远没做大。但我们也不知道蛋糕能不能做大,鉴于监管和政策的因素,市场被压制,氛围有点低沉。
以上。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