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现象,而不是一个行业,有可能已成为阶段性的过去。
2、众筹本应是一个极其小众的市场,全民众筹本身就很可笑。
3、传统金融机构也纷纷发力互联网,但当下中国金融机构服务于政府的倾向远远大于服务实体经济,从这个角度理解,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方向的任何努力都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民众的诉求。
4、当下绝大部分P2P抓取客户的方向错了,真正的客户不是投资人而应是借款人。
但落幕不是指行业已经格局已定,创新已经结束,而是开始走向规范,不受限制的野蛮生长阶段即将结束。
接下来,随着准入门槛、信息披露、第三方资金存管等一系列监管规则的出台,行业开始加速分化,加速淘汰骗子、投机者、冒进者,优秀的企业开始不断上升,既有综合性的巨无霸、也有某个细分市场的领先者,各种创新仍会层出不穷......
怎么就落幕了呢,一切才刚刚开始。
过去两年喧嚣的互联网金融,或者被一些人称之为泡沫的互联网金融,仅仅是概念普及,是金融压抑之下的冲动性爆发。
未来也许不存在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了,因为所有的金融,都在走向互联网金融。
如果把互联网金融当作一个行业,包含p2p、众筹、支付等等,其他的都不算。那么当前确实处于一个相对紧张的时期,因为从目前的监管口径来看,都比较严厉,可能会使一些机构不得不退出,火爆的局面会泼上一些冷水。
但互联网金融不是一个行业,而是金融业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几年,互联网金融会更加蓬勃,因为工农中建在搞,招商中信民生等银行在搞,券商在搞,基金在搞,国有企业在搞,民企巨头在搞,大量创业者在搞,所有的主流资本都在投入。
时代变了,市场变了,玩家新陈代谢,创新层出不穷。
互联网金融时代,开始了。只不过,未来也许人们已经忘记了互联网金融这个词。
一个产业的兴起,成长。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模式,作为一个10年的互联网老兵来说,颇有发言权。
一个互联网的产业大概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模式验证期,在这个时期,往往会出领军人物。而这个领军人物往往很孤独,由于市场的原因,渗透率的问题等,新模式总是在艰难中前行。付出很大,有时是孤注一掷。
第二阶段:野蛮生长,在这个时期,领军人物的模式得到验证,甚至取得了一系列公认的成功。资本市场开始关注与青睐。由于互联网的特性往往能降低行业门槛,于是大量模仿者进入,形成杂乱的行业繁荣,行业繁荣使更多的受众群体被带入,行业规模形成。好了说“百家争鸣”,坏了说”野蛮生长“。
第三阶段:血战到底,在这个阶段,市场发展到一个瓶颈阶段,受众群体已经有公认的接受度。此时实为市场战,多为资本战。那些互联网大佬们往往在这个时间上介入,或是自己的chanpin介入,或是资本投资的方式介入。
从目前的阶段来看,8月16日前海微众发布产品,8月18日蚂蚁金服发布产品,8月27日京东金融发布产品。大家应该知道目前在哪个阶段。
关于互联网金融是现象还是行业,这只取决于受众群的数量,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投资者数量如果达到数亿,服务这些投资者的从业人员达到百万,那就是行业。如果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逐步减少,直到消亡,行业消失。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