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9日金砖国家拟设“金砖银行”, “金砖国家”最初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10年南非正式加入。
一、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博弈格局。金砖银行的成立,增强新兴市场的凝聚力。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总量的20%,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5%,对全球的经济贡献率约50%。虽然有如此大的贡献力,但在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中仍然没有话语权。
二、促进货币多元化,货币多元化能减弱经济危机带来的波动。自从二战后,美国单方面解散布林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体系一直在动荡中前行。
尤其是美国在金融危机时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众多国家外贸又大多以美元结算。通过货币传导机制,美元贬值,导致人民币升值,国内为了不使本国的出口企业受到较大影响,会通过大量抛售人民币回收美元,来稳定人民币汇率。
市场上大量人民币的供给必然导致国内人民币流动过剩,造成人民币贬值,使得国内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但由于工资具有粘性,不会马上随着通货膨胀而上涨,老百姓就会觉得手上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会有立刻花出去的冲动,或是找投资渠道,但由于中国的民间资本投资渠道过于少,使得资金大量流入房市,造成房价大涨。
政府又开始出手稳定房价,使得投机资本又流向民间,一部分进入影子银行,造成地下民间借贷大量激增。另一部分进入农作物市场,造成“豆你玩”、“蒜你狠”的局面,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或是流入拍卖市场,2010年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5.5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
货币多元化以后,美元不再是单一的主要结算货币,美元价值的波动影响就会减弱。
三、成立金砖银行有助于化解误会。成为一个整体以后,,有助于金砖银行内部国家化解矛盾,会有相同的利益诉求。IMF长期使用购买力平价方法来折算中国GDP,而这种方法大幅高估了人民币汇率,并给“中国威胁论”提供了舆论支持。而金砖银行的成立,不仅将建立资金融通新模式,还有望通过自身研究体系的构建,改变这种欧美主导的专业共识形成机制,合理引导预期,避免新兴市场陷于有失公允的舆论漩涡。
四、建立自己的危机管理机制。国外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的金融制度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照搬反而会适得其反。金砖银行的成立,有望帮助新兴市场建立一套适应其发展阶段和市场特点的风险监测和管控体系,进而让新兴市场的危机管理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亚投行主要是针对亚洲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它是一个区域性的银行,亚投行这个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多的是反映了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里影响力的提升。
亚投行肯定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但更多是把储蓄转化成投资,共同参与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在项目融资过程当中,通过鼓励人民币的使用,发挥一定推动作用,但最终人民币的国际化。在东南亚的很多国家愿意大量持有人民币,在他们心目当中人民币变成硬通货。
当人民币最后成为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变成真正的硬通货后,国内的百姓生活就会较少受到影响。而且出国旅行就可以不用兑换货币,减少了中间费率,会有更多国家免签。旅游会更方便、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