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担保:看上去很美
许多人跑来DM理财后台问“承诺担保的P2P平台有风险吗?”也有人问“既然P2P网站上承诺本息垫付,又是大平台,那还有什么风险呢?”对于众亲家关心的问题,小编当然不会忽视。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P2P平台的担保到底是怎么回事。先来说说目前国内P2P平台的几种担保形式。
一、不担保
比如拍拍贷,效仿国外P2P平台,风险自负,好处在于省去了担保费,利率相对就高一些,但坏账风险也是较高的。国外有完善的个人信用记录制,但就目前国内信用记录情况来看,我不说,你也知道风险如何。不过呢,人家都说这样才是趋势啦。
二、设立风险保障金
简单而言,就是从服务费中提取一定数额作为“还款风险保障金”,用这笔钱对发生违约的借款进行本息垫付。
听起来不错,目前国内多数平台都采用这种担保方式。但这个制度的风险在于,当平台的业务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平台是否有能力应对系统性违约风险就成了一个问题。
业内人士说啦,目前P2P行业风险保障金比例一般是3%左右。一旦平台坏账率大幅高于3%,覆盖了平台利润,即使承诺本息垫付,也会“力不从心”。
三、第三方担保
平台由专门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目前也有同保险公司合作的,好处就在于只要担保公司合法合规,理论上即使违约也是没有问题的。但就目前国内担保公司的资质来看,将宝押在担保公司身上并非明智之举。另外,引入第三方担保成本自然就要高很多,一般全额本息担保费用从1.5%至5%不等,当然这部分钱也是从你的收益回报里面扣的。
说到这种方式的风险呢,监管要求融资担保额度是不能超过担保公司净资产10倍的。超额违规担保的情况也是不少见呢。
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采用的就是第三方担保,而它不断发声要取消担保,有人认为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随着陆金所平台业务规模的增长,曾为其担保的平安投资担保公司也开始面临触碰“10倍”担保杠杆的红线。超额担保的风险更大,一旦风险发生,担保公司也难以承担。
DM理财提醒大家,高收益的风光表层下风险暗涌,投资P2P之前要全面理解它到底是哪个风险级别的东西。显然,P2P并不是所谓“保本保息”的低风险理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