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徐力:互联网金融的主流还是银行

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01月14日    【字体:

工行徐力:互联网金融的主流还是银行

2014年1月8日,"2014互联网金融政策与商业模式创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该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上海市黄浦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协办,零壹财经、互利网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策划了该论坛。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徐力出席并发言,在会上他提出,虽然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企业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在互联网金融上主流还是银行。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是一种补充,是一个毛细血管,是一种对整个金融业的补充,是一种促进我们创新转型发展的动力。

"这方面中国的银行业完全应该而且有条件在互联网金融崛起过程当中打造支撑自身的竞争力,这方面我们工商银行是非常有信心的。"徐力说。

以下为演讲实录:

徐力:尊敬的周会长,胡院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胡院长邀请我来参加这次论坛,本来说想准备致词的,后来想想今天机会难得,就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工商银行对互联网的一些认识。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在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主要负责公司信贷、投资银行和金融市场业务的。也是在业务的最前沿了。

去年我们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互联网企业对银行的一些业务产生的冲击更加显现了,这里我作为一个银行从业人员谈谈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有些观点是我个人观点,不代表工商银行的观点。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主要讲一、我们作为银行来说怎样看互联网企业。二、我们怎样去做。三、现在互联网金融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想讲讲我们怎么看互联网金融的,刚才也说到了挑战和机遇,对银行来说确实是挑战和机遇。因为我们觉得首先我们说挑战,作为互联网企业来说,他们从事金融业务的话,对银行肯定是一种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互联网金融企业有很多优势,这些优势,一个是他们支付快捷,第二个资金配置效率高,第三个交易成本低。

这样的优势下对银行的业务肯定会造成冲击的,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银行资产业务形成影响,我是管资产业务的。虽然现在的冲击还比较小,但是在可以预计的将来,这种冲击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一些小微企业,中小企业,零售者的这种业务的冲击会更大一些。我们说阿里小贷,人人贷,这些网络融资也出现了,可能对银行现有业务造成分流。然后是对传统支付的措施造成侵蚀,原来我们说融资,现在支付领域,在传统的结算领域,这些第三方支付企业他们一般都是一些线上支付,一些小额,频率比较高的支付,目前第三方的支付额已经占了80%了,支付脱媒严重影响了客户支付的频率。

就现在的态势来看,第三方支付公司主要有这三方面的优势:

一、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支付便利性,只需一点,就可支持用户多银行一站式的支付。大家都有体会,你上工行网上只能用工行信用卡,但是第三方支付网站汇集了所有银行的信用卡,确实给客户带来了便利。

二、客户体验比较好,他更注重客户感受和使用频率,银行支付产品更多考虑了风险和使用安全。这点是很大的区别,银行做所有的产品首先考虑的可能是风险,不是客户体验。我们所有的工商银行这么大的资金量,对于我们管理层来说首先考虑是风险第一位,不能出事情,因为我们量实在太大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话可能会更加注重客户的感受,这也是我们银行所欠缺的。

三、价格,第三方支付公司一般采取低价竞争策略,以低价换市场,特别是航空、教育,网络游戏等市场,基金保险等代理市场,手续费比银行便宜很多。

所以在这几个方面来说的话,对银行来说,我们这个挑战是非常大的。但是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觉得作为商业银行来说,我们必须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把互联网基于作为发展基于,作为进一步促进我们转型的动力,看待我们的互联网金融。我们觉得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里面也是有优势的:

一、我们的风控系统。现在的互联网企业做的都不是很大,都是1、2千亿的存款。工商银行10几万亿的存款。但是一旦做大之后就会发现风控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这方面银行肯定比互联网企业更有优势,更有权威,更有社会公信力。

二、我们的专业优势,主要是我们的电子产品,我们的业务处理能力和安全认证等方面的技术实力。工商银行每年投入几百亿的资金用于我们的电子化建设,这个已经投入了10几年了,这个不是互联网企业一下子就能赶得上的。

三、信用体系建设,商业银行的数据库和互联网企业相比的话,我们的客户信息更全面,更直观,更有针对性。

因为我们要成为网上银行客户的话需要很多的手续,虽然给客户带来很多不便,但是对我们客户信息的收集,我们的分析的话,我们比互联网企业掌握的更充分,特别是更可靠,因为我们要面对面交流才能注册成网上银行的客户的。

所以在互联网金融这方面,虽然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企业存在竞争关系,但是我们觉得在互联网金融上主流还是银行。

不管你第三方支付公司,你企业客户怎么去,最后的业务处理还必须通过银行这个平台,第三方支付,客户身份认证必须通过银行客户信息进行,资金划拨和清算也必须通过银行系统完成。客户虽然只和第三方支付公司打交道,但是最后结算还必须通过银行。

所以我们觉得在互联网金融里面银行还是主动脉,互联网企业相当于是毛细血管,互联网企业的客户群是银行客户的子集,而且这种关系的存在将奠定银行和互联网企业的共生关系。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当中的清算的主体地位是不会被替代的。

我们现在面临的转型发展,特别是利率市场化资本开放以后,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正在越来越失去生命力。我们需要转型,需要通过我们的发展,发展我们的中间业务,发展我们的非收费业务弥补存在利差上的空间,互联网金融应该说是银行转型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工具。

这方面中国的银行业完全应该而且有条件在互联网金融崛起过程当中打造支撑自身的竞争力,这方面我们工商银行是非常有信心的。

这里我想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工行的一些信息化水平。应该说早在9几年,互联网企业出现之后工商银行就建了全国性的计算机网络,通过互联网和企业、客户进行连接,目前工商银行有17000家营业机构,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渠道,占到全部业务量的78%,相当于替代了3万个网点。

不要看现在到处都有工行网点,现在工行网点只办理了工行20%的业务,78%的业务基本上都是通过网上银行办理的,客户除了拿现金都不用来柜台了,基本上都通过网银来做的。所以我们的核心支撑了我们庞大的经营平台,目前我们的业务量是2亿P,每年处理能力峰值达到6500P。因为这些处理都是银行来处理的。你们看到马云这些机构,但是最后业务处理必须通过银行来处理,我们工行每秒处理达到了6500P了。

在融资领域我们很早就推出了两个产品,电子供应链和网贷通,借助我们的网银系统,以电子数据取代纸质票据,以专线输送取代人工。简化流程。到8月底我们贷款超过了2150亿,这是什么概念?你去申请以后,我给你1千万的额度,你每次提款只要用计算机,手机登录工商银行的电子银行平台就可以实现提款。

我们说这个产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时间上来说24小时都可以提款,只要能上网,从空间来说你在上海借的钱,你出差到广州、成都都可以提款,都在网络上操作的。而且你要还款只要在机器上就可以还了,很多小企业特别欢迎这个产品。一个是提款比较方便,第二个他还款随时可以去网上还,不要找我们的客户经理商量了,所以这个产品一旦推出就超过了2150亿了。

所以2013年,从我们来说的话,更加感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但是从我们的准备来说,应该说我们5年前就开始做这样的准备了。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要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领先服务商,原来工商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是水泥加鼠标,就是物理ATM机网点和网上银行,取代我们的柜面银行,现在看看还不够,从本质来说我们要作为信息化的银行。

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就必须站在大数据,信息化的角度上发展业务,因为信息处理是我们金融体系的核心,是金融配置和风险管理的基础,银行依靠互联网金融平台形成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大数据,整合碎片化的信息,以客户体验和市场需求为取向,充分发挥我们在资金、品牌、技术、人力、产品等优势,迅速聚拢客户,抢占市场。

今年我们推出了容易购,提供了不低于目前主流电商的服务体验,还将提供多种产品,有点像天猫这样的,可能比天猫还要高一些,我们提供这些产品主要不是为了掌握客户数据,增加客户体验。

我们希望通过商品吸引客户为客户提供消费信贷,贷款,理财服务,吸引一些优质客户到我们工商银行的网络平台上来。第二个业务是我们打造智慧平台,移动互动网,客户可以享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金融服务,我们叫3A服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第三个是打造我们支付加融资的模式,这个模式主要是一方面用我们的支付功能,推出吸引不同客户用途的产品,更重要的话,我们想通过支付来分析客户的消费习惯,利用积分兑换来分析客户偏好,为客户提供一些网络融资,供应链融资等增值服务,提供一站式的个人消费信贷服务。

比如说我们在牡丹卡里面看到你的消费积分之后,分析你的消费习惯就会主动提供一个消费额度,透支额度,这些都是我们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中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最后我想讲讲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非常迅速,作为银行来说的话,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我们觉得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和监管问题也是大家要面对的,有人断言银行要被互联网企业所颠覆,我觉得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也是没有看到银行他作为中介的本质。

为什么会出现银行这种本质?我们想想,如果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真的可以颠覆银行的话,那么花旗银行早就被颠覆了,人家发展更快了,因为银行本质是信用,是一种中介,是一种城乡体系,工商银行有17万亿的存款,如果有一天我们说工行银行是全世界最大的银行,有一天找不到了,你找不到工商银行了,你会把这么多的钱放在工行银行吗?1、2千块可以放,1、2千亿的资金,全是虚拟的?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的话,他还是一种补充,是一个毛细血管,是一种对整个金融业的补充,是一种促进我们创新转型发展的动力。

从目前来看,从银行角度来说,我们觉得作为互联网金融,他现在有几个方面我们觉得是要引起重视的,我觉得作为研究互联网金融政策方面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我们现在第三方支付业务享受超银行的待遇,现在我们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他在帐户开立,业务监管等方面的要求和合同标准总体上远远低于商业银行。必须加强监管,防止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其实这个问题在美国金融危机也出现过了。当时货币基金在美国达到1万多亿美金,金融危机出现之后流动市场严重匮乏,原来承诺4%的回报变成0.5%了,大家马上替换,一下子面临破产了。所以我们的人民银行,银监会肯定要进行监管的。

二、融资业务,我们的贷款业务。目前现在在一些互联网企业来说,贷款没有准入门槛,没有行业标准,没有监管机构,三无的状态,一些P2P企业机构,他们虽然承担风险,他们虽然也承担担保,承担联保,但是不首制约,他的资本金也就1-2亿,缺乏风险吸收能力。所以真的要做的很大,像银行这样做起来,达到监管要求的话,你放1千亿的钱,至少要有80亿的核心资本,现在我们的企业有多少能做到这样的标准呢?所以这个监管上从资本充足率来说也是值得我们担忧的。

三、在理财业务的规定上,监管不到位,提高利率,吸引存款。这个事情银行一做马上银监会会来查的,但是互联网企业还可以做。所以我们觉得这些方面都是我们以后互联网发展当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目前来说并不是大问题,因为现在的规模还比较小,但是放大的话,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角度来说政府应该尽早出台规定,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开放、平等、协作、分享是互联网的精神。对商业银行的客户营销,业务发展,风险控制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银行,中国的银行业在利用信息提供金融服务等方面没有落后,而且还在继续大步前进,我们认为一个即使开放,共享数据的商业生态链更有竞争力,我们要以互联网思维创新驱动,促进商业银行转型发展,以合作求共赢!谢谢大家!

标签: 互联网 金融 理财 风险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