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王岩岫:银行进行互联网金融应遵循线上线下一致原则
和讯银行消息 2014年1月11日,由和讯网和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SEEC)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财经风云榜暨"银行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盛大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直面--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和讯银行对会议全程进行图文报道。
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参加论坛并发表题为"金融创新语境下的互联网金融"演讲。
针对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创新,王岩岫主任指出,积极支持广大银行和金融互联网企业进行创新。但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栅栏原则”,把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始终放在首位,所有银行在金融互联网创新上必须遵循线上、线下的一致性原则。
王岩岫同时指出,银行和企业要做的业务是不同的。银行和企业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可以在不同的边界中进行创新,绝对不是在一个层次上相互竞争。
除了鼓励金融创新,王岩岫也提醒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创新始终要对风险做到"五个知道"。而金融互联网企业在进行创新时,只要涉及银行类业务都要受到严格监管。
以下为王岩岫主任发言全文: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今天 演讲的为"金融创新语境下的互联网金融"。因为互联网金融是在银行业创新的大格局下发展起来的。
互联网金融业务业务很复杂,参与的企业众多,业务的政策性也很强,需要非常严谨的解释,给予确定。
对于互联网金融概念,目前金融企业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化是比较权威的解释。金融企业一直做银行、证券、保险(放心保)等,现在它通过互联网这个渠道加强服务,包括进行网上销售。网银很快,也包括基金产品、理财产品的销售。到目前为止理财产品的销售额是10.65万亿,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网上银行销售的。还有一些网上的融资贷款、筹资。我们对银行这些涉及互联网的银行业务既鼓励又实施监管。互联网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支付、网上理财产品、基金产品的代理销售,通过P2P网站进行融资和筹资等。
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金融企业互联网化下的银行等机构是在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之下。
监管是有好处的,我们认为银行之所以百年,正是因为有严格的监管才能生存百年,有几个企业能生存百年?金融企业能生存百年,很重要的是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资金安全。
一、首先谈一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是由于电子商务的高度发展以及金融服务提升的刚性需求,由于实体经济和商品交易更加快捷,使传统的金融服务和手段不能满足交易的需求,所以才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
广大金融消费人群的年轻化,大家已经习惯使用网上服务,所以我们的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必须适合年轻化客户依赖互联网的行为模式。
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都达到了发展创新的战略期。以前银行等金融有非常严格的监管,美国从70年代开始放松监管,我们也是鼓励金融创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将很多业务交给市场、交给消费者、交给商业化去处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金融业得到快速发展。
还有就是实体经济的需求。广大的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非常大,另外是广大的年轻消费者,特别是金融投资者的保值增值的需求巨大,所以在网上进行融资、投资、P2P等业务得以快速发展。
二、下面谈谈互联网金融的本质:
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得到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下,针对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化、信息化的经济活动,包括提供融资、资金划拨、担保和信用评级等服务。
和传统金融服务相比,互联网并没有改变传统的金融模式,它只是提供了中介和服务的新渠道。我们认为金融服务的对象工具没有根本变化,说到底互联网金融就是技术和媒介。
在2000年的时候,欧美的互联网金融已经发展起来了。大家对互联网金融有很多看法,可是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会有冲击,传统银行也因此不断在改进服务方式。传统银行不会在这种冲击下倒下。因为传统银行是非常稳健的,不是大而不到,而是它的业务有严格的监管、很强的资本约束。很雄厚的资本,经得起风浪;这些银行又要有很好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和资本管理能力;合理的物理网点分布和相应的风险管理手段、内控手段。
所以说传统银行会因为互联网的冲击而消亡、颠覆,这句话说得太早。我们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但是,互联网金融的确对传统银行业的理念、思维和服务方式造成一定冲击。
我们支持互联网的金融创新,所有对实体经济发展有利的创新都要坚决支持;我们还遵守消费者保护的原则。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中,要始终关注消费者的权益。因为互联网交易具有非面对面的特征,使得业务处理机制呈现后台化、隐性化特征,由于专业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在业务和技术上对普通消费者具有充分的不对等优势。有些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支付过程中被骗,很多P2P网站也涉及其中,我们还是要求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我们始终关注金融企业对互联网金融进行风险管理。金融是通过承担风险而获取收益的业务,有的风险是企业自身管理控制的内化风险,有的是企业自身经营的风险。我们要求银行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关注相应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要积极支持广大银行和金融互联网企业进行创新。银行要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做企业的事情。银行要从事基本业务,只是有些业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银行的各类业务都会受到严格监管。
我们要求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创新始终做到"五个知道"。第一是知道自己的风险。在网上销售一种产品,要知道你的风险在哪里,你自己所处的风险,包括操作和法律风险;第二,要始终关注业务风险;第三,要始终关注产品风险。产品是否合适销售,是否给客户带来风险;第四,要始终关注交易对手的风险。你的交易对手存在什么样的风险,能否进行交易;第五,要关注客户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在内的其他风险。
下面我对金融创新提出几点要求:
第一,第一是“栅栏原则”,我们鼓励金融创新,但是,银行和企业的业务是不同的,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化是不同的,银行和企业有各自不同的边界。银行和企业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可以在不同的边界中进行创新,绝对不是在一个层次上竞争;
第二,我们要求所有银行在金融互联网创新上必须遵循线上、线下的一致性原则。只要做银行业务,无论是在线上线下同样要受到监管;如果互联网金融企业做银行业务,也同样受到监管。功能性监管就是做什么业务就受到什么监管。遵循线上、线下一致的原则;
第三,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始终放在首位。刚才我提到金融创新的几个要求,要做到"五个知道",目的就是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隐私权和防止诈骗,不能只是方便、便捷就好,还要安全。资本市场上有一有一句话是比谁"活得长久",银行监管部门一定要保证银行"活得长久",为广大金融消费者负责。现在我们要求银行开设账户,必须到物理网点进行开户服务,全世界都是一致的。我们要求所有的金融消费者第一次购买理财产品必须在物理网点进行风险测评。现在中央提出转变工作作风,在提供普惠金融的方针政策下,我们积极研究各项惠民便民措施,尽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第四,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我们也希望严格控制相应的风险。风险是无时不在的,改革开放30年来,大家都处于非常良好的经济环境下,而金融风险始终要放在首位。我们不能忘记1997年、2008年的金融风险。我们要求金融机构和金融互联网企业要严格重视支付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同时要积极教育、宣传各种金融知识、防范金融诈骗。作为金融监管者,我们始终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时大力倡导保护金融消费者,防止互联网发生任何风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