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差不多?真的差很大!互联网金融平台安全性大曝光
相关阅读: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之怪现状与在后监管时代的理财建议
上次我们谈了关于后监管时代的理财建议,让大家了解了很多平台在担保公司体系下容易产生的问题,这次我就大家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再说说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资产的一些情况,让大家看看这些金融资产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真正从项目入手看清楚情况,而非盲目信赖平台是否安全。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之怪现状与在后监管时代的理财建议
上次我们谈了关于后监管时代的理财建议,让大家了解了很多平台在担保公司体系下容易产生的问题,这次我就大家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再说说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资产的一些情况,让大家看看这些金融资产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真正从项目入手看清楚情况,而非盲目信赖平台是否安全。
在此之前,先得统一一下几个概念,这样才方便大家横向比较。首先,我将这里讨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业务根据理财人和借款人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型,分别为:P2P,P2B,B2B。这其中,P2P代表个人到个人,即理财人和借款人都为个人,只要是符合这种结构的都应归类为P2P,如人人贷、拍拍贷等;P2B代表个人到公司,即理财人为个人,借款人为企业或机构,同时在其项下衍生或同质的有P2C(个人到公司)、P2L(个人到租赁公司)、A2P(资产到个人)等,只要是符合这种结构的都归类为P2B,如爱投资、积木盒子、今日捷财等。但这其中有些平台虽然采用了个人到个人的交易结构(合同中所描述),但借款人依然为企业的法人代表或是其实际控制人,依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还是得归到P2B的类别;B2B模式由于一般理财人涉及不到,所以在本文中不做讨论。在统一了以上的一些概念后,我们看看目前各类平台的一些情况:
第一类:P2P平台
模式:
互联网金融平台中最原始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平台来匹配个人理财和个人借款的需求。
风险控制:
整个过程主要通过线上完成,骗贷成本低,另鉴于国内个人信用体系并不完善,所以有些平台会根据实际情况做部分线下审核,以提升风控的效果。因完全基于信用,个人违约成本太低导致了逾期率和坏账率高发。
重点1:
很多P2P平台标称自己拥有如何完善的大数据系统,或接入什么系统来辨别借款人的相关信息,但这些都只是理论而已,现实的状况是这些数据系统都不完善,很多用户是初贷,根本没有历史信息,即便有些第三方对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也非常有限,这就导致了这类系统形同虚设,只是噱头而已,要真发挥一点作用,至少还得10年以上。即便是个人信用系统成熟的美国,个人贷款逾期率和坏账率也居高不下,这点可以从所谓的P2P创始平台LendingClub的经营情况得知,可见P2P平台要面对的并不是通过加强风控就能解决借款人客户资质的问题,这需要整个社会成员形成对于个人信用的高度重视和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识。
重点2:
其中有些衍生的模式会增加一些动产(乘用车)抵押来增信,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资产要变现依然困难,乘用车因为办理的是抵押登记,抵押人依然在使用,当抵押人发生逾期不还款事件时,车辆就很难找到了,即便找到车辆,在实际的处置过程中也很麻烦,最重要的是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这些都由平台来解决(甚至某些平台直接让投资人自行处理)。
重点3:
通过不动产(房屋)抵押来增信的模式也是如此,登记的房屋一般为二押,即借款人一般先找银行做过房屋抵押贷款,所以当借款人出现违约以后,银行会先处置该房屋来冲抵借款人在银行的借款,如还有余值的情况下办理二押的机构才能处置,这个期限一般会很长,所以对于抵抗逾期和坏账风险来说显得杯水车薪。
服务对象(个人借款端):
主要服务的借款人是个人或小微企业业主,涵盖个人消费、个人投资、资金周转等方面。
服务对象(个人理财端):
如风险控制里面的描述,这类项目要求理财人具备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对风险定价规则清楚且能承担一定本金的损失。
第二类:P2B平台
模式:
在P2P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市场需求进行改进而来,相较于P2P来说,借款人有了更大的融资需求和更强的偿债能力,在先天条件上优于P2P平台的项目,所以对平台的运作专业化程度要求也更高。
风险控制:
整个过程主要通过线下完成,相较P2P的纯线上模式要真实和安全得多,但P2B平台风险控制最难点在于对借款人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评估,还款意愿是指在有能力偿还借款的情况下主动偿还借款的程度,而还款能力则是对于借款人是否有足够的还款来源偿还债务,二者对构成良好的还款而言缺一不可。
还款意愿可根据其以往信贷记录的审查、设置交易结构、提高违约成本等方式进行控制(当然还有很多专业方法),还款能力可根据其历史经营状况和还款来源进行审查,再综合考虑这其中的逻辑是否合理。
重点1:
但就如此基础的工作,依然有很多平台并不脚踏实地的做好,导致大量逾期和坏账产生,只能通过不断扩充融资的体量来试图用利润弥补坏账,但这样做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所以在P2B领域如果平台规模太大,而相对应的项目信息披露不完全或没有相对应项目数量的风控人员来做这些基础工作,那滞后的风险是巨大的,所以投资人要看清项目的情况而非盲目地相信平台所谓的信誉。
重点2:
另某些平台只根据推荐的机构的意见进行审核,一般为担保公司,这类的模式要非常小心,因为大量融资性担保公司通过和P2B平台的合作进行“监管套利”,使其为了追求利润突破了银监会对其限制的担保金额不得超过10倍杠杆,有些甚至高达50倍以上的杠杆,这样的担保措施就已经形同虚设了,更要命的是因为担保公司的加入提高了借款人的借款成本,让借款人需要偿还更多的债务。
重点3:
P2B平台最近也在不断深入挖掘细分市场来提升平台的竞争力,随着对行业的深入和了解,这部分平台控制风险的能力会大大强化,这点和P2P就有截然不同的区别了。比如最近很热的融资租赁资产,相较其他P2B的资产来说就要更为安全,首先合格的融资租赁公司对所开展租赁业务的行业非常了解,这就导致了他们具有比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更为专业的风险控制体系,能够真正做到按风险定价,真正服务于实体企业,而银行只能通过简单粗暴的资产抵押等方式发放贷款。其次融资租赁资产是因为承租人有生产需要,在评估承租人的经营能力就可得知生产带来的相关收入,用这部分收入作为承租人偿付租金的第一还款来源最为合适,另有其他保障措施形成其他还款来源,在发生不可控的情况下,租赁公司还可以选择由厂商回购租赁标的物、通过拍卖、二手市场流通、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变现来回笼资金,处置资产的方式比P2P更为专业和多样。所以P2B平台如对接融资租赁资产无疑是整个互联网金融体系中最为安全的,这也是大家很少听到融资租赁公司的资产出现坏账或融资租赁公司倒闭的原因。但即便是这样也要注意,我前面提到的“合格”的租赁公司。没错!有些租赁公司也并非在认真经营融资租赁业务,当然,也有很多平台不认真做好基础工作,试图以次充好来混淆视听,所以平台的责任就一定要把好融资租赁公司这关,不然租赁资产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障,对于投资人而言,获取更全面的租赁公司方面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至于货真价实的平台,披露合作伙伴的必要资料也在情理之中。综上,投资人对未披露合作伙伴或保障机构情况的平台要格外注意,切勿中招。
服务对象(企业借款端):
主要服务的借款人是具备一定规模的融资租赁公司,其专注于一些行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服务对象(个人理财端):
如风险控制里面的描述,这类项目要求理财人具备查阅平台披露信息的能力,对项目的具体情况和提报项目的合作伙伴要了解清楚。
(本文系作者须毅投稿)
(本文系作者须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