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鳌论坛,大佬们都怎么说互联网金融?

来源:零壹财经 综合 作者:柴火妞 日期:2015年03月27日    【字体:

在博鳌论坛 大佬们怎么说互联网金融?
 
  2015年3月26日,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海南博鳌。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拉开帷幕。一场名为《互联网金融:自律与监管》的分论坛,从一开场便引发了听众对互联网金融的无限好奇。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场世界级的会议上,大佬们都是如何评价互联网金融的吧!
 
  毛振华:互联网金融目前只是屌丝在赚屌丝的钱
  (中诚信创始人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
 
  毛振华表示,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是"屌丝在赚屌丝的钱",现在看是比较差的市场,是一个量不大的借款市场。但是他同时也表示,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不会只是"屌丝经济"金融,随着互联网习惯的继续普及,市场环境会发生变化。
 
  谢平:部分P2P平台可成为民资设银行模式
  (中投副总经理)
 
  谢平指出,P2P极大地扩大了金融交易边界,有效降低了金融活动的交易成本,最能体现互联网金融精神,促进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的趋势。有三大因素促使P2P迅速发展,一是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第三方支付等技术因素的大发展;二是金融监管的放开;三是细分市场的需求。目前中国的P2P更多地体现民间借贷的网络化。随着金融管制放松,部分采用信息中介形式的P2P平台可以成为民间资本设立银行的一种模式,进一步推动传统银行市场化改革。
 
  吴晓灵:农村金融应设立互保基金政府提供保险保障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吴晓灵表示中国30多年农村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有不少误区。此前,中国金融机构在不计血本走入农村的同时,却忽略了商业的可持续性。在普惠金融的大环境下,"如果新生的合作金融还要走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吴晓灵认为,我国农业的出路是集约化生产,一味走农场道路不太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真正走向生产合作、销售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道路,是未来发展方向。
 
  计葵生:三年后P2P或只占互联网金融的10%
  (陆金所董事长兼CEO)
 
  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表示,陆金所碰到的投资人客户比较多,平均年龄是37岁,主要来源是一级城市,平均投资金额是20万。而且这一些不一定全部是有担保的,其实通过这个趋势可以发现,互联网都会出现评级、透明等等工具,会变成风险匹配的平台,现在互联网平台是把高风险卖给低承受能力的人,这是不可持续的。从整体来看,再过两三年互联网金融跟P2P的关系可能是10%的关系。
 
  陈志武:互联网金融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责权不分明”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
 
  陈志武表示“现在监管处于混乱阶段,现在互联网金融搞得云里雾里,其实有些故弄玄虚,金融监管部门也很苦恼这个问题。建议用金融产品性质来分,比如属于银行理财产品那么就由银监会来管。”同时他建议金融监管应该对金融消费者(投资者、金融借贷的借方、理财产品的买方等)和金融机构的资质进行鉴别,这也是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2015年金融监管应该加强透明度,避免很多金融产品夸大收益,以此保证普通百姓的权益。
 
  朱云来:互联网金融是很好的探索但要注意金融风险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朱云来表示:“我确实还是倾向于认为金融毕竟还是金融。比方说P2P,当然有很好的能够迅速到达,所谓长尾效应等等。但是我觉得它有一个问题,其实低估了借贷的风险,尤其是很小的规模是很难判断的。P2P贷款利率都超过10%。为什么会这么高?其实这么高反过来也是风险溢价,其实风险是很高。”他担心互联网金融变成一种运动,在大家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一脚踩进去,最后颗粒无收的时候承受不了。
 
  陈超美:高信用风险高回报、低信用风险低回报,这是我们基本的原则
  (LendingClub首席风险官)
 
  陈超美说:“在我们过去评估信用的风险,从借款人到设定的利息,确实使投资人收到了比较平稳地收益,而且是高信用风险高回报、低信用风险低回报,这是我们基本的原则。”
 
  (本文综合自腾讯财经、南海网、中国证券网、经济日报、财经网等)

标签: 博鳌 互联网金融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