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中央征信体系已收录自然人8.5亿
近日消息,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于9月2日召开。此次会议在今年6月发布实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时间表,按照细化后的时间表要求,各地规划或实施意见被要求在年底之前制定落地。
在具体任务的实施上,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介绍了任务,即在今年的10月底之前,各省(区、市)要制定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计划上报;12月底之前,各地区各部门要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或者实施意见。
征信中央体系时间表出台
今年6月14日,国务院曾发布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纲要》规划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在2020年完成。按要求,今年6月底前已完成的任务包括:推动部署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息相关措施。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此次会议中透露,截至2014年6月底,中央征信系统共收录法人1940多万户,自然人8.5亿。
而这一数字在央行于2013年12月发布的《中国征信业发展报告(2003-2013)》中显示为:截至2012年12月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为8.2亿自然人和1859.6万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
潘功胜称,我国现有各类征信机构、评级机构150多家,年收入20多亿元。总体来看,中国征信机构规模小,服务与产品种类少,信息获取难度大,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征信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中央征信体系将加速P2P行业寡头的形成
征信机构,在互联网金融崛起以来,因国内信用评估体系的缺失及P2P等网贷平台的强烈需求而风头正劲。基于大数据收集的征信体系已广泛服务于民间信贷、债权众筹、P2P借贷等领域。
当下网贷的三种模式中,纯线上、线下和线上线下结合模式,都面对这征信的难题。
国内征信行业的蓬勃发展,不过近几年的事情,央行征信中心、上海资信、深圳鹏元、国政通、安融惠众等几大征信公司组成了中国的征信业市场。
目前为止,国内征信机构的发展极不平衡。国内现有的150家左右的征信机构,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较少,主要还是以企业征信业务为主。国内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机构仅有上述几家。征信业务收入和人员也主要集中在这几家大的征信机构上。
对于风控来说,P2P网贷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征信,面对商业征信机构的涌现,拍拍贷创始人张俊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对接中央体系后,各(P2P网贷)平台的信用评估在同一高度时,成本会越来越接近,“品牌知名度的作用就会凸显,原有用户数量的积累可能会成为发展关键,行业寡头将会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