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欢欢:储蓄变理财 互联网金融核心是大数据

来源:和讯网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06月17日    【字体:

易欢欢: 互联网金融核心是大数据

  6月16日,由和讯网主办的第六届海峡金融论坛“抬钱论道”互联网金融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互联网金融千人会秘书长易欢欢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伴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以储蓄为主的金融需求会逐步向理财和资产管理转向,在这样的转向中,互联网的机会巨大。他认为,将互联网金融的重点定位于互联网或是金融都不确切,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大数据。
 
  以下为文字实录:
 
  非常感谢丘主任,让我有机会来到厦门,来做我自己的分享。
 
  我觉得我主要讲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要仔细地给大家说一下,互联网金融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第二个我想要说,我们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土壤究竟在哪里;第三个我想要分享的是,很多人讲互联网金融认为没有什么新的创新,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实际上现在在核心的技术的底层,现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最后一个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下,就是我自己走访了超过了2000家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之后,我们的判断就是在每一个细分的领域里面我们要看什么东西,我们的未来真正能够大力的发展的是什么,因为涉及到金融并不是每个角度都能发展。
 
  首先我要给大家讲的是什么呢,因为我最早是在一些地方工作,在2008年到2009年加入到了宏源证券,做研究。大家有没有注意到2009年发生了什么事情?2009年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当时温家宝去了无锡,那个时候就出现了摄像头包括可穿戴的设备,还有我们的智能终端,带来的是整个的渗透率和覆盖率在不断的往前走。这里面有一个副作用,就是让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信息和数据,在不断的采集。也就是说我们人类活动的吃穿住行和企业的行为,现在都放在了互联网上,这就是互联网存在的第一个直接的结果。到了2010年我是负责中国移动大的运营商提供服务,当时他们提出了一个需求,就是数据量出现了上涨,就是现在很多的公司所面临的问题,但是你的IT开支和IT的成本始终是线性的,而且你不可能按照最高的峰值来建设这个系统,于是就出现了云计算,云计算解决了单位的成本。就像水和电一样。它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副作用,就是每一个用户在线的使用行为和后端的数据分离的过程,也就是在3年前我们在这样的会场,几乎有60的人会把电脑放在桌子上,现在大家都是带到了手机了,这是在2014年发生的事情。
 
  2011年我们就在想有什么可以创新的,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数据这么大,计算还好,存储的能力还好,这个时候数据要怎么用?怎么样地去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怎么样地演化出来我们的商业模式,从2011年的年底,到今年为止已经成为了一个广泛的趋势。
 
  到了2013年的时候,整个的宏观经济向下,大数据是改善您的管理,但是对于很多的传统的企业家来讲,对于厦门的上万家的电子商务来讲,我现在缺少效率吗?我现在缺的是更低的融资成本,更好的杠杆的支持。这个时候这些企业身上拥有的大量的信息,大量的数据,他是越来越等同企业的资产。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以前的银行去描述一个个人的信用就是用水电加房本,但是现在新型的模式是用我坐了多少次航班,我是不是头等舱来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我自己分析,我可以利用比如郭总他的微博的信息,FACEBOOK的信息来分析他。等于各种各样的信息对于企业的前后来进行综合的描述,中间你的信息的额度是动态的,这个时候我就发现,描述一个企业拥有什么样的信息和数据,已经等同于描述这个企业的价值,这个企业的价值越来越的等于于企业的资产。当资产与资产的交换就变成了金融的行为。所以我们在当年的3月份就开始写了一系列的报告,就是2013年的3月底,那个时候,正好我们当时有一个报告是站在金融门口的野蛮人,是6月15号,同时阿里巴巴的搞余额宝6月15号出来,二级市场的飘红加上余额宝的创新高,那个时候我们到了9月10月份的时候,上海银监局的局长说,现在的领导干部一起吃饭,如果不讨论互联网金融就没有把握到时代的脉搏。那个时候我就在想,这个事情是不是都有一点过火了。
 
  那个时候我们去西海岸走了一圈,本来我们是要去寻找一些好的创新的模式,被美国人拉出去到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去做报告,想要听我们讲述中国怎么样,为什么互联网金融中国发展得比美国好。后来在不断的沟通中,不外乎就是3个层面的因素。第一个你会发现,当您去了美国,很多时候打电话,都是答录机了,下班后或假期找人不可能的。但是中国人是怎么样的情况,你发现微信发送第一个高峰是早上起床的时候,我一睁开眼我就想要看到手机,就想要看到微信,第二就是中午的时候发送微信,还有就是每天晚上10点左右,中国人不仅是连工作连所有身边的时间都被移动互联网改变了。
 
  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阿里巴巴还是一个电子商务公司吗?百度还是一个搜索的公司吗?他们现在开始打通资金的链条。我们现在面临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面临从当前的互联网走向移动互联网。当初互联网走向移动互联网的时候,中间会面临怎么样的问题?会面临在互联网上的商业模式和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厦门有一个非常强的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比如说91。为什么从PC到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不一样?这是很多传统的金融机构没有看明白的,是因为在PC上面有4大商业模式,第一个是广告,第二个是游戏,产生了腾讯,第三个是电子商务产生了阿里巴巴,第四个是软件产生了一大批的软件。但是到了PC到手机的时候,移动互联网天生的特性就是他的屏幕非常小,通过广告来收费的话,客户的体验会非常的不好。所以广告的市场从去年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还有就是我在电脑上玩游戏到在手机上玩游戏,有很大的区别。还有就是电子商务,我们在厦门这边要重视,因为我们有1万家的电子商务的公司,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上,他们的渗透率和集中度会进一步的提升,因为在手机上面客户的APP不会超过6的。就是这么残酷。软件,我们现在的软件在不断的被打散,现在我的关键词变成了每一个5块钱,变成了采集数据的出口。你会发现,原来商务模式完全不一样,但是你要知道,手机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口袋里面,天生等同于什么?天生等同于车钥匙,等同于身份证,等同于信用卡,也就是说在手机上有我们的账户和其他的服务体系。
 
  于是2013年出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O2O,从线上到线下。从线上去改变线下,但是你只是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信息服务是不OK的,一定要进入到交互环节,所以支付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和讯,大家一看和讯的广告,当年一看就结束了。现在和讯就要去完成闭环,这样才可以让您的客户不容易走丢。
 
  为什么互联网金融会出现在中国?因为中国有超过20万亿的投资存款,还有超过20万亿到30万亿的定期存款。但是在中国绝大多数都是以货币资金或固定的收益产品来存在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一样的因素,同时你会发现把中国的金融的利润拿出来,6%来自于纯贷差,其他的都是非标的个性化的增值。这样的一个金融结构和一样的一个金融机构,当互联网公司突然有这个需求,进入到这个领域来的时候,他们采取的标准是什么?选择一块标志性的业务,来快速地获得用户的需求。比如说阿里来做小额贷款,他的利率就没有做到顶,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这是两种思维上的完全的不一样,互联网的人讲的什么?客户第一,客户的数量最重要。金融人评价的是资产,还有证券公司评价的时候就是你管多少资产。从互联网的角度看重的是你给客户提供怎么样的服务,金融人讲究什么?我给客户有怎么样的引领?我怎么样从客户的身上赚到钱。互联网讲的是把客户带进来,然后在后向的收费,这就是一个完全的思维模式上、体制上一个非常大的不一样的变化。所以刚才我讲的这三点,才会造就互联网金融如此的火热的发展趋势。
 
  第三个就是我要讲中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环境在哪里。这两张图,右边的图是天猫,左边是亚马逊的。光棍节那天阿里巴巴及其他中国电商卖了600亿人民币的商品,圣诞节那天美国卖了20亿美元。第二个你会发现,美国的电子商务极大多数都集中在东西海岸。但是中国是3线城市的增加速度超过了2线城市,2线城市的货单价快速地逼近1线城市。中国排名第一的是什么?中国排名第一是汽车电商,是卖汽车的;排在第二的是小米。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中国的电子商务和美国一比较,第一是总量,第二是货单价,第三是品类,都有很大差异,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这背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是中国零售业的不发达,造就了中国的电子商务发达。就像在香港一下子就可以买到所有的东西。另外一个你会发现,中国的金融业态还是高度的不一致,中国的金融创新和美国比起来还是差了比较远的,因为08年的时候准备来做,就遇上了美国的金融危机,所以就延迟了很多年。还有一个是什么事情?你就可以看到,我在北京看到的理财产品,我在湖南就看不到。我在长沙看到的,我在邵阳就看不到。我们那个银行就只有一个邮政农业,工行都没有,所以民间的存款都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第一个是活期存款还有就是民间借贷。现在回家就看到大家都在谈支付宝,这个时候就发现,电子商务把高速公路直接地走到了我们的手里面,你可以在网上完成所有的交易的过程。所以在这个高速公路上,不是在简单地跑着3C,已经开始地走入到深水期,还有现在最重要的金融服务,这是这个事情最大的变化。
 
  第二个事情要给大家讲的是,有3个核心的年份一定要注意,一个是2012年。上一次我在发改委和范主任在一起做报告,当时范主任讲到了一个观点中国的人口红利快消失,劳动力的人口下降了150万,那个时候我说我不认同你的观点,因为从2012年开始,另外的一个人口的红利刚才开始,叫做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从2012年开始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的数据流量,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终端数全面的超过了美国,成为了全世界第一。
 
  还有就是2015年?从2015年开始,劳动力的红利全面的消失,当劳动力的红利全面消失的时候,一个国家会从什么样的需求变成什么样的需求?他会从你人口为核心的储蓄性的需求,变成了理财和投资为核心的资产管理的需求,这个事情是在美国已经发生过的。美国婴儿潮带动了美国资产产业的发展,资产管理的机构非常的大,原因就在这里,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二。就是2015年之后,出现了这些人,85年生的人到了30岁,30岁非常的关键,30岁决定了40%的消费需求,买车、买房、生小孩等,这是非常的关键的东西。这里面有什么特点,对于85年出生的人,他们从一懂事开始,就生活在移动互联网上,他们的行为已经被彻底的改变了。他们以后的需求都会基于移动互联网,金融也一样。
 
  2020年为什么也很重要,2020年到2025年,中国全面的进入到老龄社会,也就是说,还没有富裕就老了。日本人会从资产管理和投资的金融结构,逐渐地走上了保障的服务金融机构。所以你就发现在这个结构里面有非常大的变化。到了2020年,90后到30岁,因为我一直在研究地产公司的情况,你会发现所有的地产公司,他的盈利预测就到2020年,为什么到2020年,因为90后到30岁。当90后结婚的时候,双方父母各有一套房,双方父母还可能各有一部车,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当年的房贷和车贷为刚需的金融需求发生巨大改变,出现了为卖二手房二手车服务的金融需求。
 
  我这里有一个具体的案例,你会发现,为什么微博是2010年开始兴起。就是因为微博的主要的用户是70后到80初的人,所以微博是最合适这些人的。但是到了微信,微信的主要的用途是85后,因为这是1对1的交流,所以这是微信所带来的特征。但是第三个你会发现,微信不是符合90后的特征的产品,符合90后的是陌生人的秘密交流。所以在美国现在从FACEBOOK在不断的用高价来收购这两家公司,所以你会发现,什么叫真的大趋势,人口的结构比国家的政策有更大的趋势。人口的结构决定了金融行为、消费行为,然后是客户的体验、感受,以及一个产品的兴起,这是我表达的第二个事情。
 
  第三个就是余额宝怎么看?所有的人都觉得余额宝很厉害,6千亿的资产。其实这个对我来不重要,余额宝最有价值的是拥有了中国9300万80年到90年的用户,其他的公司都是45岁以上到60岁的用户。很多人都不认可我的观点。我给大家讲一个我的例子。我在科技股上特别的有名,但是我因为在证券公司工作没有办法买。就是看到金山不能动,但是我做了一个非常成功的事情,我把我的很多的钱我都转到了香港,在香港买了一个公司,就是腾讯,在57块钱,78块钱不断的加注腾讯,腾讯最高的股价涨到了640块钱。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在06年的时候,所有的投资人都觉得腾讯没有价值,只有小学生和中学生上,没有钱,比不上MSN的白领。但是你会发现,时间会成长,腾讯的用户会慢慢地长成,中学生会变成大学生,大学生会变成小白领,小白领会变成金领,这是一种成长。当您是中学生的时候,您的需求是什么?是QQ秀。当您是大学生的时候,是游戏,当您是小白领的时候是电子商务,当您是金领的时候,就是投资理财,就是互联网金融。
 
  还有就是微信从互联网走到了手机里面,占据了30%多的时间,这三个重合在一起,于是腾讯的股票涨了10倍。北京的房地产厦门的房地产,不可能再涨10倍。但是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市场上,一定会存在大量涨10倍的企业。核心是谁拿住了最有前途的、最有年轻和最有活力的用户。
 
  还有我要再讲一个观点,很多人说,互联网金融没有任何的创新。互联网金融本质是金融,我非常的认同,但我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大数据。互联网在理财这一块会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我喜欢看全球的标杆,全球做得最好的公司是谷歌,虽然他也不知道互联网会发展得怎么样,他们做的就是搞定竞争对手的未来。
 
  谷歌为手机做了一个安卓系统,占据手机操作系统第一名。第二个是手机比身体更近的是什么?是眼睛,谷歌眼镜发明出来了。第三还要做一个手表,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谷歌是在采集个人的喜怒哀乐和身体的健康的数据。你还会发现,FB,谷歌做了自己的平台,目标是什么?就是拿到我们个人的数据之外的,个人与个人的社交的关系。
 
  第三个就是谷歌不仅仅做了这个事情,还收购了一个公司,让这个公司的最厉害的工程师来负责机器人,现在交给了富士康,在深圳生产,生产可编程的机器人。另外还做了一个无人驾驶的汽车。我在美国时试验了一下无人驾驶汽车,那个速度非常的快,自己的心里面特别的害怕,后来想明白,这个不是给人坐的,而是拿来送货的。当他知道后面的物流的真正的信息之后,谷歌对一个企业的,整个的销售全方面的东西都有了解。这个时候他就有了互联网的搜索的数据、社交数据,以及企业的数据。谷歌在所有的环节中,谷歌围绕这个闭环收购了14家公司,而且很多是具有颠覆性技术的公司。要知道,我们以前在对一个人进行授信,很大的部分来自人民银行的数据。现在你会发现,根据互联网的大数据,对这一个人来进行描述,你会发现,这样进行充分的打分,中间的范围非常的不一样。
 
  这里面有一个具体的一个,因为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上次去华尔街,他们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比美国发展得好。这一次他们说,当年的创新公司,把纽约的麦迪逊广场给占领了。那个地方有美国所有的广告公司,广告是传统媒体的核心,谷歌用这样的方式把这样的公司搞得没有饭吃,现在他说谷歌和FB,走向了华尔街,开始地走向了金融的服务方式。
 
  这个地方在给大家讲一个什么情况,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最大的核心。互联网不是一种普通的金融形态,而是围绕所有的金融行为的衍生和创新,谁拥有了大数据就等同于拥有金融服务的方式。
 
  银行可以做保险(放心保),保险可以做证券,证券可以做资金。这里面大家没有入户了,而且又把标准化免费了,所以互联网化带来的是行业集中度的高度的集中,强者越强。强者会变成一个生态系统,所以在厦门一定要留住和鼓励有创新型的机构。我们用两年多的时间走访的企业超过了2000家,核心的交流人员2000人,在各个的行业里面都会发现一些公司,打通信息和平台,这是这个事情最大的核心。
 
  我觉得这里面就是有一些企业会起来,有一些企业会下去。最核心的是什么?很多的核心企业家们,坐标系商业直觉失灵了。我给大家讲两个例子,一个是苏宁电器,一个是京东。当时苏宁电器几乎是第一市场的大牛,非常的厉害,管理的团队非常的棒,非常快速地门店从零变成了2000多家,苏宁电器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有没有人告诉我,苏宁电器的商业模式是商业地产。不断的圈店,不断的聚人流。这突然间出现的电子商务,都带着手机去拍一拍,线上去下单了,所以你会发现当年的商务模式,变弱了。去年4月25号,当时苏宁的股价跌破了4块钱,如果跌到了3块钱,那就会平仓,资金的链条非常的紧绷。
 
  还有一个你会发现,另外一个是京东。为什么?因为从整个的电子商务来讲,中国现在全国的覆盖率才50%,没有到100%。第二个就是电子商务的当日送达,还只是200个地级市。未来会到长期的10万的乡镇。现在我们看到的电子商务还是以卖商品为主,未来会变成以服务和以其他的方式来提供服务。这个时候三个层级在一起,这就是下一步成长的核心的规律和要素。
 
  在互联网金融这一块。第一个就是移动支付,一定会迎来大规模的增长,未来70%的现金的租赁的场景会消失掉。第二个是投资端。第三个是物流渠道。未来对物流渠道来重新的评价。手机放在我们的口袋里面,金融的网点第一个就是销售功能,销售功能完全可以被手机取代。第二个就是身份的验证,苹果有一个声音可以实现声音的辨别,这些东西加在一起,这个时候我在床铺上,我就可以完成一大笔的支付交易。这个时候银行的物理的网点,当年谁的网点多,谁牛。现在会逐渐地被弱化,会变成和苏宁一样。这么多的流量,我可以完成的变成金融的产品,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我转身一变,我就是中国最大的公司。
 
  在互联网金融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众筹,会产生非常多有灵感的东西。你会看到互联网金融千人会,这是一个俱乐部,当时有很多的政治官员和学者聚集在一起,那个时候我们就感觉到大潮要来了。我们要搞一个这样子的俱乐部,一起来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当时干的地一件事情就是开一个大会,开一个让全世界都知道的互联网金融大会,但是喝完酒了之后,一看工作日志一看就17天了,我就着急了,后来我们就设计了一种机制,用众筹的方式来投入资源和影响力,不断地在移动互联网发生共振。当时的会场只安排了1000人,后来来了3000人。当时我们安排了40个人上去讲,后来报名的有80多个人,后来我们就在旁边去租了一个房间让他们自己去讲。所以众筹的核心,就是不缺钱。
 
  我们现在在做一个新的东西,现在做互联网金融,第一要懂金融本质,第二要注意法律于是我们就采用众筹的方式,来做了一个面向全球的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家搞了一个商学院,每个月就只有2天,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在未来的中间可以诞生更多的方式,但是在这中间,里面信息的交付还有非常多的创意的东西,因为现在有三分之一来自互联网有三分之一来自产业平台。未来互联网和产业的结合,会产生非常多的东西。最后总结一点,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一种技术。专注、极致、口碑化。第三就是结构的效应,行业的链条在压缩,行业的利益链在进行充分的分配。
 
  谢谢大家。

标签: 理财 互联网金融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