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贷再出发报告》发布:2018年网贷危机表现、再出发方向及合规进展
- 阅读:94277 沈拙言

2019年1月10日,以“新银行、新互金、新技术、新连接”为主题的零壹财经2019新金融年会在北京举行。
会上,零壹财经合伙人赵慧利在会上发布了《关键时刻——网贷再出发:2018年P2P网贷危机调研与数据分析》(下称《报告》),《报告》对2018年P2P网贷行业内关键问题进行梳理,最直观的展现2018年行业“危险与机遇并存”的状态。
2018年夏秋之交,行业内人人都在谈危机,谈“爆雷潮”,那危机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危机形成的原因是有哪几种?未来行业应如何发展?
如今全国范围内的备案情况怎样了?
《报告》一一给出答案。
行业危机具体表现及成因分析
《报告》表示,7月中旬之后到9月份的这段时间内,堪称行业的“至暗时刻”:平均每天有4~5家平台出现清盘、跑路、被立案等问题;存量平台加速减少;行业成交额萎缩;出借、借款人数双向锐减;满标时间整体延长;债转数量激增。
存量平台加速减少: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零壹数据监测到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共6063家,其中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为1185家(占比19.5%),同比减少46.8%;异常平台数量为4792家,占比77.1%,其余为转型或退出平台。
行业成交金额整体走低:2018年上半年,单月借贷金额环比降幅均在8%以内;下半年加速减少,7月约为1236亿元,环比下降19.48%;8月跌破1000亿元至874亿元,环比降幅进一步扩大到29.29%。9月开始,数据略有回升,但基本维持在900亿元左右的低位水平。
待还余额已连续15个月下降:截至2018年8月底,行业待还余额为7331亿元,同比下降39.33%,环比下降4.61%,已经连续15个月呈下降趋势。从环比下降幅度来看,若忽略季节性因素,7月为最,降幅为5.52%。相对于借贷金额而言,待还余额的降幅较为平缓,但最近三个月略有扩大。
TOP50¹平台同样遭受资金净流出问题:2018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待还余额持续下降,但TOP50平台待还余额稳中略有上升,部分资金由小平台流向了大平台。7月上旬,整个行业以及TOP50平台待还余额开始加速下滑;11月初,TOP50头部平台待还余额减少到4000亿元以下,年末约为3846亿元。
危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金融行业整体“去杠杆”、实体经济紧张导致借款人经营不佳无力偿还、居民消费杠杆提高而债务偿还能力下降等外部原因,亦有平台违规操作(自融、关联担保、资金池等)、经营能力不足以致财务状况恶化、未拥有健全的风险缓释机制、部分平台存在主观恶意的欺诈行为等内部原因。同时,一再延期的备案也成为了危机的导火索。
2018年度网贷年度大事件及当前问题解读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发生了以爆雷潮领衔的多个大事件。其中既有扫黑除恶、严控暴力催收下的恶意逃废债问题,又有百行征信这类打破信息孤岛现象的跨平台全方位信用体系的成立,还有资本寒冬中多家平台已经上市或拟上市,以及大家最关心的备案重启等事件。
同时仍有部分问题还牵挂在从业者心中。
如“刚兑”的功过是非;如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即《108条清单》的理解程度;如放款前提前收取手续费算不算“砍头息”;如运营活动中“红包”如何规范使用;如“双降”、“三降”限制下如何正视规模缩减后的亏损问题等。
网贷再出发的基础是什么方向在何处
《报告》认为,部分平台已经选定了以三农用户、小微企业主、个人信贷为主要客群的服务对象,为助力实体经济、解决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作出显著贡献。
这是行业存在的价值。
同时,部分平台在互联网、金融科技层面的技术能力已足以支撑其对传统金融机构进行科技输出。
这是行业积攒的能力。
价值和能力构成了网贷行业再出发的基础。此外,监管方向的不断明确,存管工作的逐步深入,信披工作的逐步完善,都是网贷行业得以再出发的助力。
未来竞争的下半场,良好的风控能力、稳定的盈利能力、优秀的运营能力、平台整体的透明度、优质的资产类型等才是平台得以长久发展的基础条件。
全国范围内的备案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研判
银行存管作为监管验收的“硬门槛”,正在逐步深入中。
据零壹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末,正式上线存管系统且仍在正常运营的平台共761家,同比增加61.91%,较2017年末增加291家。全国71家商业银行与P2P网贷平台进行了系统对接,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主。近一年数据表示,接入银行存管系统的P2P平台数量和比例持续增加,但仍然有超过35%的存量平台迟迟未能上线存管系统。
获得等保三级认证的平台数量也蔚为可观。
据零壹数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12月底,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共1231家(包含部分项目逾期的平台),其中447家平台获得等保三级认证,占比36.31%,具有等保三级且已提交自查报告的平台至少271家。
从业者较为关心的合规检查情况,《报告》也做出了统计。
零壹财经根据平台官网、APP、新闻报道等公开渠道排查了1231家运营中的平台(包含小部分逾期、展期等争议类型),其中已明确提交自查报告的有531家,占已排查总数的43.05%。
《报告》认为,备案工作大概率无法在2019年6月完成,还得继续延期,鉴于此前的经验教训,监管机构在政策安排上会更加审慎,但不确定性风险依然较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出借人信心不足、资金流动性受限、资本观望等不良影响,网贷机构要做好“过冬”的准备,同时积极配合整改,多与行业、协会沟通,坚持合规稳健运营,做好风险预案。
与此同时,自律检查已进入中后期,随着行政核查和清理整顿地展开,诸多不合格的平台也将被强制退出。虽然监管方希望逐步清理,但不排除某些大平台倒闭的“黑天鹅”事件,从而导致危机复燃。
随着存量平台加速减少,以及平台综合实力差距的逐步扩大,借款人和出借人将会加速流向头部平台,使其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导致行业马太效应更加凸显。这些头部平台,将包含部分上市和拟上市的机构,也会产生一些更具竞争力的互金“独角兽”。
合规检查结束之后,P2P平台面临的政策风险将有所减少,考虑到当前经济下行和融资环境低迷,平台需要资金“过冬”,也需要更好的品牌和市场知名度,海外上市无疑是不错的选择。2019年,或将有更多P2P平台启动上市计划;若行业稳定、政策明确、备案顺利,国内投资和并购也有可能迎来新的契机,届时将是资本入场的好时机。
注释
¹TOP50平台指的是零壹数据监测到的可以准确统计的待还余额靠前的50家平台:人人贷、爱钱进、恒易融、拍拍贷、有利网、小牛在线、翼龙贷、你我贷、团贷网、微贷网、小赢网金、PPmoney、红岭创投、点融、友金服、和信贷、银谷在线、轻易贷、积木盒子、汇中网、投哪网、宜贷网、钜宝盆、聚宝普惠、普惠家、泰然金融、广信贷、人人聚财、网利宝、玛瑙湾、金投行、小诺理财、91旺财、厚本金融、聚优财、惠农聚宝、民贷天下、合众e贷、信用宝、博金贷、百善金饭碗、米庄、布谷农场、口袋理财、新升贷、道口贷、拓道金服、投呗、紫金所、工场微金。不包含陆金服、宜人贷、凤凰智信等数据不完整、不连续的平台。
会上,零壹财经合伙人赵慧利在会上发布了《关键时刻——网贷再出发:2018年P2P网贷危机调研与数据分析》(下称《报告》),《报告》对2018年P2P网贷行业内关键问题进行梳理,最直观的展现2018年行业“危险与机遇并存”的状态。
2018年夏秋之交,行业内人人都在谈危机,谈“爆雷潮”,那危机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危机形成的原因是有哪几种?未来行业应如何发展?
如今全国范围内的备案情况怎样了?
《报告》一一给出答案。
行业危机具体表现及成因分析
《报告》表示,7月中旬之后到9月份的这段时间内,堪称行业的“至暗时刻”:平均每天有4~5家平台出现清盘、跑路、被立案等问题;存量平台加速减少;行业成交额萎缩;出借、借款人数双向锐减;满标时间整体延长;债转数量激增。
存量平台加速减少: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零壹数据监测到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共6063家,其中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为1185家(占比19.5%),同比减少46.8%;异常平台数量为4792家,占比77.1%,其余为转型或退出平台。




2018年度网贷年度大事件及当前问题解读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发生了以爆雷潮领衔的多个大事件。其中既有扫黑除恶、严控暴力催收下的恶意逃废债问题,又有百行征信这类打破信息孤岛现象的跨平台全方位信用体系的成立,还有资本寒冬中多家平台已经上市或拟上市,以及大家最关心的备案重启等事件。
同时仍有部分问题还牵挂在从业者心中。
如“刚兑”的功过是非;如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即《108条清单》的理解程度;如放款前提前收取手续费算不算“砍头息”;如运营活动中“红包”如何规范使用;如“双降”、“三降”限制下如何正视规模缩减后的亏损问题等。
网贷再出发的基础是什么方向在何处
《报告》认为,部分平台已经选定了以三农用户、小微企业主、个人信贷为主要客群的服务对象,为助力实体经济、解决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作出显著贡献。
这是行业存在的价值。
同时,部分平台在互联网、金融科技层面的技术能力已足以支撑其对传统金融机构进行科技输出。
这是行业积攒的能力。
价值和能力构成了网贷行业再出发的基础。此外,监管方向的不断明确,存管工作的逐步深入,信披工作的逐步完善,都是网贷行业得以再出发的助力。
未来竞争的下半场,良好的风控能力、稳定的盈利能力、优秀的运营能力、平台整体的透明度、优质的资产类型等才是平台得以长久发展的基础条件。
全国范围内的备案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研判
银行存管作为监管验收的“硬门槛”,正在逐步深入中。
据零壹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末,正式上线存管系统且仍在正常运营的平台共761家,同比增加61.91%,较2017年末增加291家。全国71家商业银行与P2P网贷平台进行了系统对接,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主。近一年数据表示,接入银行存管系统的P2P平台数量和比例持续增加,但仍然有超过35%的存量平台迟迟未能上线存管系统。
获得等保三级认证的平台数量也蔚为可观。
据零壹数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12月底,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共1231家(包含部分项目逾期的平台),其中447家平台获得等保三级认证,占比36.31%,具有等保三级且已提交自查报告的平台至少271家。
从业者较为关心的合规检查情况,《报告》也做出了统计。
零壹财经根据平台官网、APP、新闻报道等公开渠道排查了1231家运营中的平台(包含小部分逾期、展期等争议类型),其中已明确提交自查报告的有531家,占已排查总数的43.05%。
《报告》认为,备案工作大概率无法在2019年6月完成,还得继续延期,鉴于此前的经验教训,监管机构在政策安排上会更加审慎,但不确定性风险依然较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出借人信心不足、资金流动性受限、资本观望等不良影响,网贷机构要做好“过冬”的准备,同时积极配合整改,多与行业、协会沟通,坚持合规稳健运营,做好风险预案。
与此同时,自律检查已进入中后期,随着行政核查和清理整顿地展开,诸多不合格的平台也将被强制退出。虽然监管方希望逐步清理,但不排除某些大平台倒闭的“黑天鹅”事件,从而导致危机复燃。
随着存量平台加速减少,以及平台综合实力差距的逐步扩大,借款人和出借人将会加速流向头部平台,使其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导致行业马太效应更加凸显。这些头部平台,将包含部分上市和拟上市的机构,也会产生一些更具竞争力的互金“独角兽”。
合规检查结束之后,P2P平台面临的政策风险将有所减少,考虑到当前经济下行和融资环境低迷,平台需要资金“过冬”,也需要更好的品牌和市场知名度,海外上市无疑是不错的选择。2019年,或将有更多P2P平台启动上市计划;若行业稳定、政策明确、备案顺利,国内投资和并购也有可能迎来新的契机,届时将是资本入场的好时机。
注释
¹TOP50平台指的是零壹数据监测到的可以准确统计的待还余额靠前的50家平台:人人贷、爱钱进、恒易融、拍拍贷、有利网、小牛在线、翼龙贷、你我贷、团贷网、微贷网、小赢网金、PPmoney、红岭创投、点融、友金服、和信贷、银谷在线、轻易贷、积木盒子、汇中网、投哪网、宜贷网、钜宝盆、聚宝普惠、普惠家、泰然金融、广信贷、人人聚财、网利宝、玛瑙湾、金投行、小诺理财、91旺财、厚本金融、聚优财、惠农聚宝、民贷天下、合众e贷、信用宝、博金贷、百善金饭碗、米庄、布谷农场、口袋理财、新升贷、道口贷、拓道金服、投呗、紫金所、工场微金。不包含陆金服、宜人贷、凤凰智信等数据不完整、不连续的平台。
零壹智库研究报告
2013年至今,零壹智库累计发布超过40部新金融专业书籍、200份专题报告500份数据报告,并为数十家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了专业的新金融咨询服务;举办了超过30场行业峰会、20000多业内人士到现场交流,超过40场高端闭门会、1500余位业内高管 和专家参与探讨。零壹智库会员体系将在原有机构会员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个人VIP会员服务,旨在为新金融行业决策者、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知识、业务交流水平和资源开拓的能力。
报告需求或合作请联系:
132-6199-0570
marketing@01caijing.com
报告购买与咨询请微信扫码:
热门报告
-
2025年中国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AI点燃知识产权生产力革命
TOP1

免 费
2025年中国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AI点燃知识产权生产力革命
-
2025Q1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100 (总第14期)
TOP2

免 费
2025Q1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100 (总第14期)
-
2024年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报告(总第3期)
TOP3

免 费
2024年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报告(总第3期)
相关推荐
2024年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报告(总第3期)
2024年度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 100 (总第13期)
2024中国金融消费者投诉指数年度报告
中国平台经济发展观察(2024)

免 费

免 费

免 费

免 费
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