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乔依德:从Libra的兴衰探析稳定币的本质、作用和发展前景

资讯 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 零壹财经 2025-08-21 阅读:1502

关键词:Libra稳定币

2025鸿儒全球金融治理论坛

【编者按】

 

2025年7月18日,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科企大湾区校友联合主办,零壹智库、Web3.01承办的“2025鸿儒全球金融治理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稳定币与RWA:变化中的全球支付与资管体系”。会议特邀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以《从Libra的兴衰探析稳定币的本质、作用和发展前景》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并经本人确认。
 

 

乔依德发表主旨演讲
 

感谢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张礼卿教授邀请我参加今天的会,也感谢他对我们基金会的介绍。礼卿在开始时对稳定币定了一个基调,为下面的研讨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我今天的发言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展开。

 

大家在座的还记得不记得,大概六年前的夏天,Facebook(脸书)发表了一个白皮书,要推出Libra天秤币,那时候的热闹程度跟今天相类似。

 

我们基金会也召开了研讨会,我自己也参加了好多会,现在我们基金会的网上还有我当时的一些发言。

 

今天我想着重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也是我今天想讲的一个着重点:六年以前Libra实际上也是一个稳定币,为什么它失败了?

 

现在USDT、USBC活下来了,有的成立时间比Libra还要早,现在又迎来了新的发展。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通过对比Libra的兴起和衰败,结合现在稳定币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帮助我们理解稳定币的本质和作用,研判稳定币今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或前景。

 

一、Libra的兴衰:回顾与梳理

 

我想先把Libra的兴衰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梳理。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发表了白皮书,在白皮书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一套“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

 

要建立一个全球的超主权货币,这是白皮书中明文写的。它的特点是,底层技术基础是区块链,有28家强大的“同盟军”,包括Visa、Mastercard。同时还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状况,它在全世界有25亿用户,这在当时真的是非常了不得。

 

但是白皮书出来以后,受到了全球监管部门的强烈反对。第一个原因,就是涉及到各个国家的货币主权。

 

我引用当时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说的一句话:“法国的立场很明确:我们希望金融创新尊重国家主权。

 

政治或货币主权都不能与私人利益共享。”七国集团(G7)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工作组来研究和评估稳定币项目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影响,最后得出了比较负面的结论,就是在没有建立很好的监管体系之前,不能推广Libra这样的稳定币。

 

另外一个原因是,它在保护隐私、反洗钱等合规方面存在重大的缺陷。因为区块链的一个特点就是匿名性,不知道自己的客户是谁,这很容易造成洗钱、恐怖融资。

 

脸书的信誉当时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它的隐私保护出了问题,因数据泄漏被罚了5000万美元。

 

扎克伯格在美国国会非常狼狈,国会责问了他好几次。概括起来,它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触碰到了国家的货币主权这条红线,对各国监管部门冲击非常大。当时美国、欧洲所有主要国家的监管部门都强烈反对。

 

这跟现在稳定币的境遇有很大的不同。

 

二、稳定币的本质

 

第二点,我想讲一下当前对稳定币本质的理解。现在网上有很多文章,对稳定币有各种各样的比喻,比喻总是不完美的,只是抓住某一点。

 

稳定币实际上是综合了各种金融产品或平台,捏在一起的。如果用一个简单的说法,大概是这样一个概念,它是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户(从加密货币中吸取了这一点),通过价值锚定机制(有点类似于货币基金),实现价格相对稳定的(相对于比特币)的一个数字资产或支付工具。现在的稳定币,从币圈人士的视角来说,它实际上是一个“倒退”。

 

比特币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出现的,他们认为出现金融危机由于各国央行集中了发行货币的权力,所以要去中心化,这是当时币圈的一个主要特点。

 

我认为稳定币是一个混合体,它不完全是去中心化,它的底层技是去中心化的,但是它的发行、投资、信托登记是中心化的,特别是它又跟法定货币挂钩。

 

Libra是要替代法币成为全球的数字货币,稳定币是依附于法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不同。
 

图1:Libra与稳定币对照表

 

我再稍微总结一下。Libra和当前稳定币的底层技术是相同的。

 

Libra是独家发行的,而现在的稳定币只要符合监管要求都可以发行。在法币的构成方面,Libra一开始是一篮子货币,当初美元占50%,还有欧元、日元、英镑、新加坡币,没有人民币;遭到反对以后,2020年Libra2.0的时候,它也搞单一的美元、欧元,但那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它的声誉已经很糟糕了。

 

Libra跟法定币的关系,是替代的,现在的稳定币,如USDT、USDC,都是以法定货币作为基础。我的结论是:与法币的关系及其储备的构成,定义了稳定币与Libra的根本区别。


图2:Libra与稳定币的作用不同


 

三、稳定币的作用

 

第三点,我想讲一下稳定币的作用。

 

从微观的角度看,对现实经济,对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有一定的保值作用,当然它也影响了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主权。

 

其次,它是连接虚拟资产与实体经济的桥梁。

 

最要重要的一条,它对于支付尤其是跨境支付,功能特别强大。

 

美国的《天才法案》讲到稳定币,它前面硬加了一个payment stablecoin。我们的翻译有时候就把payment(支付)拿掉了,只讲stablcoin(稳定币),这个是支付型的稳定币。我觉得从美国立法者的角度来看,强调它是一个支付工具。

 

图3来自IMF今年6月份的一篇工作论文,主题是讲全球跨境支付。图2中蓝色是虚拟资产,橙色是稳定币,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的起点还是比较低的,在整个跨境支付中,根据我们测算,现在大概只有0.157%,但是增长的余地比较大,今后可能在跨境支付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从微观角度讲稳定币对现实经济的作用。


图3:加密资产的跨境流动

 

从宏观角度,就是对全球货币体系会起什么作用

 

第一,对美元来说,可以有短期和长期两个视角。短期来说,客观地讲它有利于扩大美元的使用,可能会增强美元的地位。

 

但是它也隐含了风险,不能排除挤兑的风险。尽管它的储备有现金、短期美国国库券,但如果美国国债发生问题或者市场对其产生猜疑,它同样会出现挤兑,倒过来对美元、美国国债产生负面影响。

 

从长期来说,美元稳定币到底怎么样?还是取决于美元本身。所有其它稳定币的成败取决于以其为基础的本币是否稳定。这个是关键。

 

对于全球货币体系,它是有很大冲击的,特别是在跨境支付方面。刚才礼卿教授提到潘行长在陆家嘴论坛的讲话,他讲了当前全球金融治理,把跨境支付列为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稳定币会影响全球支付体系,会不会颠覆这个体系呢?我觉得这言之过早。因为稳定币本身是依附于法币的,而现在构成全球货币体系的基础是各个国家的法币,全球仍是处于信用货币时代。我觉得现在讲重构、颠覆都讲得过早、过头了。

 

稳定币的作用是三个:保值、链接虚实、跨境支付。从宏观角度看,它还是会冲击全球的体系。我觉得很重要一条是,现在各个国家的货币主权是构成现在全球金融治理很重要的一个基础。

 

如果当时脸书不去搞全球数字货币,而是充分利用其广大的客户群,专注于搞支付,其结果可能会大不相同。

 

四、稳定币的前景

 

下面,我着重讲一下稳定币的前景会怎么样?我觉得确定稳定币的前途有几个因素要考虑。

 

一个是主要国家的立场。金融和经济,是与政治分不开的,特别是国际金融。美国不用说了,相关的三个法案,《天才法案》、《反CBDC监控国家法案》、《CLARITY法案》都通过了。

 

特朗普一上台,就出来一个行政令,不搞CBDC(央行数字货币),理由是要保护个人隐私,因为搞CBDC不能完全匿名。但对稳定币是支持的。这里面我觉得有一点很微妙。

 

除了保护隐私以外,可能有一个想法:就是搞稳定币对美元影响不大,而美元本身是要保护的。

 

所以美国财长一直在讲,美元还是要成为强货币,要维持全球货币的主导定位。

 

在欧洲,拉加德对稳定币的态度较为负面,特别强调欧元要搞数字货币,搞数字欧元。

 

英国的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认为稳定币给银行体系带来了系统性风险,可能破坏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导致主权政府失去对其货币的控制。

 

他呼吁各大银行不要发行自己的稳定币,他也不赞成搞CBDC,而是搞银行存款代币化。

 

他最近兼任了FSB(金融稳定委员会)的主席,今年7月14日他一上任,就给G20发了一封信,告知FSB将把稳定币的监管列为优先级。

 

对于国内是否发人民币稳定币的讨论也有很多。我想讲一个基本的事实,只要中国还有资本管制,就不可能在境内发行人民币稳定币。

 

为什么?因为稳定币的技术特性,在互联网上无法完全管控。当然海外、境外发稳定币应该支持,这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好处。

 

第二个,比较重要的是国际经济组织的态度。国际清算银行BIS的2025年年报的第三章,讲到了未来全球的金融货币体系,特别讲到了稳定币,讲了三性,“单一性、弹性”,最后一个翻译成“整体性”,我觉得不妥当,英文是integrity。

 

一般我们讲这个人很正派,很正直,就用integrity,从这个角度我觉得翻译成“合规性”更好,因为它整个内容都是讲反洗钱。我对这个报告是比较赞成的,它不但讲了稳定币,而且把稳定币放在整个货币体系来考虑。它认为当前的双层结构(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它归纳过去美国在成立中央银行以前的一、二百年,金融呈现碎片化,直到1913年美联储成立。全世界都是如此。我们国家以前也是私人可以发货币,比较乱,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成立了中央银行。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关于稳定币本身的运行,关键是要做到合法合规。USDC上市了。但是USDT的问题比较大,它注册在一个小国家萨尔瓦多,因为欧洲的法规比较严,它就注册到小国家。今后它们怎么发展?

 

我觉得总的趋向是透明、合法合规。另外就看它们的规模做大以后,是不是真正有利于实体经济。现在各种稳定币能否交替使用是一个很大问题。这个问题需要解决。补充一句,BIS在推动统一账户,在一个统一的账户上全部打通CBDC、稳定币,还有其他的金融资产,这对稳定币也有影响。

 

最后,有几种可能的场景。

 

第一种可能性,稳定币以后会不会像Libra那样无疾而终?我个人觉得可能性不大,原因有几个:第一,美国支持;第二,它确实能发挥一定作用,尤其是跨境支付;第三,它比较分散,体量较小,不像Libra有24亿客户,让人害怕。第一种可能性不是很大。

 

第二种可能性,是它替代或者冲垮法币。在小国家,除非它自己愿意美元化,否则冲垮该国货币还是有可能的。如果它做得很大,例如USDT或USDC出现问题,可能会拖累美元的地位。

 

第三种可能性,虽然稳定币现在发展很迅速,但它只是法币的补充,还是在信用货币时代框架之内。

 

它可能今后更多用在跨境支付方面,有可能会在统一的账户中跟央行数字货币、存款贷币化共同构成新的跨境支付基础设施。

 

三种可能性中,显然第三种是最有可能的。第一种、第二种可能性不大,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众安在线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数字银行业务扭亏为盈,净利润达0.49亿港元

下一篇>邹传伟:代币化、稳定币和RWA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8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