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财经合伙人、副总裁赵慧利发布《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0》
资讯 任俊东,王若曦 零壹财经 2021-01-13 阅读:4273
会上,零壹财经合伙人、副总裁、零壹智库总监赵慧利发布了《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0》。

零壹财经合伙人、副总裁、零壹智库总监 赵慧利
对于《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0》,赵慧利表示,零壹财经已经连续几年发布消费金融的行业年度报告,这次报告马上消费、捷信、海尔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和中原消费金融,提供了专业、有价值的案例以及知识参考!
报告主要从消费金融行业综述、产业链、金融科技创新驱动消费金融新模式、典型案例及未来趋势及展望五大方面对消费金融行业进行了分析。
一、2020年消费金融行业——规范与鼓励发展并重
赵慧利介绍,纵观整个行业,从2017年进行互金整治、现金贷开始,行业的整体增速明显放缓。通过个别消费金融公司2020年内年的业绩数据,可以预见行业增速在2020年是持续下滑的。
2020年是“规范与鼓励发展并重”的一年,各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的一面,从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再到年末“十四五”规划的出台,都提出了要多措并举促消费。从人民银行官员讲话到《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再到《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金融监管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励消费金融行业发展。
同时从最高法限定民间最高借贷利率,到金融控股公司纳入监管,再到反垄断指南的推出,监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平衡创新与风险的关系,遏制盲目扩张和滥用杠杆风险。例如今年备受关注的4倍LPR利率,报告从判例、利率、融资成本等数据角度做了非常深入的分析,希望能给业界提供一些参考。
赵慧利认为,虽然增速持续下滑,监管也越来越严苛,但是消费金融具有非常强的发展驱动力:一方面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从2013-2019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增长63.07%,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促生了消费金融非常广阔的市场,短期消费贷款占比不断提高。
另外一个驱动因素是科技赋能,今年疫情加速了消费金融的线上化转型,在智能风控信贷以及线上化运营等领域,消费金融都做了很多的尝试,如消费场景线上化。
二、持牌化趋势显现 多元化融资体系已经形成
赵慧利介绍, 全国获批筹建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达33家,其中27家已开业。今年获批筹建的消费金融公司已有5家,其中,小米、北京阳光消费金融已开业,蚂蚁、唯品富邦、苏银凯消费金融正在筹建中,消费金融牌照发放明显提速。在新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如果蚂蚁消费金融正式开业,那么将成为消费金融公司中注册资本最高的公司。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多元化融资体系已经形成,包括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ABS等。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2020年已有招联、捷信、马上、兴业、湖北消费金融等持牌消金公司通过发行ABS、金融债方式融资超200亿元,获批数量及金额远超去年同期。
此外,在金融科技的驱动下,消费金融也衍生了很多新的发展模式,截至2020年12月底,一共有8家消费金融公司,累计公示专利合计333项,这个数据同比上涨了118%,其中最典型的是马上消费金融,2020年一年的专利数量就达到了191项。
三、五大案例
会上赵慧利分享了五家典型消费金融公司的典型案例:
马上消费在专利数据上表现尤为突出,2020年公示191项,累计专利申请已经有253项了,获得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有71项。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特殊的身份,马上消费是AI国家标准化组织首批单位委员中唯一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可以说非常的具有代表性。
截至2019年底,马上消费的总资产已经达到548.15亿元,是一家消费金融公司里非常典型以科技驱动业务的公司。


海尔消费金融预计2021年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占公司收入的6%左右。
2019年海尔消费金融的营业收入达到13.89亿元,同比增长32.5%,增速较高,然而与海尔消费金融以前年度的增速有所放缓,海尔消费金融以打造“更懂场景的科技金融公司”为目标,线下网络资源布局覆盖336个城市的4000余家海尔专卖店,并且链接红星美凯龙、绿城、中国有赞等生态资源,场景重点覆盖家电、教育、医美、家居等多个消费领域。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
-
该内容正在审核中
0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