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金融科技解决了普惠金融覆盖率和触达问题,但也提出了两大警告
互联网+ 周假 · 零壹财经 2016-07-31 阅读:3961
在昨日举办的第六届上海新金融年会暨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宜信首席战略官陈欢发表观点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解决了普惠金融的触达率和覆盖率问题,也使得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据其观点,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金融科技的应用,很好的达成了普惠金融的触达率和覆盖率的问题,传统上金融机构要提供金融服务需要人和人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等方式。但是通过科技的手段可使用智能设备,使用移动终端,因此服务的可触达率和覆盖率得到了广泛的提升,这是普惠金融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第二,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获得性更多是从机构角度来说,普惠金融含有很重要的风险评估和判断,通过金融科技的方式,通过数据的方式可获取到客户各种数字化的信息,并做出综合的评估和判断。
不过,在上述两大利好之后,陈欢表示,我国整体的金融普及教育和投资者教育相对并不完备。因此在数字金融、数字设备上也存在比较多的金融诈骗行为。在此现实之下,如何利用更好的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做好客户金融普及教育,可能也无法仅仅依赖于数字化科技手段,也需要一些传统方式相结合、辅助。通过数字化手段结合线上线下综合的渠道去更好地为大家提供普惠金融的服务。
另一方面,陈欢称,科技发展对普惠金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很重要的局限性就是数字鸿沟上,“当然我们很强调数字化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忽略了有一群人他对数字设备的使用上并不是很熟悉、习惯,甚至是没有数字设备。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太关注利用数字化服务他们的时候,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就会被你们忽略。”
他还提醒,当我们太强调数字化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到,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做风险评估判断的时候,获取的数据可能并不一定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全貌,获取的数据可能是某一个方面,偏数据。基于这些数据驱做评估,并不一定可以非常充分、全面的体现这个人的情况。这也是利用金融科技去做普惠金融和风险评估时非常需要去重视的一个方面。
相关阅读
银监会范文仲:互联网金融时代,风险不是没有了,而是大幅上升了
印度版支付宝Paytm:2020年目标5亿用户 暂不考虑盈利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