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市公司

虹软科技高增长背后的两大隐忧:99%营收来自智能手机视觉,五大客户集中度70%

上市公司 澄子 零壹财经 2019-10-08 阅读:4670

关键词:虹软科技科创板人工智能营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虹软能否为自己挣得一席之地,让新业务成为虹软未来新的增长亮点?
目前,在已上市或拟上市的科创板公司中,有近10家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公司,有部分在金融领域提供相关服务。本期,零壹智库对其中的视觉人工智能企业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软科技”,688088.SH)进行解读。

虹软科技是科创板视觉智能第一股,是7月22日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企业之一。8月28日虹软科技发布2019年中报,成绩亮眼。从披露的数据来看,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为其主要的营收来源。从2017年开始,智能手机业务就给虹软科技贡献了超过90%的营收,2018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96.57%。

客户方面,三星、华为、小米等国内外头部智能手机厂商都是其重点客户,可见虹软科技在行业中有着较高的市场地位。但也应该看到,过于集中的业务赛道和客户,为其发展埋下隐患。同时,虹软科技也开始将业务拓展到以智能驾驶为代表的IOT赛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虹软能否为自己挣得一席之地,让新业务成为虹软未来新的增长亮点?
 
一、半年报数据亮眼,营收、净利润双增

虹软科技在8月28日交出了上市以来第一份年中报,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财报数据显示,2019 年上半年,虹软科技的营业总收入为 2.76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38.42%。过去三年,虹软科技的营业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增长势头良好。

在营收势头良好的同时,其净利润也有了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虹软科技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36万元、8633万元和15755万元,其中,2017、2018年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34%和82.49%。2019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574.06万元,同比增长72.55%。

在强调科技实力的科创板块,虹软科技在研发费用营收占比目前位居科创板上市企业之首。今年上半年,虹软科技研发费用9317万元,同比增长17.11%,研发费用率高达33.74%。财报数据显示,过去三年,虹软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026.84万元、1.09亿元、1.49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分别为34.59%、31.43%、32.42%。

此外,虹软科技销售毛利率在过去三个年度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2016年到2018年分别为92.3%、93.6%和94.3%。公司销售净利率在过去三年总体呈上升趋势, 2016年为27.89%,2017年为21.5%,2018年更是大幅增长至34.4%。2019年上半年的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则分别为94.73%和34.67%。

二、高度依赖智能手机业务,如何破局?

从营收、净利润、毛利率等几项关键数据来看,虹软科技表现让人满意。但亮眼的数据之下,其业务结构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隐患。

半年报数据显示,虹软科技的主营业务包括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数码相机、互联网视频等,2019年上半年,虹软科技的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 27,351.1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99.05%。从2017年开始,智能手机业务的营收占比就超过90%。

在视觉人工智能市场,虹软科技在国内竞争企业主要有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国外主要有CorePhotonics Ltd.(以色列)、Morpho, Inc.(日本)、EyeSight Technologies Ltd.(以色列)。

其中,旷视科技于8月份在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从其招股说明书来看,旷视科技的业务主要有三个部分: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三者各自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21.8%、73.2%和5%。

行业方面,旷视科技在安防、金融、零售、汽车、教育等领域均有布局。商汤科技则专注于构造算法平台,研发底层算法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商汤科技在智慧城市、智能驾驶、智慧商业与金融、智能手机等领域均有布局。相比之下,这两家计算机视觉巨头所服务的领域,集中度没有虹软科技这么突出。

可以看到,虹软科技主营业务突出,但占比过重,如果对应的智能手机市场空间以及虹软在该市场的占有率能够保持甚至进一步增长,那确实是个不错的优势。但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当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有萎缩的迹象,这必然也对虹软科技发展造成困扰。

IDC最新报告显示,2019 Q2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332亿部,较2018年第二季度的3.412亿同比下降2.3%。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 9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售将萎缩3.2%,为该类别迄今录得最大的按年跌幅。

不少研究机构认为,随着5G商用的推进,将拉动智能手机出货量。但这也意味着,相关的技术提供商的相应技术升级迭代必须跟上。虽然对于虹软科技这类型拼技术的企业来说,加大研发投入和加速技术迭代是常规事,但这一过程也需要时间。

同时也该注意到,虹软科技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较大,且占比扩大速度在加快。今年上半年,虹软科技前五大客户带来的收入总额为1.95亿元,占比为70.52%。根据此前招股书披露的信息,2016年至2018年,虹软科技前五大客户收入总额分别为1.26亿元、1.87亿元、2.69亿元,占比分别为48.39%、54.16%、58.64%。


前五大用户营收占比过于集中,也是一个应该警惕的点,正如虹软在财报中的风险提示环节提到,虽然报告期内公司的收入持续增长,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合计也持续增长,但是,如果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主要客户业务发展战略发生调整或者其他不可预知的原因导致对公司的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采购需求下降,则会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业务拓展前景虽好,挑战不小

财报显示,虹软科技正在拓展智能驾驶、智能零售等IoT领域。对应前文提到的,虹软科技的主营业务过于集中在智能手机行业,往外拓展则是保持公司营收增长的必然选择。

招股说明书也提到,上市募资用途有四项,其中主要是用于智能手机AI视觉解决方案能力提升项目和IoT领域AI视觉解决方案产业化项目。募集资金用于IoT领域AI视觉解决方案产业化项目的投资额度最高,为3.85亿元。

智能驾驶是IOT 项目的重点发力对象。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2019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近55亿美元,到2021年,预计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超70亿美元。同时,国内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也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对虹软科技而言,切入新的赛道主要是基于其核心技术的可迁移性。按照虹软科技董事长邓晖的说法是,虹软进入智能驾驶赛道的优势之一在于其算法优势,原先应用于智能手机上的很多开发应用都可以应用到汽车行业,在邓晖看来,虹软科技在战略和算法上比其他的这些新公司或者互联网公司更具优势。

但应该注意到,包括智能驾驶等新切入的领域,在品牌认可和客户获取方面,仍需大量投入。再则智能驾驶领域已经有众多选手聚集,计算机视觉四小龙,BAT等互联网巨头都在布局。刚刚进入赛道的虹软科技,要想有所收获,也并非易事。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优刻得UCloud科创板过会:云计算面临阿里腾讯激烈竞争,前9月预计净利下滑超八成

下一篇>财报分析攻略:理性看待金融科技公司业务调整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6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