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科技

1000亿规模,年增长超20%!与100+银行嘉宾共话金融科技未来(市场篇)

银行科技 任俊东 零壹财经 2019-09-04 阅读:25998

关键词:市场规模产业增长

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市场规模约1000亿,到2025年会超过4000亿。
8月22日,央行印发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简称《规划》),明确了我国今后三年金融科技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针对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以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等话题,再一次引起各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和监管部门的热烈关注和讨论。

2019年8月,2019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暨2019零壹财经新金融夏季峰会在贵阳举办。本次齐聚100+银行嘉宾与顶级金融科技公司高管,众多大咖在会上展开激烈讨论,共同挖掘银行与科技未来合作的“共赢点”。

零壹财经推出2019零壹财经新金融夏季峰系列报道,将对峰会100+专家学者、银行嘉宾、金融科技公司高管的观点和演讲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从未来市场、政策监管、商业模式、营销环节、风控环节、技术选择、防欺诈环节等方面全景呈现科技加持下的零售金融。

系列一:未来市场

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市场规模约1000亿,到2025年会超过4000亿


 针对金融科技未来市场规模,“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创始人柏亮表示:我们去年发布《中国金融业装备竞赛报告》。报告显示主要银行在金融科技上的投入,一般都在营收的2-3个点之间,乍一看,钱很多。我们做了一个估算,当前整个银行业在金融科技的投入大概在1000亿,到2025年,会超过4000亿、接近5000亿,有20%、25%的复合增长率。

但是,其实它并不多。如果跟国外的金融机构比,像美国和欧洲的机构,2015-2018年,摩根大通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300亿美金,2000多亿人民币,比中国整个银行业一年投入的还多。仅2018年,他就投入超过100亿美金,所以占营收比例超过10%,占净利润比例的1/3。所以,他们的投入要比我们想象得大得多。

零售金融是科技金融投入的主战场     

柏亮表示:这个表格是欧洲和美国投的金融科技公司的业务分类,大致看一下,大部分都是零售金融。比如,支付、个人消费、现金贷款、个人金融账户管理、个人财富管理,等等,这些东西是他们投入频率最高的。

在这些投入里面,人工智能又是最多的,我们刚才统计的5000多家技术服务公司里面,智能风控、智能营销、智能运营、智能办公占90%以上。所以,大部分都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去做跟金融相关的服务。

我们做了一个全球金融科技专利数据的梳理,做了一个研究。发现到2018年底,全球跟金融科技、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四大类科技里面,人工智能最多,我们检索了96.53万条数据,其中人工智能专利占65.26万条,占比达67.61。其次是云计算和大数据,近两年才爆发。从这些专利来看,人工智能占绝大多数。

与金融相关的技术专利中,人工智能最多,占30%,然后是区块链和大数据。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是当前金融科技投入的一个主流方向。从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我们都要用到人工智能的技术以及衍生出来的相应模式。

再反过头来看,绝大部分投入到零售金融上。比如,银行业的金融科技专利技术分布,最多的是贷款业务,这里面的贷款业务主要是指个人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居多,然后是信用卡业务、存款业务、信用评估、征信、外汇、抵押贷款,这是按面积算的,绝大部分的比例都跟零售相关。从这两个交叉点来看,零售金融的发展,从技术形态上看主要向人工智能、智慧金融发展。

下沉市场潜力巨大

柏亮表示:通过几个简单的数据来看趋势。征信,最权威或者中国最主要的征信数据都在央行征信中心,2016年6月底,它公布的数据是覆盖人群8.8亿,有征信信贷记录的人群3.8亿。到2019年4月,他们发布一个新闻稿,说覆盖人群9.9亿,有信贷记录的人3.8亿。不到3年时间里,有贷款记录的人增加了1.5亿,平均每年增加5000万。但是这5000万肯定还有很多获得贷款的人不在这1.5亿之内,所以这个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最近我们做了消费金融十周年的系列报告,其中对20多家消费金融公司的数据和产品信息做了综合梳理,发现整体用户的基本特点如下。性别:男。年龄:20-40岁,主要是80后、90后,其中90后是增长最快的。年龄白领、新生家庭、蓝领工作人员构成了消费的主要结构。   

几家规模比较大、成长比较快金融公司的情况。

马上消费金融:他们系统里有30没有信用记录,有60%没有信用卡。所以是现在的银行没有服务过的人群,或者是现在持牌金融机构没有服务过的人群,他们拓展进来就进入贷款人群。
捷信消费:93%的用户年收入低于10万元,40%的用户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
苏宁消费金融:90后人群占41%。
海尔消费金融:他们的报告里说90后用户占比超过50%。

从年龄、收入、职业来讲,现在的零售金融服务覆盖的人群、可以拓展的人群、正在做的人群,跟前几年相比是大大地扩展。

还有一个不让人高兴的数据,杭州互联网金融审判大数据报告,95%以上的互联网金融案件借款人主体是个人,其中80后、90后成为互联网借款的主力军,90%以上都是短期贷。这些数据都可以看现在零售金融用户的范围已经大大地扩展,也在下沉。所以,二三线、三四线,一直到小镇,包括农村,都已经成零售金融发展在快速覆盖的一个领域。

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零售金融是关键

在谈到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零壹财经华中新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零售金融智库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郭田勇以贵州为例表示:贵州省经济增长速度这么快,但是在零售端、居民消费端推动经济增长相对较弱。所以我们把会议放到贵州来开,希望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中,我们不仅仅依靠投资拉动,真正把C端、消费这块给它做起来,有这么一个初衷。从中国生态来看,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大家也看到了,国际上贸易战压力比较大。政府投资拉动,确实有效,但后劲不足。一方面,政务债务越来越大,形成的问题越来越多,可持续性不行。所以,我们未来一定要激活消费端,也要激活零售端,这是非常重要的。

得新零售者得天下

在谈到零售金融未来趋势时,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广西大学中国-东盟金融研究院首席专家、原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原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表示:得新零售者得天下。虽然零售银行重要,但我们要做新零售,要有创新,要有新的做法,才能够得天下。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从需求侧来看,14亿人口的大国,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城乡住户储蓄余额超过70万亿,人均5万元人民币,体量很大,但它有相应的基本需求。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各方面的金融需求尤其是与日常相关的零售金融需求会日益增长,还有中产阶级+高净值人群接近4亿,尤其是新生代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刚才讲90后、80后,从客户来说,得90后者得客户。80后有30-40%,90后从开始就生活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买一样东西,过去还要逛商场,现在坐在家里用手机、吃饭就可以了买了。相应的,零售金融就有新的诉求、新的需求。

传统金融机构未服务人群市场规模超4亿

在谈到传统金融机构未服务人群规模时拍拍贷CEO张俊表示:这些人没有任何的信用记录,通过央行的征信系统查不到他的信用历史,基本上就是信用空白,他跟金融机构唯一打过交道的就是有储蓄卡,存钱、取钱,没有信贷的发生,你怎么服务他们?传统金融体系服务的都是优质的人群,他们本身有信用记录。二是我们跟这些人见不着面,怎么样通过不见面的方式来了解这些客户,这是我们发展中要解决的两个痛点。这类人群在中国非常多,时至今日也只有5.5亿人有信用历史,而我们有14亿人口,所以大部分是没有得到服务的。

中国零售银行的发展背后是中国经济变化的内射

针对中国中国零售银行高速发展,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零售金融学术委员会的副主席曾刚指出:2018年,消费贡献度达到76.2%,已经跟美国差不多了,这是不是有点太快了?是不是因为利益方面,所以导致快的原因。有好处,它代表趋势,所有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消费对经济的贡献都会上升。但是中国的速度变化实在太快,所以现在大家也在讨论应该支持一下制造业,不能仍有消费增长这么快。以前提信贷支持小微民营企业,7月30日政治局会议上第一次提出来支持制造业。

某种意义上来说,因为经济结构转化太快,现在制造业持续下行。转化的结果,从金融的角度来讲,意味着主要服务的对象发生变化,因为金融活动的重心,从投资转向消费,金融对象从投资主体转化到消费主体,从原来的制造业企业、地方政府、房地产这种投资主体转向居民,居民的需求是消费者金融服务,还包括信贷等等服务。这个趋势是过去几年银行业出风口,跟经济转型是相关的,它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曾刚指出:中国消费者的兴起,花了非常长的时间,而且还有大量的消费基础设施、投资才能完成。到美国去看,一个小镇上消费基础设施跟城市里差不多,沃尔玛修到乡下去。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农村地区,要把消费者能力迸发出来,需要大量有形的商业投资,包括基础设施投资,所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在中国,消费者在短短的时间里迅速兴起,可能会有一部分,但没有伴随着大规模的消费基础设施投资,因为中国数字化快速发展带动的。


今天在三四线城市,比如在镇上,不需要去沃尔玛这样大的超市,只要有个手机,哪怕在山顶上,以后有了无人机,只要有信号,峨眉山上我都能送上去,所以不用消费基础设施投资。今天我们讨论拼多多,启发了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提高了消费发展速度。所以,中国的特点,在其他国家是没有的,中国消费的兴起,与之伴随的消费金融的特征,和美国这些国家有点不太一样。所以,像平安这样的银行,那绝对是创新型的。未来要学习消费金融的发展,我都会到你们那学习。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的经验在我们这里用不到,美国的信用卡发展起来了,今天的中国光光靠信用卡这个物理载体发展消费金融是不行的,我们要搞生态了。美国和其他国家在消费升级当中都没有这样的历程,因为这样的特殊性,导致我们今天的消费者创新没有其他东西学,所有东西都要自己学、向竞争对手学,这是中国的特点。

这个特点带来经营格局的变化,消费格局的变化,消费格局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着移动支付的使用,互联网化带来金融底层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是支付革命,影响非常深远。对银行家来讲,银行最底层的信用卡、银行卡都是支付工具,所有金融的入口都靠经济开始。在经济崛起过程中,导致银行乃至金融业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非现金支付、电子化支付。


现在的金融,包括消费金融的基础发生了非常大的不同,跟以往不一样,这也是平安这些银行做大数据、智能金融的基础。如果没有拓开这个,什么都谈不上。之所以有这个,是因为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

宏观杠杆率变化趋势,我们为什么起来这么快?结构变化过程中,新技术的伴随是最明显的。未来空间有多大?做实物的不一定关注这个事情,规模做得越大越好、给政府贷款越多越好。我们做政策研究,任何一个部门的杠杆率都有风险,以前我们认为高杠杆率是企业部门杠杆率过高,而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说明是不是企业导致的,而是居民杠杆率过高。在美国干30年,居民负债率上一点点,中国三五年之内就可以把杠杆率推得很高。

所以未来消费领域,从过去简单的蓝海,当然空间还会有,但是从过去的蓝海到未来的分成,它会非常明显,意味着不同市场在零售金融领域当中做进一步的细分,不同对象的客户、不同层次的客户,未来服务的空间客户不同。目前来看,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已经在出现。

横向比较,中国目前的水平,未来还会有上升空间。但是因为速度增长太快,未来一段时间部分客群的风险可以关注。不是说零售金融没有风险,也有风险,只是发展阶段的问题。

 这是杠杆率的增速。短期消费贷款,2017年之后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平均在40%左右,远远快于其它所有主体的增长速度。市场格局,在座参会的人,除了银行以外,有很多金融机构的企业。在这个市场当中,有众多参与机构。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亿联银行上半年营收增长20倍 通过京东美团百度获得近千万新增贷款用户

下一篇>开放生态打造新金融服务!100+银行嘉宾共话金融科技未来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4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