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零壹财经发布《三农金融服务发展报告2019》
互联网+ CHEN 零壹财经 2019-05-24 阅读:31848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体系已经较为完善,截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3913家持牌农村金融机构。目前的农村金融包含多类机构,一是银保监会批准持牌经营的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二是与三农关系密切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农村保险互助社;合作性质的非金融机构,如农村资金互助会等;三是近年兴起的涉农金融科技公司等,它们创新性地提供支付、信贷、理财、保险等多类涉农金融服务。
在数据上,合作金融机构中农村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18 年12月末,全国共有农村商业银行1397家,分布在大陆地区30个省市自治区;村镇银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截至2018年12月末,全国共有1616家村镇银行,分布在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网贷平台开展农村金融业务,仍在持续探索。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提供农村金融业务的网贷平台仅剩56家,当年涉农网贷借贷余额约370亿,在整个网贷行业借贷余额中的占比仅为2.29%。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仍然在正常开展涉农网贷业务的平台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浙江与山东。
报告认为,整体来看,一个多层次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建立,在服务上愈发创新,三农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正在逐步提高;但服务远未充分。数据显示,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近年呈现曲折下降的趋势。截至2018年末,金融机构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为32.7万亿元,同比增长5.6%,全年增加额为2.2万亿元;在“三农”贷款中,按不同口径细分,农村贷款余额较多,农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较快,2013年~2018年全口径涉农贷款同比增速曲折下降。另外,涉农贷款在金融机构中仍是非常小众的业务,截至2018年末,数据可取的各银行涉农贷款占总贷款的比值平均值为2.04%,且同比2017年的比例水平有所降低。
农村金融创新是过去一年行业的一大关键词。当前农村金融大部分还是在产品层面进行创新,在资产端各种贷款产品方面的创新表现得比较活跃。银行的渠道也更加下沉;另外,出现了行业性合作模式,一些金融工具的创新也有明显加速;包括银税合作、银担合作、银保合作,以及保险+期货等方式。报告认为,当前农村金融领域的创新非常不充分,各类机构在产品渠道等较容易创新的地方比较活跃,但真正能够推动的组织架构、机制体制方面的创新还需要较长时间去变革和完善。
关于农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报告认为,在政策及监管层面,第一,监管强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要回归本源;第二,非存款类放贷组织将被规范化管理;第三,网贷监管有望落地,市场出清,合规平台获得更好发展。在农村金融业务创新及发展层面,第一,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方式越来越依赖于数字技术;第二,农村保险将更多呈现产品、渠道创新局面;第三,农村金融场景化发展加速;第四,农村电子商务抓手作用日渐发挥、效用更加显著。
中业兴融CEO李德在会上发布了《科技赋能三农金融,助量乡村振兴》的主题演讲。李德表示,农村网民5亿多人,已经有2.2亿人接入了移动互联网,大部分人可以使用4G网络,农民在网上留下了大数据,这会给农村金融服务开展带来便利。2019年是中业兴融开展农村金融业务的转折点,将在农贷业务多个流程探索使用数字化技术,包括线上获客、线上风控与授信等业务流程。目前中业兴融已和腾讯云取得了合作,加上历史沉淀数据,与腾讯云开展联合建模等,可针对农民群体进行线上风控和授信。另外,公司也在持续加强三农领域信用生态的建设,首先是接入了百行征信,贷款用户的贷前数据查询,贷后数据报送正在开展。同时,也加入了互联网仲裁体系,当农户发生恶意逾期等情况,互联网仲裁机构会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平台资金安全。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