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化存款破壁
资讯 柏亮 零壹财经 2025-11-18 阅读:488

作者 | 柏亮
来源 | 零壹智库
代币化存款正式“出圈”。
它已不是新的概念,但过去只在银行内部运转,解决客户的财资管理和结算等问题。这一次,摩根大通让它冲出了银行圈。主要是两件事:
一是摩根大通 Base 公链上推出存款代币 JPM Coin(代码JPMD),以银行信用与合规体系实现 24/7 清算效率。Base 公链是由 Coinbase 与 Optimism 合作开发的以太坊二层扩容网络(Layer 2, L2),是一个面向大众、大规模应用的以太坊 L2。JPMD在Base公链发行,标志这它从封闭的银行体系走向开放的公链网络。
二是阿里巴巴国际站总裁张阔向 CNBC 表示,阿里巴巴的全球B2B平台正在通过使用主要货币的代币化版本来简化跨境支付,计划使用由美元和欧元等法定货币支持的代币化存款,将采用摩根大通基于区块链的代币化存款 JPMD 基础设施。
另外,摩根大通还计划进一步扩大其存款代币计划,它已经注册JPME商标,用于可能推出的欧元计价存款代币。
一、代币化存款
2014年稳定币问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启发。虽然稳定币不是由商业银行发行,但Tether是把美元“代币化”并在公开区块链上流通的早期实践,示范了1:1兑付承诺与储备管问题,对后来“把法币或存款上链”的理念产生巨大影响。
UBS 于2015–2016 年推动的 USC (Utility Settlement Coin)项目,旨在为银行间结算创建以法定货币为后盾的区块链“结算币”,这是“由银行或银行同盟发行链上现金/可即时结算的代币”在批发结算层面的早期尝试。USC 后来也吸引了多家大型银行关注与参与。
此后,多家全球性银行与清算参与者“链上现金/结算币”相关的讨论和试验,强调原子交割、降低结算周期与提升资本效率的潜力。相关讨论随后逐步延伸到“商业银行货币代币化”。
JPMorgan 于2019 年推出针对机构客户的内部链上代币。
2020年,Signature Bank推出Signet,基于区块链的美元即时清算平台,允许该行商业客户 24*7以链上方式进行美元支付,平台上发生的“账户间支付”实时结算且免掉传统ACH/电汇费用。Signet 的设计把银行存款直接映射到链上支付流转。
随后,欧洲与瑞士的多家机构(如一些数字资产友好的瑞士银行、德商、英法银行)开始把“存款可在链上表示,用于债券发行或资产结算”纳入试验。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开始系统性研究代币化(包括代币化存款)对金融稳定、监管、支付系统的影响。EBA(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 在 2024 年发布关于 代币化存款的报告,欧洲监管对银行发行代币化存款与电子货币/ 受监管稳定币的区别与监管边界做了梳理。
一些大型银行银行(HSBC、Barclays等)在 2025 年后推进行业级代币化存款方案。英国金融界在监管倾向于银行代币化而非非银行稳定币的环境下,正推进面向市场支付、抵押/房贷链上应用和数字资产结算的代币化存款试点与商业化计划。
瑞士在 2023 年推出了《存款代币》白皮书,随后多家瑞士银行2025 年进行了跨行的存款代币的概念验证,在公共区块链上完成了具法律约束力的跨行支付测试。
二、JPMD十年破壁
JPMorgan的代币化工作并不始于2019年,而是早到2016年。J.P. Morgan 在 2016 年前后开发并内部使用 Quorum,一个面向金融机构的“企业级以太坊”,为后续在许可链上发行和结算代币打下技术基础。Quorum 被用于银行间信息网络等项目,成为 JPM Coin 最初运行的底层平台之一。
2019年2月,JPMorgan公开介绍了 JPM Coin——一种用以美元计价、与银行存款 1:1 对应的“代币”,面向机构客户、运行在许可链(Quorum),目的是实现机构客户之间的即时结算与资金转移。JPMorgan明确区分了它与公开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的不同,主要是受监管、可赎回的链上单位。
JPM Coin在最初阶段并不开放给散户,而是代表摩根大通对机构客户的存款或应付账款——即银行负债的链上表示,并在银行控制的许可链网络中流转。
2020年8月,JPMorgan 将 Quorum 平台卖给 ConsenSys,但继续在其内部与合作伙伴处使用该技术,同时对外保留相应的产品策略。并把其区块链/代币化业务模块化为 Onyx(Onyx Digital Assets),将 JPM Coin、证券代币化、结算与机构级 DeFi 实验等集中管理。Onyx 被用于短期借贷、国库券/回购等场景的链上处理。
JPM Coin 在机构间结算方向逐步落地,被用于企业/机构客户的跨账户即时转移和机构间结算;报道称,到 2023 年其日交易量已经达到数亿美元到十亿美元级别;摩根也用做过与托管、私募基金结算、短期债券和回购交易的链上试验。
JPMorgan于 2024 年将其 部门重命名为 Kinexys ,称其下一阶段目标是用区块链能力更广泛地服务于传统金融。Kinexys 将承担更大范围的“链上金融基础设施”任务。
从 2024 起,摩根表达了把Onyx /Kinexys 技术对第三方开放的计划,允许第三方在其基础上构建应用或互通资产,例如 2024 年媒体报道 Onyx 计划允许第三方接入、并测试更广泛的互操作性。
直至今年11月,JPM Coin从早期的许可网内部结算工具,逐步演化为面向机构客户、并能在选定公开链上代表银行存款的存款代币(deposit token)形式。
三、香港推进代币化存款结算
中国香港近年来也在推进代币化存款。
香港金管局于 2022 年 11 月推出“数码港元先导计划”,第一阶段于2023年5月正式启动,深入研究了六个范畴的潜在本地零售用例,包括全面支付、可编程支付、离线支付、代币化存款、第三代互联网(Web3)交易结算和代币化资产结算。16家来自金融、支付和科技界的机构入选参与计划。
“数码港元先导计划”第二阶段于2024年3月推出,9月正式展开,首要目标是评估可供个人及企业使用的新型数码货币(包括数码港元及代币化存款)在各类创新用例中的商业可行性及可扩展性。11组业界试验涵盖三大主题,包括代币化资产结算、可编程性及离线支付。
金管局于2025年10月发布《数码港元先导计划第二阶段报告》显示,数码港元及代币化存款能够促进具成本效益、可编程及稳健的交易,为用户带来好处。鉴于香港健全的银行监管制度及全面的消费者保障,公众对香港银行体系的稳健度高度信任,因此公众对数码港元与代币化存款的接受程度相若。
另外,香港金管局在“Ensemble项目沙盒”中也在测试代币化存款的应用。
香港金管局2024年8月举行Ensemble启动仪式,并宣布首阶段试验将涵盖四大代币化资产用例主题,旨在利用实验型代币化货币促进银行同业结算,并集中研究代币化资产交易。Ensemble项目架构工作小组的参与银行已将其代币化存款平台连接至沙盒,为日后开展跨行支付同步交收及货银两讫结算的实验做好准备。
今年11月,香港金管局宣布推出EnsembleTX,Ensemble项目正式进入试行阶段。此里程碑标志着香港在将代币化存款及数码资产用于可控的试行环境中进行真实交易迈出重要一步。
金管局表示,自2024年8月启动以来,Ensemble项目沙盒已让业界先行者得以使用实验型代币化存款对数码资产交易结算用例进行端对端测试。在试行阶段中,金管局、代币化存款银行及其他业界先行者旨在实现更快速、透明且高效的真实代币化交易结算。EnsembleTX初期将聚焦于推动市场参与者在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交易中使用代币化存款,以实时管理流动性与资金需求。
EnsembleTX将于2026年持续运行,为下一阶段创新奠定坚实基础。代币化存款交易的跨行结算将首先透过港元实时支付结算系统(RTGS)进行。试行环境将逐步升级优化,以支持代币化央行货币进行24/7全天候结算,推动香港更广阔的代币化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四、数字人民币能否与代币化存款结合?
代币化存款与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均有相似之处,他们与法币资产锚定,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代币化存款和央行数字货币,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在大多数地区(美国除外)的合规性都要强于稳定币,都是在现有金融体系内的创新,都在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之内。
香港的数码港元先导计划和Ensemble项目沙盒,都将数码港元(属于央行数字货币)和代币化存款放在一起做实验。
这对数字人民币的进一步创新或有启发,比如:
1、用于弥补数字人民币不计息的问题。数字人民币不计息,是面向零售用户推广时遇到的难点之一,而不计息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商业银行存款搬家,导致金融脱媒。如果数字人民币与代币化存款(或采用其原理)相结合,则有机会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用户持有数字人民币可获得存款收益,通过一定的机制安排,存款依然计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2、用于降低机构件交易结算的成本、提升效率。代币化存款在机构之间的交易实验已经比较成熟。数字人民币虽然最初聚焦于零售货币,但很多试点地区都已经开始在机构间做试验。数字人民币系统能结合代币化存款功能,将快速扩大B端、G端客户的使用场景。
3、用于发展数字资产。央行成立的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推出了数字资产平台,并表示“探索有利于提升监管效率和穿透性的资产数字化创新,增强结算透明度和价值流转智能化程度”。如果数字人民币的区块链服务体系用于存款代币化,不仅是资产数字化的重要板块,而且代币化存款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字化资产,又可以丰富交易结算的工具体系,为其他资产的数字化提供赋能。
当然,代币化存款和央行数字货币毕竟不是一回事,两者的融合还需要面对技术问题、商业模式问题,以及监管问题和利益协调问题。以上联想,只是代币化存款发展带来的一些启示。
-End-
下一篇>没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