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 RWA:解锁现实资产价值,重塑实体经济新范式
资讯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25-08-29 阅读:1041
【编者按】
2025年7月18日,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科企大湾区校友联合主办,零壹智库、Web3.01承办的“2025鸿儒全球金融治理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稳定币与RWA:变化中的全球支付与资管体系”。会议特邀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张帅以《RWA:解锁现实资产价值,重塑实体经济新范式》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并经本人确认。
张帅发表主旨演讲
一、RWA:全球化的变革浪潮
RWA(现实世界资产)是将物理世界中的资产,通过代币化手段映射到公有区块链中,同时借助去中心化金融(DeFi)实现资产的全球流通和交易。
RWA最早源于加密世界,与虚拟资产相对,旨在将现实世界资产引入加密领域,借助区块链去中心化金融体系实现资产的全球流动与交易,其优势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全球交易结算以及赋予资产可编程特性。
近年来,RWA在加密领域的关注度和重要性逐渐提升。
过去,RWA这一概念在熊市时被提及较多,主要是因为市场风险较高,需要引入具有实际价值的资产作为支撑;而在牛市时,RWA的关注度则相对较低。
然而,自2022年起,RWA的发展态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即使在加密市场行情不佳时,RWA的市场表现依然强劲,市场规模呈现出显著的爆发式增长,涵盖了多种资产类型,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目前,最常见的RWA代币化类别包括房地产、大宗商品、艺术品、金融资产和贵金属。广义上讲,稳定币也可视为一种RWA。目前,其总市值已达到约2600亿美元。
二、RWA的底层逻辑
传统金融模式面临以下三大主要问题:
(1)流动性困境:传统金融资产主要在大型主体内部流动,例如股票在股票交易所、债券在债券交易所。尽管底层金融资产本质上相通,但它们无法在不同场所、形态和地理区域之间自由流动。
(2)投资门槛过高:传统金融资产的投资门槛较高,其初衷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但实际效果却形成了套利机制,将优质投资机会更多地赋予了净值更高的投资者。而普通投资者购买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经过层层传递后变得微薄。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3)跨资产类型传递效率低:在传统金融中,每更换一种资产主体或形态,都会面临高昂的摩擦成本,并进一步降低了资产的流动性和投资效率。
链上代币化形态为传统金融带来了显著的变革,RWA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区块链技术打破传统金融的“流动性分层”“效率瓶颈” 与“参与壁垒”,同时保留现实资产的价值锚点,最终构建更开放、高效、普惠的全球金融生态。它给传统金融带来的最大变化在于解决了让愿意参与的人能够买得到、买得起、卖得掉的问题。
具体而言,一是解决非流动性资产交易难题,非标资产交易法律成本高,而链上代币化方式可轻松实现交易。
二是实现全球交易和结算。
三是借助区块链基础设施,尤其是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赋予资产可编程特性。
去中心化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在于,传统金融基于信用记录提供高杠杆,而链上金融无信用问题,仅有抵押,其优势在于超高流动性。
三、主流RWA发行模式
RWA的代币化发行模式近年来快速发展,主流模式有代币化基金模式、代币化票据模式、代币化收入流水分成模式三种,涵盖不同资产类型和业务逻辑。
基金模式是将资产装入基金进行代币化,类似于股权融资方式。交易结构复杂,需要单独申请基金,周期通常在六个月以上。这种模式主要面向合格投资者,申购后持有到期,基本没有二级交易。与传统金融手段相比,差异不大。
票据模式是将资产装入某个主体,通过发行商业票据再进行代币化,类似于债券融资。这种模式交易结构简单,产品周期约3-6个月,融资期灵活定,通常有法定到期日。
第三种是基于收入流水分成的模式,基于真实收益理念,只有具备真实收入流水的资产才适合代币化,这是一种非股非债的选择。这种模式相对灵活,可以根据资产的现金流特点进行短期或长期发行,更注重资产的实际收益能力,适合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
四、RWA的行业机遇与政策建议
香港是中国唯一准许并且支持Web3与加密货币发展的地区,香港发展RWA 兼具国际金融中心的资产聚集力、对接内地与全球的区位优势、成熟的监管框架及区块链生态基础,是连接现实资产与全球链上市场的理想枢纽。
然而,香港本地的市场规模较小,其真正价值需要依托中国大陆的资产和资金优势。为推动RWA相关模式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明确RWA的法律地位与资产属性。目前尚无相关法律规定,建议赋予RWA明确的法律地位,明确通过代币化(Tokenization)形式发行的现实资产(如股权、债权、收益权凭证等)的法律地位,承认其作为数字资产凭证的合法性。通过制定专门的司法解释或修订相关法规,确保RWA在资产登记、转让、清算等环节具有与传统资产同等的法律效力。
(2)探讨资金进出通道。目前境内资产很难实现RWA,建议借鉴当年“红筹股”来香港上市的成功经验,允许有资质的企业在香港进行代币化发行。
(3)鼓励金融与科技创新。在RWA中,代币化仅是其中很小的一环。建议在政策层面支持可信预言机、跨链协议、去中心化身份(DID)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创新应用模式的落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产链上链下价值的精准锚定与高效流转。
(4)加强国际标准认同。主动参与并引领关于RWA的国际标准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监管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跨境RWA监管信息的共享机制和资产标准的互认体系。
上一篇>国家级平台GBAnexus数博会首发,“数算用一体”启幕数字湾区新征程。
下一篇>没了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