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与趋势

资讯 邱恩 零壹财经 2022-10-17 阅读:2778

关键词:央行普惠金融数字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数字经济

从中长期看,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然不足,央行提出六条对策建议。

来源 | 零壹财经
作者 | 邱恩 编审 | 王若曦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年)》,从七个方面强调2021 年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举措,具体包括: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的支持力度、开展金融服务普惠小微主体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优化小微群体的银行账户服务、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完善普惠金融相关的法规制度和基础设施以及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结合指标数据和相关情况来看,我国普惠金融仍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并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其中,普惠金融在促进助企纾困、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力,数字技术促进金融服务范围持续下沉拓展。
 
一、普惠小微贷款持续实现量增、面扩、价降
 
2021年,为破解普惠金融发展难题,改进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央行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持续加大对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采取六项具体措施继续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小微企业融资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例如,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21年7月前瞻性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12月再次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为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帮扶力度,2021年9月,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以优惠利率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支持其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引导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并采取“先贷后借”模式发放,以确保再贷款政策精准直达。
 
为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1年12月一年期LPR下行5个基点,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2021年12月,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引导降低“三农”、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优化存款利率监管,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上浮改为加点确定,切实维护存款市场的竞争秩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此外,各地、各金融机构持续创新普惠小微服务方式,不断提升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和便利性,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拓展首贷户,持续加大普惠金融信贷投放力度。普惠小微贷款持续实现量增、面扩、价降,首贷、续贷和信用贷款推进力度持续加大。
 
具体来看,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和授信户数继续较快增长,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就普惠小微信贷余额而言,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23万亿元,同比增长27.3%,增速比上年末低3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13万亿元,同比多增6083亿元。其中,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五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相对较高,占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的一半;西藏、江苏、山东、上海、陕西等地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速较快,1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余额增速超过30%。就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而言,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授信户数4456万户,同比增长38%;2021年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3%,比上年下降0.22个百分点,降幅大于企业贷款利率整体降幅。其中,浙江、广东、江苏、天津、安徽等地普惠小微授信户数相对较多,接近全国普惠小微授信户数的一半,青海、西藏等地普惠小微授信户数相对较少。
 
图 1: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及增速
资料来源:央行《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
 
图 2: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万户)

资料来源:央行《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
 
二、 农户生产经营贷款继续较快增长
 
2021年,央行牵头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加大对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的支持力度。
 
报告指出,为加大对“三农”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央行积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对乡村振兴的信贷投放。截至2021年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4967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为12351亿元,扶贫再贷款余额为1750亿元,再贴现余额为590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农户生产经营贷款继续较快增长。截至2021年末,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6.84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上年末高2.6个百分点。其中,浙江、江苏、山东、福建、河南等地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较高,占全国的43%;上海、广东、天津、湖北、青海等地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增速较快,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增速超过20%。
 
图 3: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和消费贷款余额

资料来源:央行《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
 
图 4: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及增速

资料来源:央行《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
 
三、数字技术促进金融服务范围持续下沉拓展
 
央行在总结2021年普惠金融发展特点时指出,疫情应对和技术进步持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纵深发展,数字化成为金融机构重要转型发展方向,数字技术运用促进金融服务范围持续下沉拓展,数字支付规模持续扩大,小微企业互联网流动资金贷款等快速增长,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稳妥拓展,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不断丰富。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国数字支付保持高位增长,中国86%的受访者使用数字支付,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均值(80%)。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分不同年龄的受访者看,20-39 岁的受访者使用数字支付的比例相对较高,老年受访者使用数字支付的比例相对较低;分不同收入的受访者看,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上受访者使用数字支付的比例相对较高,且5000元及以上不同收入段的受访者使用比例差距不大,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受访者使用数字支付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城乡受访者看,农村受访者使用率比城镇受访者低15个百分点。
 
数字支付的发展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获取渠道,保障了居民在疫情期间较为稳定地获取和支付资金,同时,使用数字支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居民使用储蓄、信贷、保险等其他金融产品和服务,有助于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不仅如此,移动支付业务也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4395.06亿笔,金额4415.5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90%和10.03%。
 
各地积极推动移动支付便民工程纵深发展。例如,加快完善老年人金融服务,依据老年人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和真实需求,积极推进金融产品、触达渠道、服务流程等的适老化改造,合理提升老年人金融参与度,深入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等问题;持续增强对新市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推动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要求切实落地实施,提升其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和使用效能,增强信贷可得性,推动金融服务更加可得可及,有力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水平。
 
此外,数字人民币试点稳妥推进。截至2021年末,数字人民币在“10+1”试点地区有序开展试点应用,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便民支付领域形成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各试点地区围绕“促进消费”“抗击疫情”“低碳出行”等主题,累计举办 18 次面向公众的试点活动,向市民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 2.9 亿元。
 
数字人民币具有与银行账户松耦合、支付即结算、低成本、可编程等特性,能为更广泛群体和更丰富场景提供法定货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也有助于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降低支付成本。
 
四、小结
 
当前,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发展形势,保就业稳民生存在挑战。从中长期看,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然不足,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央行提出六条对策建议,总结如下:持续优化小微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服务更加可得可及、兼顾普惠金融发展的区域差距、推动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提升普惠金融的发展能级以及平衡好普惠金融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展望未来,报告指出,从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视角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将呈现以下态势:
 
在使用情况方面,账户和银行卡的可得性和安全性更好兼顾,流动就业群体、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账户服务进一步优化。数字支付普及率持续提升,数字人民币的覆盖面继续拓展。银企对接更加有效,产品创新更加活跃精准,普惠小微贷款规模持续增长。新市民金融服务持续改善,综合性金融需求更好得到满足。保险普惠性持续增强,资本市场支农支小功能继续提升。
 
在可得性方面,银行网点数量将总体保持稳定,智慧转型持续稳步推进。随着适老化、无障碍化改造深入实施,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改善。政府性融资担保的覆盖面将继续拓展,融资担保放大倍数将稳步增加。
 
在质量方面,社会信用意识将持续增强,居民、小微主体信用档案建档率进一步提升。企业征信市场、地方征信平台会有效促进信息整合共享,金融机构与普惠群体信息不对称难题将持续缓解。同时,消费者金融素养也将稳步提升,以金融教育、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普惠金融“三驾马车”为一体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更加健全。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 零壹日报:“微信刷掌支付”小程序上线;成都银行、常熟银行前三季净利大增

下一篇>第五届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峰会启动在即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7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