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以2.03亿元向京东科技出售京东国际融资租赁100%股权
融资租赁 任芳慧,王若曦 零壹财经 2022-05-30 阅读:142020

5月20日,京东物流披露关联交易,其全资子公司JD Logistics拟以2.03亿元出售京东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称“京东国际租赁”)100%股权,买方为关联方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间接全资子公司京东新程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一、京东物流2.03亿元转让融资租赁公司100%股权至兄弟公司
5月20日,京东物流在港交所公告称,于2022年5月19日,卖方(京东物流的直接全资子公司JD Logistics)与买方(京东科技的间接全资子公司京东新程科技)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据此,卖方已有条件同意出售,而买方已有条件同意收购目标公司京东国际租赁100%股权,代价为3000万美元(相当于约人民币2.03亿元)。出售事项完成后,京东物流将不再拥有京东国际租赁任何权益,同时京东国际租赁的财务业绩将不再于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合并入账。
公告显示,由于京东科技为JD.com(京东物流的控股股东)的联系人,且JD.com于目前持有京东科技约42%的股权,故京东科技被视为公司的一名关连人士。由于买方为京东科技的间接全资子公司,买方为京东科技的联系人,因此,根据上市规则,买方为公司的关连人士。此外,卖方为公司的直接全资子公司。因此,出售事项构成公司的关连交易。
图1:京东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股权变动图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租赁智库整理
企查查显示,京东国际租赁成立于2021年1月5日,注册地点为海南省海口市,注册资本为3000万美元,全资股东为JD Logistics(京东物流),公司主营业务为融资租赁。京东物流指出,成立京东国际租赁旨在开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以作为支持集团航空业务的飞机引进渠道之一,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并无开始经营,2021年底该公司为亏损状态(2021年年度除税后亏损约226万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国际租赁资产净值约为1.92亿元;截至2022年4月30日,京东国际租赁资产净值为1.99亿元。据此估算,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笔交易溢价为0.11亿元,评估增值率为5.73%。
鉴于融资租赁业务需要显著的资本投入及流动资金以维持其持续经营,考虑到京东物流的业务方向及发展策略、开始经营的成本及融资租赁业务的前景,京东物流决定转让京东国际租赁。对于转让京东国际租赁的原因,京东物流在公告中表示,出售目标公司并继续通过其他渠道引进飞机(例如自市场购买或租赁等),更加符合集团利益,可减少目标公司对的财务投入和经营前开支。此外,出售事项所得资金将使京东物流的资源转投其主营业务及其他拥有更高回报及发展前景的业务。
公告显示,京东科技为一家于中国注册成立的公司,主要从事向业务伙伴提供成套前沿技术服务的业务。零壹租赁智库了解发现,京东科技原名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更名为京东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在数字科技领域取得长足发展。京东科技的前身京东数科于2020年9月在上海科创板提交了200亿元(29.7亿美元)的IPO申请,但在2021年3月撤回了上市申请。同月,京东将其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业务以157亿元的总估值出售给了京东科技,交易完成后,京东云和AI从京东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分离出来,京东在京东科技的股权从36.8%增加到41.7%。
值得关注的是在收购京东科技股权的过程中,京东与京东科技签订了一系列协议,明确了京东作为股东的权利。据披露,关于京东与京东科技目前有效的重大协议的关键条款包括股东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等。京东科技的股东协议规定了某些特殊权利,包括对某些事项的优先购买权和同意权,并包含了关于董事会和其他公司治理事项的规定。
同时,京东和京东科技均同意对各自与对方进入或参与同一业务线的能力进行某些限制。京东科技不得在未经京东事先书面同意的情况下从事其或其子公司开展的电子商务业务,除非京东和京东科技不再处于刘强东的共同控制之下。
根据协议,未经京东科技事先书面同意,京东不得从事京东科技及其子公司经营的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及其他金融相关业务,包括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第三方支付、保理、保险经纪和代理等。众筹(包括产品和股权众筹)、理财、券商、银行、融资租赁、资产管理、征信,除非京东和京东科技不再处于刘强东的共同控制之下。然而,京东可能对其不控制的竞争企业进行被动投资。
因此,此次将融资租赁公司售出给京东科技,也不排除是遵守竞业禁止协议的原因。
二、京东已放弃两张融资租赁牌照
京东布局融资租赁的时间非常早。早在2014年,京东便全资设立了融资租赁公司,刘强东曾任该租赁公司法定代表人。零壹租赁智库查询发现,京东旗下曾全资设立过的融资租赁公司至少有四家。除了刚转让至京东科技旗下的京东国际租赁外,一家获批成为内资租赁公司,还有两家已经变更为非融资租赁公司。
表1:京东旗下四家融资租赁公司经营状况

资料来源:企查查、零壹租赁智库整理
2014年,京东全资设立了首家融资租赁公司上海嘉展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23日,注册资本为2亿元,公司的全资股东为京东商城香港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原为刘强东,后于2016年5月变更为张雱。2020年5月,该租赁公司被上海市金融局因为“违规经营,未依法履行职责”列入异常融资租赁公司名单。2020年8月31日,公司名称变更为“上海嘉展服饰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也变更为“服装服饰、鞋帽、箱包、体育用品、电子产品的销售。”目前,该实体状态为“注销”。
天津京东顺程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21日,注册资本为1.7亿元,公司的全资股东为天津京东载升贸易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刘强东。2022年3月22日,该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发生了变更,名称去掉了“融资”二字,不再是融资租赁公司。经营范围也由“融资租赁业务;租赁业务;向国内外购买租赁财产;租赁财产的残值处理及维修;租赁咨询;汽车销售。”变更为“一般项目: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
另一家正常经营的融资租赁公司是广州知骏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下称“知骏融资”),成立于2017年3月8日,注册资本10亿元,全资股东为北京正东金控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起。据悉,该公司在2017年7月即获得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资格,重点围绕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特色行业发展。该公司融资租赁客户集中分布在广东、山东、江苏、陕西等地。据知骏融资披露的2017年和2019年年报显示,该公司2017年和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4万元和102.1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63万元和-30.39万元。
也就是说,现有的两家融资租赁公司均为京东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三、监管趋严下,旗下租赁公司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总体来看,京东国际租赁的出售以及京东旗下两家融资租赁公司放弃经营,具体变更原因均与其商业考虑和监管趋严有关。
近年来,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迅速,无论公司数量还是业务规模均上升较快。但融资租赁行业曾一度处于监管宽松的环境,导致行业内偏离主业、无序发展,“空壳”“失联”等行业问题较为突出。
目前我国约72%的融资租赁企业处于停业或空壳状态,部分公司经营偏离主业。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开展现场检查工作,一批长期休眠的“空壳”公司,或在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风险合规隐患的公司将会被清理和整顿,行业内逾1.2万家租赁公司或将迎来洗牌,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
为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2020年6月,银保监会公布了《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全国各地为响应要求,多批次地对辖区内融资租赁行业进行专项清理排查,公示疑似“空壳”“失联”的融资租赁公司名单,涉及公司数量几千家。
此外,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央企业所属融资租赁公司健康发展和加强风险防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备受关注的一点是:中央企业原则上只能控股1家融资租赁公司(不含融资租赁公司子公司),控制2家及以上融资租赁公司的中央企业应当科学论证、统筹布局,对于业务雷同、基本停业的融资租赁公司,应当坚决整合或退出。
在融资租赁行业监管趋严,行业加速出清的状况下,京东采用出售或是注销整改的方式,整合旗下融资租赁牌照,无疑也是在展现其顺应监管要求更好地发挥融资租赁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