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报告精选:元宇宙数据量爆发导致算力需求激增;数字人民币App月活人用户达547万
- 9页 阅读:19318 零壹财经
- 所属专栏:元宇宙 :下一代互联网启程?

本栏目精选过去一周内8份热门报告,重点关注数字科技及相关赛道,并提炼出核心观点,希望能够对您的工作或学习有所帮助。所有报告来自01FINDs找报告平台,10W+精品报告,扫码即可查看。


一、阿里云《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创新100个案例》
报告将100个数字化转型案例分为7大模块。
· 零售消费与生活服务:企业需要做到基础设施云化、全触点数字化、运营数据化、业务在线化、决策智能化,5步全链路数智化转型。蒙牛、特步、太平鸟等10家企业已经率先拥抱数字化,更好地服务新时代消费者。
· 制造&大交通:行业内数字化转型成熟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数字化追随者、数字化转型者和数字化变革者。恒逸石化、京信通信、正泰新能源等11家企业成功找到自身痛点,踏上工业智能转型之路。

图1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数字政府:数字政府可以有效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浙江、上海等地区,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基于数据多维度创新,让政务工作更加轻松高效。
· 互联网&企业上云:云计算已经在成本、稳定、安全和效率等关键技术和应用规模上实现对传统IT的全面超越,云、大数据、AIoT和移动化技术引领时代。得到、新浪微博、虎扑上云等16家企业,已经将核心系统在内的全量业务上云。
·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支持机械、简单、重复性工作,提供全新的人机或服务交互模式等7种模式为企业创造价值。海升集团、攀钢、协鑫光伏等企业借助人工智能不同的帮助,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 万物智联:物联网是互联网在物体层面的延伸和拓展,是全面获取数据的抓手,也是实现全面数字化时代的基础。东方明珠、未来科技城、云栖小镇等16个项目就是物联网平台得到广泛应用的证明。
二、清科研究中心《2021年并购市场年报:硬科技与国企改革成热门主题》
整体来看,2021年中国市场并购总数平稳上升,交易金额下滑。2021年共发生并购事件2172起,同比增加14.7%。全年并购规模同比下滑23.1%,为9309.57亿元。跨境交易有明显回暖,并购事件数量增加39.5%。2021年中国并购市场还具有以下3个特点:

图2 2011-2021年中国并购市场概况
中国并购市场交易金额呈现分化的趋势。5亿元以下的小型并购是市场主流,占全部案例数量的近70%,但对并购金额规模贡献较少;50亿元以上并购案例数量上占比不足1.5%,但交易规模占比超过40%,其中不乏国企主导的行业内重组、金融机构实施的控股并购及行业领先企业推动的平行整合。
从并购方各行业交易数量来看,全年交易量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495起)、机械制造(171起),生物技术/医疗健康(166 起)。金融行业发起的并购规模也列居第一,并购金额集中在半导体及电子设备、金融、房地产以及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等热门行业。
从被并购方(标的方)行业分布来看,2021年并购标的进一步向科创和硬科技企业集中。全年数量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生物技术/医疗健康(261起),半导体及电子设备(198起)以及IT(193起),此外,机械制造、化工原料及加工、能源及矿产、清洁技术等也位居前列。
三、零壹智库《元宇宙的算力竞争》
元宇宙的数据量爆发导致算力需求激增,云计算被认为是元宇宙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元宇宙云计算方面,国外代表的有亚马逊的AWS;国内则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为领先者。
· 亚马逊的AWS:AWS全球云基础设施提供来自全球数据中心的200多种功能全面的服务,如今已在全球内运营81个可用区,以此提供元宇宙的基础物理设施。
· 阿里云:从全息构建、全息仿真、虚实融合以及虚实联动4个方面来提供云计算基础设施。阿里云提供专业大数据服务和澎湃算力,可以满足元宇宙带来的广泛数据需求。
图形运算方面,英伟达与AMD被认为是双巨头。两家公司选择不同的切入点进入元宇宙行业,英伟达搭建用于生成交互式AI虚拟化身的技术平台Omniverse Avatar,服务于宝马、爱立信、Adobe、Epic Games等公司;AMD则设计芯片提升计算速度,获得Meta等业务合作伙伴。
中国3大运营商都为进军元宇宙做了充足的准备。中国移动和达闼机器人等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电信的旗下公司新国脉对外公布其元宇宙战略布局的2个阶段;中国联通打造的虚拟通信平台——元宇宙APP,已经在2021年12月正式上线。
四、亿欧智库《2021中国公有云服务商能力指数研究报告》
中国云端服务市场增速呈井喷之势,2020年中国云端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429.6 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4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3507.3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渗透率为20.9%,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过去几年,中国企业在云产品方面投入资金的平均值约为40万,中位数为20-50万,企业之间的资金投入水平相差较大,中国企业为云产品投入意愿仍待提高。

图3 过去几年中国企业云产品投入
中国公有云IaaS服务商数量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头部服务商仍为大部分中国企业用户的优先选项,中国企业选择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天翼云作为 IaaS服务商的比重为55.9%,但同时,金山云、青云、百度智能云合计占比达到 18.4%,这些独立第三方云服务商正在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
综合来看,阿里云基础环境能力最强,腾讯云紧随其后,天翼云依托国内数据中心优势在基础设施方面实力最强,华为云的基础设施能力较前三家服务商有一定差距,但技术能力稍强于天翼云。百度智能云和京东智联云均拥有互联网基因。在技术能力上普遍优于其他云服务商。
五、极光《2021数字人民币研究报告:数字经济时代的奇点》
2020年5月以来,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安装用户量持续提升,2021年度安装量同比增长3021.2%。截至2022年2月11日,数字人民币app安装量达 1694.9万。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月活用户数也在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12月,app月活人用户达546.7万。

图4 2021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MAU
数字人民币将带来以下3点好处:
· 数字人民币有助提升普惠金融,在满足公众对法定货币电子支付需求的同时,将进一步降低移动支付门槛,将信息化金融时代触角延伸至基层群众,提升整个社会的普惠金融水平。未来数字人民币将接入微信、支付宝、美团等头部平台交易流量,打通平台间支付壁垒,拓展多元融合支付场景。
· 数字人民币技术力的提升也将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执行效率,打击腐败、洗钱,为专项扶贫基金保驾护航。
· 数字人民币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数字货币点对点、端对端的支付特性将在跨境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效提高跨境交易效率,降低清算成本。
六、德勤《疫情之下的现状与未来:半导体生态系统,业务转型洞察》
转型已波及整个半导体行业并对其方方面面产生颠覆性影响,数字化技术和应用对半导体产业转型至关重要。报告对半导体行业转型的4个特征进行了探讨,包括:持续颠覆、开拓市场、创新模式和数字化普及。
· 持续颠覆:60%的半导体企业认为竞争和行业颠覆是推动其变革的主要因素。市场环境变得日益复杂且难以预测,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更是加剧了这一现状。49%半导体企业转型战略因市场动态、目标变化或技术驱动因素而发生重大变化。半导体企业亟需找准转型“风向标”并与之看齐。
· 开拓市场:超过三分之一的半导体企业由销售与营销团队主导业务转型,以便更好地拓展市场并抢占市场份额。推动业务转型的关键技术包括集成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通信以及物联网产品和服务。这些技术不仅代表当前扩张的目标终端市场,还代表将为其扩张提供支持的能力。
· 创新模式:半导体企业期望与其客户建立的关系已发生重大转变,42%的半导体企业重点关注新市场并致力于实施全新销售战略(如综合解决方案和新型业务模式)。众多半导体行业芯片和硬件公司正准备采用“X即服务”等非传统收入和交易模式。
· 数字化普及:半导体企业纷纷提升自身数字化部署、技术和协作能力,以期在转型进程中变革运营模式,从而支持产品组合、服务及市场的持续扩展。半导体企业不仅需要在着力制胜和提供解决方案以赋能先进数字化技术(如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还应在企业内部采用相关技术,从而培养开展转型的必备能力(数据可见性、高级分析、流程自动化)。
END.


零壹智库研究报告
2013年至今,零壹智库累计发布超过40部新金融专业书籍、200份专题报告500份数据报告,并为数十家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了专业的新金融咨询服务;举办了超过30场行业峰会、20000多业内人士到现场交流,超过40场高端闭门会、1500余位业内高管 和专家参与探讨。零壹智库会员体系将在原有机构会员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个人VIP会员服务,旨在为新金融行业决策者、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知识、业务交流水平和资源开拓的能力。
报告需求或合作请联系:
132-6199-0570
marketing@01caijing.com
报告购买与咨询请微信扫码:
热门报告
-
2025年中国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AI点燃知识产权生产力革命
TOP1

免 费
2025年中国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AI点燃知识产权生产力革命
-
2025Q1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100 (总第14期)
TOP2

免 费
2025Q1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100 (总第14期)
-
2024年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报告(总第3期)
TOP3

免 费
2024年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报告(总第3期)
相关推荐
2024年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报告(总第3期)
2024年度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 100 (总第13期)
2024中国金融消费者投诉指数年度报告
中国平台经济发展观察(2024)

免 费

免 费

免 费

免 费
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