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伟:新格局下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
观点 任俊东 零壹财经 2021-01-13 阅读:4262
会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伟以《新格局下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为主题进行了演讲。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伟
张伟表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内外形势变化的必然选择。单从内循环来讲,它不仅仅是扩大内需,消化供给,而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要包括畅通供给,对供给侧进行改革。实际上,产业链不是一个一个点构成的,而是由一条一条链连成的。如果产业链、供应链上某些点未布局,或某些环节还不完备的话,就需要填补空白,或者补短板,真正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使供给真正畅通并循环起来。
张伟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是畅通双循环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数字经济是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同时,“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上市公司有八家是技术公司,这充分表明技术的的确确是第一生产力。
张伟说,当前智能化时代已经开启。新一轮信息技术的革命给我们数字化经济创造了条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倒逼”经济数字化,加速经济数字化,并且催生了很多数字化业态。
虽然这几年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让大家看到了很多美好的前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任何大类技术或细分领域的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遵循特定的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前景很美好,但是要实现这个美好前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挑战非常大。
张伟表示,由于数字经济本身由很多的数字技术来承载,相应地,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发展也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就单家企业或单个项目而言,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初期投入会非常大,在生产没有形成,或者生产规模较小时,平均成本会立即显著提高。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技术应用趋于稳定,生产也上了一定规模,边际成本才可能下降,平均成本也随之下降,数字化转型的优势才能真正显现出来。因此,需要冷静看待数字经济本身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前景很美好,但道阻且长。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