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赋能视角下,我国保险科技现状分析
- 11页 阅读:16800 吕明波
√ 2020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发挥银行保险机构在优化融资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意见》明确,到2025年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处置,银行保险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 如今,各大互联网巨头,如携程、腾讯、美团以及阿里等纷纷布局保险行业,由此可见,保险科技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现阶段,我国处于科技变革加速以及经济环境飞速变化的环境,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保险公司在产品、营销、运营以及风控等方面都将取得重大进步。
√ 目前,各大互联网巨头如阿里、腾讯、百度和京东等纷纷看好互联网保险市场并进行战略布局,目前各大公司均处于竞争态势,由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频繁更新,互联网公司又具有大量的消费者和电商数据以及流量,这无疑对传统保险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作者|吕明波
一、保险科技概述
保险科技成为传统保险行业发展的趋势,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成为保险公司发展的动力源,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各方面成本。2020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发挥银行保险机构在优化融资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意见》明确,到2025年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处置,银行保险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表1:人工智能在各保险公司中的应用

数据来源:企业公开信息,零壹智库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健康意识的提高,被保险主体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这为保险公司在业务方面的改革以及产品的设计提出了重大挑战,在各种高科技的加持下,互联网保险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二、各大互联网巨头在互联网保险的布局分析
目前,各大互联网巨头如阿里、腾讯、百度和京东等纷纷看好互联网保险市场并进行战略布局,各大公司均处于竞争态势,由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频繁更新,互联网公司又具有大量的消费者和电商数据以及流量,这无疑对传统保险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表2:“BATJ”互联网保险布局图

数据来源:搜狐科技,零壹智库
我国的互联网保险从2012年开始飞速发展,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开始到2016年4年间,互联网保险的保费收入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然而由于种种限制,从2017年开始,行业增速开始放缓。
三、技术在保险科技中的应用
1. 大数据在保险科技方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互联网保险的提升风控能力、建立反欺诈模型以及产品创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大数据应运而生,保险公司掌握了足够多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实现精准建模,开发了前所未有的险种类型,比如雾霾险。
此外,大数据的应用使得信息的普及度更高,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比如通过大数据共享信息,有助于保险公司识别具有高风险的人群,避免带病投保,提高了识别效率和风控水平。欺诈风险是互联网保险的一大难题,大数据使得用户画像能够变得更加精准,并且保险公司应用大数据能够实现对客户需求的精确定位,便于向客户推荐个性化、层次化的保险服务。营销人员通过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客户群,并做到有针对性地向特定群体推销保险服务。
2. 人工智能在保险科技方面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互联网保险中应用广泛,并逐步使得保险业务条线实现智能自动化,大大地提升了业务流程效率,节省了成本。目前,已经有多家保险公司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于客服、营销以及核保理赔等环节。
3. 区块链在保险科技方面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保险产品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保险行业需要控制风险,因此保障数据安全和建立一个连接各类数据的系统变得至关重要。区块链技术可以将保险业务流程自动化,减少人为错误,节省人力成本和运营费用。
四、总结
如今,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通过科技手段为保险业务赋能。比如平安集团与医院实现数据共享后,门诊理赔审核时间大大减少;此外,太保的“e闪赔”、蚂蚁金服的“定损宝”、“车险分”等,这些极速理赔都显示了随着保险与这些技术的深度结合,传统保险业格局将会被颠覆,新业态和新模式也将会出现。
随着科技手段层出不穷,保险行业将会涌出更多新的活力。保险科技在赋能传统保险业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圈,实现了跨行业的连接,在科技的支撑下,未来将会出现越来越多个性化、场景化的产品来满足大众的各类需求。
End.
为了全面总结2020年数字科技行业的发展并挖掘标杆公司,零壹财经·零壹智库推出第二届数字科技兵器谱TOP 50榜单评选及报告。即日起至12月10日,评选进入案例征集阶段。如果您有意向,请扫下方二维码填写信息,期待您的参与。

零壹智库研究报告
2013年至今,零壹智库累计发布超过40部新金融专业书籍、200份专题报告500份数据报告,并为数十家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了专业的新金融咨询服务;举办了超过30场行业峰会、20000多业内人士到现场交流,超过40场高端闭门会、1500余位业内高管 和专家参与探讨。零壹智库会员体系将在原有机构会员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个人VIP会员服务,旨在为新金融行业决策者、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知识、业务交流水平和资源开拓的能力。
报告需求或合作请联系:
132-6199-0570
marketing@01caijing.com
报告购买与咨询请微信扫码:
热门报告
-
2025年中国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AI点燃知识产权生产力革命

-
2025Q1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100 (总第14期)

-
2024年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报告(总第3期)

相关推荐
2024年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报告(总第3期)
2024年度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 100 (总第13期)
2024中国金融消费者投诉指数年度报告
中国平台经济发展观察(2024)




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