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售金融周报(11.9-11.15):监管窗口指导消金公司新发放贷款利率不超4倍LPR;苏宁金融双十一当天消费贷交易量6.8亿元
- 王若曦
1、国务院:鼓励银行推行“不见面”审批等信贷服务;
2、海南正在积极筹备消费金融公司;
3、法院终审: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等金融纠纷不适用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4、监管窗口指导消金公司新发放贷款利率不得超过4倍LPR;
5、商业银行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1.5万亿元,同比下降8.3%;
6、渤海银行上线新消费贷产品“新婚时贷”;
7、成都银行超7000万股将被拍卖,消费贷不良率高达21%;
8、苏宁金融双十一当天消费贷交易量6.8亿元;
10、翼支付旗下橙分期已发展2100万用户。
国务院:鼓励银行推行“不见面”审批等信贷服务
1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0〕43号)。《通知》要求,推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创新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模式,利用大数据等技术解决“首贷难”、“续贷难”等问题。督促金融机构优化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操作程序,做到应延尽延,并引导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利率水平。加强水电气、纳税、社保等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为增加普惠金融服务创造条件。鼓励商业银行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建立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优化再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发放流程和模式,推行线上服务、“不见面”审批等便捷信贷服务。
银保监会:险资不得投资于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企业
11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共十条,核心内容是取消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通过“负面清单+正面引导”机制,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通知提出,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所投资的标的企业不得存在以下情形:不具有稳定现金流回报预期和确定的分红制度,或者不具有市场、技术、资源、竞争优势和资产增值价值;高污染、高耗能、未达到国家节能和环保标准、产能过剩、技术附加值较低;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包括开发或者销售商业住宅等。
海南银保监局:正在积极筹备消费金融公司
11月12日,海南银保监局局长傅平江在第263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两年来,海南银保监局积极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完善本地金融市场业态方面,2018年以来,海南兴福村镇银行、海保人寿公司等机构相继成立,本地农信社改制工作稳步推进,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也在积极筹备当中。(21财经)
海南银保监局:吸引符合条件投资主体在海南设立保险公司
11月12日讯,在今日第263场银行业保险业例会上,针对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海南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傅平江表示,海南将积极引进外资银行、外资保险公司,积极吸引符合条件有实力的投资主体在海南设立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相互保险组织、自保公司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健全消费金融、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布局,同时要逐步推进跨境资金流动的自由化便利化,以高水平的开放带动改革的全面深化,推动建设与海南自贸港相适应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的金融体系。(财联社)
三、行业及机构动态
【银行动态】
法院终审: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等金融纠纷不适用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11月12日讯,日前,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就平安银行温州分行与洪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作出的民事判决,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修正)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利率对金融借款合同的利率进行调整。 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认为,本案系金融借款纠纷,根据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该司法解释。 (新华社)
商业银行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1.5万亿元,同比下降8.3%
11月10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主要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5万亿元,同比下降8.3%。数据显示,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3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128.3万亿元,占比40.7%,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0.6%;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56.4万亿元,占比17.9%,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2.6%。(网贷天眼)
中银协:城商行、民营银行加速在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布局
11月13日讯,中国银行业协会城商行工作委员会发布《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20)》《报告》提到,在过去一年里,城商行、民营银行积极拥抱金融科技,不断推动数字化转型,加速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布局。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优质金融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在提高金融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拓宽金融客户覆盖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商业银行加速处置不良资产 近期核销不良贷款动向频现
11月9日讯,今年以来,商业银行愈发重视资产质量的稳定,在政策的要求下,屡屡通过包括不良贷款核销在内的多种手段加速不良资产处置。日前,挂牌于新三板的梅州客家村镇银行(以下简称,客家银行)披露了该行不良贷款核销公告。而此前不久,H股上市的泸州银行也对外披露了相同计划。不难看出,商业银行正在加大力度核销不良贷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炎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尽责追索后仍无法收回的贷款,银行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良贷款核销。通过这一方式,将使得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下降。此外,在减轻不良贷款包袱后,不但可以提高银行当年不良贷款处置金额,也将会为银行加大信贷释放更多的资金。(证券日报)
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今年放款1840亿,增速迅猛背后不良率大幅攀升
11月12日,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向平安汽车金融中心发布贺报:截止11月12日,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整体放款1840亿元,提前49天完成2020年全年目标。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多家金融机构业务低迷,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却逆势扩张,属实罕见。平安银行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汽车金融新增放款额分别为379.79亿元、582.17亿元和621.16亿元,其累计新增放款额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6.2%、40.6%和46.8%。在余额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汽车金融在贷规模分别为1835.21亿元、2036.42亿元、2248.96亿元,相比2019年末实现2.4%、13.6%和25.5%的增长。
目前,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业务主要涉及车抵贷、二手车和新车分期等。据了解,在平安汽车金融的多项业务中,车抵贷的放款规模占比较大,7月中旬的数据显示,车抵贷占一半的比例,二手车分期大概占30%,新车分期则占到1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增速迅猛背后,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不良率在今年有大幅攀升,Q1期末不良率为1.07%,Q2期末不良率为1.40%,Q3期末不良率为0.72%,从中可以看出,不良率在年内峰值达到了1.40%,尽管三季度不良率有所下降,但如今新增贷款规模的不良率还无法完全显现,仍然面临滞后的风险。(新流财经)
渤海银行上线新消费贷产品“新婚时贷”
零壹智库研究报告
2013年至今,零壹智库累计发布超过40部新金融专业书籍、200份专题报告500份数据报告,并为数十家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了专业的新金融咨询服务;举办了超过30场行业峰会、20000多业内人士到现场交流,超过40场高端闭门会、1500余位业内高管 和专家参与探讨。零壹智库会员体系将在原有机构会员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个人VIP会员服务,旨在为新金融行业决策者、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知识、业务交流水平和资源开拓的能力。
报告需求或合作请联系: 132-6199-0570 marketing@01caijing.com 智库Pro报告购买与咨询: 请加客服小壹微信:lycj002
热门报告
-
一周报告精选:数字医疗迈向新阶段;2021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发布

-
零壹上市公司周报(3.15日-3.21日):招联消费金融启动IPO;腾讯投资的联易融在港获批10亿美元IPO

-
零壹金融科技投融资周报(3.22日-3.28日):70家公司融资147.9亿元,Airwallex获1亿美元D+轮融资

-
一周报告精选:金融科技微洞察之数字银行;CIC解密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转型路径

相关推荐
一周报告精选:中国开放银行迈入"Open API+"新阶段;美联储全景解读DeFi的颠覆力量
自行研发超5年:小米汽车的专利图谱
医疗科技案例|全球医疗科技第一股的困境与突围
银保监及央行行政处罚一季报:罚款总额近6亿元,工商银行获5470万元最高额罚单




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