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持牌消费金融舆情指数:马上居榜,捷信、锦程、中银垫底
- 12页 阅读:30260 颜晓妹
√ 捷信金融、平安消费金融、马上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和海尔消费金融新闻数量较多,均在200条以上;长银五八消费金融、金美信消费金融、幸福消费金融和包银消费金融新闻数量均在10条以下。
√ 马上金融未见明显负面舆情,中性新闻数量多达316条,排名榜首。
√ 捷信消费金融因负面舆情总数较多,负面新闻数量达到了122条,排名垫底。
√ 锦程、中银消金排名倒二三,负面事件传播量大为主因。
作者|颜晓妹
2010年3月1日,我国首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费金融正式开业;2020年5月30日,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正式挂牌。至此,已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持牌,下同)数量达到26家。
作为近十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型银行业金融业态,消费金融公司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由于消费金融公业务面向广泛的零售客户,舆情事项及处理也成为公众的重要关注点。
为了量化评估消费金融公司的舆情信息,给市场提供一些参考,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基于主流媒体报道,推出“消费金融公司舆情指数”。本期为第一期指数报告,后续将系列化推出,并不断完善评价模型。
表1:消费金融舆情指数模型

来源:零壹智库
此次评价对象包括已开业的26家消费金融公司,将一个自然月内的舆情分为极正、正面、中性、负面、极负共5种类型,根据各类舆情的新闻数量和事件数量进行区间打分,最终细化到30个维度进行量化处理。
据零壹智库梳理,7月共获得2985条有效舆情信息,其中捷信金融、平安消费金融、马上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和海尔消费金融新闻数量较多,均在200条以上;长银五八消费金融、金美信消费金融、幸福消费金融和包银消费金融新闻数量均在10条以下;其余如图1所示。
图1:26家消费金融公司正中负面新闻数量

来源:零壹智库
本期指数结果见表2,马上金融位居榜首,捷信金融垫底。
表2:2020年7月消费金融公司舆情指数结果

来源:零壹智库
1. 马上金融排名榜首,正面舆情最多
7月,马上金融未见明显负面舆情,中性新闻数量多达316条,正面新闻18条,均为在金融科技方面的获奖报道。
早在2018年,马上金融自主研发的“DevOps-IPaaS在消费金融系统中的实践”项目被银保监会评为“2018年度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课题研究”一类成果奖。马上金融还获得了“2019年度中国金融行业技术应用场景最佳创新奖”。
2. 平安、兴业、小米并列第二,苏宁、中原名列第三
平安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苏宁和中原消费金融在7月份均未见明显正负面舆情。平安、兴业、小米中性舆情数量均超过100;平安消费金融中性舆情总数更是达到397条,远超其他消费金融公司。
苏宁消费金融及中原消费金融中性舆情量稍少,在80~100条之间,评分略低。
3. 捷信金融负面较多,排名垫底
作为中国首批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且是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金融舆情指数垫底。主要原因在于负面舆情总数较多,负面新闻数量达到了122条,负面事件有3个。
舆情显示,“捷信一季度净利同比下降90%,放贷量下降近6成”。捷信消费金融“捷赢2020年第三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说明书显示,截至2020年3月末,捷信实现营收41.57亿元;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去年一季度的2.93亿元大幅下降89.76%;新增贷款发放量约为100.39亿元,同比去年一季度贷款发放量235.90亿元减少了57.44%。而在2019年,捷信更是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双双下降。
“断臂求生!捷信全线退出医美市场”。这是捷信今年以来第二次叫停医美分期,第一次叫停为2020年2月24日,但其表示疫情结束后将继续医美业务。疫情的影响,流量锐减,此次叫停标志着捷信意欲彻底退出医美市场。
4. 锦程、中银消金排名倒二三,负面事件传播量大为主因
锦程消费金融中性和负面新闻数量分别为95和55条,负面新闻数量仅次于捷信金融,在所有消费金融公司中相对最多。
6月28日,锦程消费金融因贷后管理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四川银保监局罚款人民币40万元,成为2020年以来首家被处罚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据零壹智库获取到的21家主流媒体数据显示,此条处罚新闻达到了55条。
中银消费金融舆情总量达313条,其中负面舆情总数36条。据中银消费金融2020年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营收21.30亿元,净利润1.01亿元。若以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净利润6.59亿元,其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
而据“持牌消金频遭处罚:10家合计被罚没1800万,北银最多、海尔最特殊”此篇文章将中银消费金融历史处罚情况梳理出来,其中最大处罚为因“贷前调查未尽职、未严格执行个人贷款资金支付管理规定、未采取有效方式跟踪检查贷款资金使用等”被罚款150万元。
零壹智库研究报告
2013年至今,零壹智库累计发布超过40部新金融专业书籍、200份专题报告500份数据报告,并为数十家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了专业的新金融咨询服务;举办了超过30场行业峰会、20000多业内人士到现场交流,超过40场高端闭门会、1500余位业内高管 和专家参与探讨。零壹智库会员体系将在原有机构会员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个人VIP会员服务,旨在为新金融行业决策者、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知识、业务交流水平和资源开拓的能力。
报告需求或合作请联系:
132-6199-0570
marketing@01caijing.com
报告购买与咨询请微信扫码:
热门报告
-
2025年中国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AI点燃知识产权生产力革命

-
2025Q1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100 (总第14期)

-
2024年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报告(总第3期)

相关推荐
2024年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报告(总第3期)
2024年度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 100 (总第13期)
2024中国金融消费者投诉指数年度报告
中国平台经济发展观察(2024)




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