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第三方:资本的冬天里究竟该如何生存?

2100 2020-03-26

节目详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对于区块链领域内绝大多数的第三方机构,都非常适用。回首2017年,比特币疯狂的价格让区块链特别是ICO成为当年最大的风口。淘宝上甚至出现了专门代写区块链白皮书的写手,一份白皮书几万块钱,一两周就可以交货,让这些写手的收入可以轻松达到数十万。不过在九四之后,ICO全面被禁,这些写手们也就随之消失,在他们短暂的“职业生涯”中,很多写手甚至没有接触过除了“白皮书”以外的其他项目。而这一场泡沫的狂欢中,很多的资讯机构、区块链研究所、投资机构、培训机构,随涨潮而起,也因退潮而落。
 
让我们先来看看资讯机构。早在2011年,国内就已经出现了像巴比特这样的专门区块链资讯平台。而在2017年区块链泡沫全面爆发的时候,作为区块链行业内为普通投资者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资讯行业在这场泡沫的狂欢中首当其冲。根据统计,仅名字里带有区块链的公众号就在十万这个量级,连活跃在老年人朋友圈里的养生类公众号数量都达不到这个数字。
 
目前专门从事区块链资讯的,就有金色财经、石榴区块链、白话区块链等一系列自媒体及区块链相关利益方下属的资讯平台。还有一些偏研究智库性质的算力智库、链塔财经等。除此之外,钛媒体36氪等专业媒体也专门开设了区块链频道。值得一提的是,人民网也在今年上线了自己的区块链频道。
 
专业机构和人员的入场也无法掩盖早期ICO泛滥下区块链资讯行业的乱象。一般来看,早期阶段主要存在内容质量欠缺、估值虚高以及联合ICO项目方发布虚假信息等问题。
 
首先是内容质量欠缺。拥有庞大数量的区块链媒体区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优质内容,根据新榜的统计,超过五十万的公众号中,仅有不足百个公众号有明显的阅读量。很多时候,就算是一些头部区块链媒体发布的文章,阅读量也寥寥无几,很少很少有形成巨大影响的原创内容出现。
 
究其原因,主要由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才的匮乏,绝大多数区块链媒体并不具有原创能力,大量的区块链媒体从业者并非专业的记者编辑,而很多仓促招来的记者并不了解区块链,因此无法写出有深度的原创内容,只能简单的翻译国外网站信息,或者是复制、转发少数专业媒体人的原创内容。洗稿、抄袭等现象在区块链媒体行业内屡见不鲜,传统科技媒体钛媒体编辑赵何娟就曾炮轰区块链媒体金色财经抄袭其文章。而由于人才稀缺,网上甚至一度曝出有区块链媒体月薪6万招聘编辑。
 
另一方面是则是在ICO泛滥的时期,也是区块链发展的早期,区块链媒体没有动力进行内容创作。在很多专业人士还未进入的空档期,一些区块链媒体单单为ICO项目造势就可以赚取惊人的利润,一篇阅读量数百的软文甚至报价数十万,大的区块链媒体甚至会直接索取一定比例的项目分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炒作获得粉丝,再卖广告的收益远远超出创作优质内容带来的收益。
 
其次是估值虚高。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曾经有一波密集的区块链媒体平台融资新闻。上线不足一个月的火星财经也获得了包括IDG资本等著名投资方在内的投资,估值达到1.5亿人民币。在此之外还有众多的区块链媒体宣布获得数额不等的融资。
 
这些媒体缘何能够得到如此高的估值?其实很简单,在ICO火爆的时候,单单以广告收益算,一些区块链的头部媒体可以做到月入千万,而非头部的媒体月收入也能达到十万的量级。甚至有一个在业内广为人知的故事是,一篇点击量不到200的软文,要价高达十万元。而这种天价软文只是最表面的收入,很多区块链群体通过收取项目费,直接参与项目方盈利的分成。
 
最后是联合ICO项目方发布虚假信息。由于当时数字货币市场炒作之风盛行,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有知名媒体背书的项目更容易发行。因此一旦媒体发布项目的相关信息,项目方就会将其做为媒体的背书大肆宣传。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当前的市场上,由于监管的缺乏,广泛的存在项目方、交易所、媒体三位一体的情况。比如之前媒体就曾经爆料,金色财经创始人同时是火币网和节点资本的创始人,身兼媒体、承销商、项目方三重身份,这背后究竟有没有“割韭菜”,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现在还无法定论。
 
人才匮乏、不重视内容创作、估值虚高、依靠非常规手段牟利,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这种种隐患使得这场资本寒冬对于部分区块链媒体而言格外难熬,数字货币进入熊市,ICO被取缔。今年8月,火币资讯、币世界、金色财经、深链财经等一批行业头部媒体的公众号被封停。资本潮退去后,没有优质内容输出,除了广告之外缺乏持续造血能力的区块链媒体陷入困境,部分区块链媒体已经不再更新,甚至有些直接关闭了网站。唯有大平台在寒冬中还在坚持,等待遥远的春天。专注于为区块链创业者、投资者提供底层基础性信息与数据服务的巴比特今年完成1亿元A轮融资;专注于投资者资讯的币世界获得真格基金、峰瑞资本的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专注于区块链产业深度原创报道、评级、研报、项目数据库的综合型智库平台算力智库,背靠上市公司华闻传媒与时报传媒。
 
除了资讯平台,区块链行业内不得不提的一个角色就是研究联盟。随着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区块链应用场景的需求越来越复杂,多机构跨区域合作的研究联盟开始迅速发展,根据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发布的发展报告,2015至2017年间,国际间成立的区块链相关联盟、论坛近200个。这些区块链联盟目前以提供科普教育、制定行业标准为主,一方面给行业内不同机构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分享专业领域知识的平台,以推动区块链行业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同时随着联盟内合作者的增多,对底层技术的通用性要求也就越高,超过50%的区块链联盟都涉及底层规则的搭建。国内主要的区块链联盟有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金链盟、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等。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参与成员有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等国企,共同合作开发研究分布式总账系统及其衍生技术、并开源共享基础代码;金链盟参与成员有微众银行平安银行恒生电子、腾讯、京东金融等,专注于整合及协调金融区块链技术研究资源,探索区块链应用场景;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由万向控股、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等共同发起,为区块链开发者提供学习平台,立志研究技术、推广区块链理念。
 
区块链研究联盟的产品多注重实际应用,基本不涉及发币,而且大多数由实力深厚的国企、民企参与,应用场景更加务实,落地商业应用加速,因此并没有受到太多资本寒冬的影响。目前应用场景多与传统金融、银行、互联网金融、监管等结合,比如今年3月,广州仲裁委基于金链盟的“仲裁链”出具了业内首个裁决书,标志着区块链在金融放发贷款的司法应用真正落地。
 
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说过,区块链的投资正在由个人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转变,随着区块链概念的兴起,大量投资机构如同潮水一般涌入这个新兴行业,从投资金额上看,2010年到2018年间,投资总金额持续上升,2018年前三个季度区块链行业投资金额高达113.81亿人民币。从单笔投资平均金额上看,2016年0.14亿元,2017年0.15亿元,2018年前三个季度为0.35亿元,持续升高。
 
在这些投资机构中,真正专注于投资区块链项目的机构少之又少,大多数是追逐区块链风口而来的投资机构, 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国共有608家投资机构参与区块链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其中473家投资机构仅投资过一个区块链项目,占总数的78%;投资过2-4个区块链项目的投资机构共有94家,仅有41家投资机构投资区块链项目次数大于4次。
 
今天我们要聊的不是股权投资机构,而是在区块链投资的热潮中产生的新型的投资机构:Token Fund,也就是所谓的代币基金,这类投资机构专注于投资区块链领域上下游的数字资产投资基金,投资及回报都是以Token的形式来实现、结算。目前主要的Token Fund有了得资本和分布式资本旗下的几个数字资产投资基金。自2007年底到2018年初,多家Token Fund先后成立,行业进入大规模爆发阶段。这场热潮并没能持续太久,2018年第二季度以后,区块链投资出现了明显的冷却,6月区块链行业一级市场共有54个项目宣布获得投资,平均融资金额为1453.70万美元;7月获得投资的区块链项目为52个,平均融资金融487.90万美元,环比降低了66%。
 
区块链投资热的冷却和区块链项目上线破发不无关系,大量区块链项目上线破发导致投资机构反思投资策略、部分机构撤回资金,现金流的减少又导致新的区块链项目破发率持续上升。根据统计,今年4月上市即破发的比率为70.3%。5月份破发率为76.1%。而到了7月,这个数字已经高达为86.67%。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比如股票市场,公司上市之前需要经历一系列严格的审查评估,有相关监管部门保护机构投资者和散户在公司上市前后的利益,公司资产有所保证,难以对投资者利益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在token发行市场则完全没有相应的监管政策,交易所把持话语权,空气币横行,项目破发几乎是正常现象。
 
Token项目大幅破发导致投资人面临短期大幅亏损的压力,相对而言,股权投资则属于传统的中长期投资,受目前日渐趋冷的二级市场环境和大幅震荡下行的币价影响较小。不论是对长期看好区块链的投资机构,还是对想要踏踏实实做好的区块链项目的团队而言,股权融资都是更受欢迎的融资方式。自2018年4月以来,股权融资项目数量不断增加,ICO融资项目则不断减少,2018年7月,股权融资项目数量首次超过ICO项目数量。区块链创业团队和区块链投资机构抱团取暖,只求能安然度过这场资本寒冬。
 
除了所谓的TOKEN FUND外,还有一种孵化器的投资模式。目前国内区块链孵化器以政府和行业巨头为主导,专注区块链的实际落地应用。不过除了政府和行业巨头之外,部分交易所也凭借前期积累的雄厚资本开展项目投资。OK交易所创始人徐明星,今年5月在北京市金融局的支持下成立了北京区块链生态投资基金,规模10亿,旨在孵化无币区块链应用。
 
最后一类机构是培训机构,当前急速发展的区块链行业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各类培训机构闻讯而来。大学、科技巨头、互联网媒体还有专业的成人教育、IT培训机构都在为区块链行业培养人才,这些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某“区块链大学”甚至被曝光“3天培养80个讲师”,高质量的培训课程供不应求,今年6月,IBM宣布提供免费区块链在线课程,仅仅是第一期课程《区块链架构设计和使用案例》就收到了超过2.1万个注册申请。即使是培训课程质量再高,速成的人才业只能填补区块链行业中低端人才的缺口,而高端人才匮乏的情况还在持续。即使是目前区块链寒冬的大环境下,依旧有企业愿意开出高薪聘请优秀区块链人才。
 
其实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资本寒冬的生存策略已经有所思考。只有在这样一种赚钱效应骤减的情况下,良币才能驱逐劣币,最终行业内留下的将会是踏实做事的机构和人才。这种情形很像我们之前在券商工作一样,一入行就碰上牛市,以应届生的身份收入几十万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在熊市的时候进入市场。而到了最后,市场上剩下来的,一定是可以穿越牛熊,从不裸泳的那个人。
展开

节目列表

加载更多

零壹智库研究报告

2013年至今,零壹智库累计发布超过40部新金融专业书籍、200份专题报告500份数据报告,并为数十家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了专业的新金融咨询服务;举办了超过30场行业峰会、20000多业内人士到现场交流,超过40场高端闭门会、1500余位业内高管 和专家参与探讨。零壹智库会员体系将在原有机构会员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个人VIP会员服务,旨在为新金融行业决策者、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知识、业务交流水平和资源开拓的能力。

报告需求或合作请联系: 132-6199-0570 marketing@01caijing.com 报告购买与咨询请微信扫码:



相关推荐

六大国有银行数据治理进阶: 合规、赋能与金融产品创新
付 费

六大国有银行数据治理进阶: 合规、赋能与金融产品创新

上市农商行首份年报来了,常熟银行 数字化转型行至何处?
付 费

上市农商行首份年报来了,常熟银行 数字化转型行至何处?

金融消保的牙与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2024)
免 费

金融消保的牙与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2024)

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 100(2024年第1期 总第9期)
免 费

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 100(2024年第1期 总第9期)


耗时 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