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投资人勿信(四):抵押/质押就没问题了吗?
网贷 零壹财经 · 零壹财经 2018-07-21 阅读:13007
其实,抵押的水跟担保一样深,借款人和平台都可能存在猫腻,包括:
第一,有抵押,但不说抵押品是什么。这种情况在某些平台存在,如果平台不能说明具体抵押物,投资人很难判断抵押物的价值是否真能覆盖借款价值,存在平台故意隐藏风险的可能性。
第二,说了抵押品是什么,但没有进行充分的披露。这里最大的陷阱就是抵押品没有登记。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抵押物一般必须登记,抵押合同才能生效。如果没有登记,而借款人又就同一物品与他人签订了抵押合同,并进行了登记,那么投资人将很难获得这个物品的抵押权益。
第三,抵押品暗藏玄机。例如,借款人做房屋抵押时进行二次抵押(或称余额抵押),如果房屋已经抵押给银行,银行对该房产拥有优先权利,平台或投资人的权益可能无法得到保障。再如,房子的产权存在问题(小产权房等)或者产权复杂(多人共同占有、房屋所有人存在争议等),平台和投资人都有可能被这些陷阱欺骗,无法在投资前进行有效的风险预估。
第四,把抵押曲解为质押,在"P2P借贷辞典"的小知识中我们介绍了抵押和质押的区别,这些区别使得对抵押品的处置存在诸多不便之处。如果平台故意误导或者投资人存在误解,风险会被严重低估。
第五,无论是抵押或质押,都存在物品的价格变化或处置困难的问题,投资人或平台可能故意标高物品的价格;物品的实际价格可能发生巨大变动(如前几年的钢铁行业);某些物品可能很难变现(例如古董、股权等)。
上述各种情况貌似极端,在抵押、质押担保市场却从来不缺乏个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抵押或质押绝不是万无一失,它的风险远比投资人想像的大。普通投资者如果对这些环节没有辨别能力,又盲目相信平台的宣传,很容易过度乐观而忽视了标的本身的风险。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