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风暴中的农商行,如何转型?
互联网+ 王志鹏 · 轻金融 2018-07-19 阅读:6445
近年来,在金融严监管和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经济遇到瓶颈,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资产质量持续下降,引发社会关注。
农商行风险加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经营因素,又有外部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业务模式单一且行业集中度过高、经济周期波动效应更大、金融严监管导致隐性风险显性化。
从农商行发展趋势来看,一是要实现跨区域协调发展,二是要实现金融产品多元化发展,三是要积极进行资本化运作,四是要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
本文系工银投行研究《农商行经营遇瓶颈,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一、农商行风险凸显
由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出具的一份跟踪评级报告显示,贵阳农商行在2017年末的不良贷款率由年初的4.13%飙升至19.54%;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从161.25%下降至34.15%;资本充足率由11.77%变为0.91%。根据监管要求,拨备覆盖率监管指标应为120%-150%,根据“同质同类、一行一策”的原则制定,而资本充足率方面,监管要求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应分别不低于8.5%、9.5%和11.5%。无论是拨备覆盖率还是资本充足率,贵阳农商行均远远低于监管指标。
贵阳农商行不良率高企并不是个案。山西侯马农商行数据显示,2017年末该行不良率虽同比下降2.06个百分点,但仍高达26.28%;资本充足率由年初的2.15%下降到1.98%;拨备覆盖率由34.1%下降到33.5%。此外,该行2017年净利润也同比大幅下降60.7%至4510.33万元。
随后山西侯马农商行、柳州银行、汉口银行、山东寿光农商行等多家银行也被爆出不良率大幅上升,而青岛农商行IPO也或因不良率统计问题被暂停。尽管贵阳农商行和侯马农商行如此高的不良贷款率并不具有行业普遍代表性,但农商行近年来不良率走高的态势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农商行发展概述
2.1农商行发展历史及相关政策法规
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农商行历史沿革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51年-1999年,为农信社正式成立和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为2000年-2009年,为农商行市场化改革初级阶段,农信社向农商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逐渐改制;第三个阶段为2010年至今,农信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加快向农村商业银行转型改制,农商行上市步伐加快。
近年来,尽管金融机构法人机构数量总体不断降低,但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机构数量却在不断攀升,从2010年的85家跃升至2016年的1114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55%。
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来看,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最大,但自2017年一季度开始有下降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增加,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自金融严监管以来,不良贷款余额迅速攀升,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已接近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
从拨备覆盖率角度看,根据银监会2018年3月下发的《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拨备覆盖率从150%调整为120%-150%,各级监管部门在上述调整区间范围内,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明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银行业平均拨备覆盖率达181%,超出150%的监管要求30个百分点。但是分类来看,不同类型银行呈现出明显分化。2016年下半年以来,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拨备覆盖率持续增长,尤其是外资银行拨备覆盖率大幅攀升,2018年一季度末已高达32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则出现了下滑,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从2016年末以来拨备覆盖率大幅下滑,2018年一季度末已跌至159%,距离150%的监管红线只有一步之遥。
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不良率飙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经营因素,又有外部环境因素。
3.1业务模式单一,行业集中度过高
从经营因素来看,农商行不良贷款率高企与其经营业务范围息息相关。农村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立足农村和县域经济,贷款多投向制造业和农林牧渔业等行业,体现出区域集中度高和行业集中度高的特点,给贷款带来了集中度风险。从行业不良贷款率来看,制造业和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由于这两个行业极易受到经济波动和结构调整的影响,一旦经济下行不良贷款率将快速攀升。以2016年行业不良贷款率为例,制造业和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率水平分列二三位。业务领域不良贷款率的高企给农商行资产质量敲响了警钟。加之部分农商行区域集中度过高,前三大行业的贷款占公司贷款的比重达到80%以上,而区域集中度较小的北京银行等前三大行业集中度仅为50%。另一方面,农商行不良率高企还体现在公司治理层面。农商行一般资本金不高,股东结构较为单一,相比大型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等方面的优势,公司在治理结构和风险防控机制方面还不完善,这也容易导致信用风险的攀升。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近年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剧,这使得原先被业务快速扩展而暂时掩盖的资产质量风险等潜在问题开始显现,而农商行的主要客户以中小企业为主,其在经营区域经济状况和客户质量方面都不占优势,经济下滑给中小企业带来的风险将直接迅速地体现为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的资产质量风险,对其经营稳定性和持续性产生较大挑战。
根据央行2017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显示,农信社系统涉农贷款余额和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8.69万亿元和4.25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7%和10.6%,涉农贷款占农信社系统总贷款比例高达60.1%。而涉农贷款一般具有利率低、金额小、期限短、风险高等特点,一旦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受到的冲击也较大,加之农村信用环境较差,涉农贷款缺乏必要的抵质押物。经济下行时逾期和违约概率也远高于其他商业银行。
由于农商行贷款的高集中度特点,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农商行信贷规模和质量的波动性更大,更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这与其所服务的民营中小企业经济顺周期性是相一致的。一旦在某个时间节点市场流动性枯竭,中小企业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农商行的信用敞口将迅速暴露,进而演变为不良贷款,由于其区域和行业集中度较高,难以分散风险,遭受的损失一般也比大型商业银行更大。
从金融监管环境来看,金融严监管以来,金融监管的原则是将隐性风险显性化,鼓励商业银行主动处置并化解潜在风险。根据之前的监管要求,由于诸多商业银行并未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全部列为不良贷款,这导致了各家银行认定政策和不良的标准不尽相同,从而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的偏离度过大,不能准确识别风险。而根据新的监管要求,逾期90天以上贷款在贷款五级分类中至少计入次级贷款,也就是说此类逾期贷款100%纳入了不良贷款。尽管此前国有大行均已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纳入不良贷款,但农商行等中小银行还未悉数纳入。此番农商行不良率的飙升,实际上不能看作是资产质量的迅速恶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不良贷款划定范围的扩大导致。因此,在关注不良贷款率数据飙升的同时,也不应过度恐慌。而且,根据银监会今年3月份发布的《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相应放宽,但是前提之一就是不良贷款分类要更加准确,从而督促商业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真实反映资产质量。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100%纳入不良贷款,尽管从数据上看提升了不良贷款率水平,但有利于风险暴露和处置,对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来说是有利的。
四、农商行发展趋势与展望
在经济上行时期,农商行迅速扩张的风险不能有效及时显现,但在经济下行期,长期积累的风险却不得不引起重视。尤其是在金融严监管背景下,金融去杠杆和MPA考核导致农商行在资产端和负债端都承受着巨大压力,农商行在发展方面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多重挑战。从未来发展来看,农商行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4.1跨区域协调发展
农商行跨区域经营发展不仅是银行规模增长与业务扩张的必然选择,更是通过跨区域发展来降低地域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过高的风险,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带动当地优质企业投资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更加有效落实服务实体经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一系列重大部署。
4.2实现金融产品多元化发展
农商行资产主要以农村信贷为主,负债则主要依赖于农村居民存款。但是一方面,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会越来越丰富且多元化,作为扎根农村地区的农商行也应适时而变,丰富金融产品类型,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过度依赖资产扩张的外延式增长模式无法增强农商行的持续盈利能力和维系资本补充能力,对中间业务等消耗资本较少或不消耗的非信贷业务比例应有所提高,实现创新型中间业务的突破发展。
具体来看,农商行可以立足本地特色,做大做强投行业务和资管业务。农商行立足县域经济,有着天然的客户资源优势和网点优势,对境内中小企业了解更为全面。针对中小企业初创期缺乏长期资金的现状,可以通过建立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超市和社区银行,结合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的优势,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金融、会计、法律等一站式的金融类服务,综合掌握中小企业的经营数据,打造区域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农商行。不仅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而且还通过综合化金融服务深入挖掘了中小企业金融需求,提升了经营业绩。农商行可以通过“商行+投行”投贷联动的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如拓展、延伸融资顾问服务、债券承分销业务、私人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等。例如,东莞农商行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打造品种多样化和适用性强的投行和资管业务产品,截至2016年,东莞农商行的净佣金手续费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8.15%,在农商行中处于较高的水平。
4.3积极进行资本化运作
适时引入市场资本,对农商行跨越式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缓解业务扩张带来的资本金压力,更是可以通过资本运作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挂牌新三板和谋求上市等都是可以选择的资本化运作之路。从股权结构优化方面来看,农商行一方面可重点引进互联网、科技、服务等行业股东,以实现资源的共享配置;另一方面要注重本土与外地股东的均衡发展,从经济发达地区引进高质量的企业股东,吸纳先进管理经验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此外,部分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农商行还可以通过战略性收购重组等方式加快跨区域经营和战略布局。例如,自2011年银监会鼓励金融机构并购农村信用合作社以来,九台农商行并购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并同步组建了长白山农村商业银行,开创了农商行创建并组建农村金融机构的先例,其通过设立、收购和控股村镇银行进行跨区域经营,实现了资产、业务规模和盈利水平迅速增长。
4.4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
无论是从资本实力还是技术实力来看,农商行与大型商业银行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唯有与之实行差异化竞争发展策略,才能持续生存下去。农商行应把握深耕本土、服务本土中小微企业的优势,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同时加大转型力度,由原先粗放型发展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向精细化经营方向转变。具体而言可以以“社区银行”为突破口,推进大零售金融,着力发展综合化品牌农商行。一方面构建完善的零售产品体系,覆盖社区居民和大小商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发展融入社区生活的电商服务,如利用O2O到店消费、B2C送货上门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场景服务,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刷卡消费、个人理财、POS机收单、资金结算等业务发展,让资金在农商行自身系统内流转。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