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与金融科技齐飞:寻找下一个潜力股
互联网+ 李昕 · 零壹财经 2018-07-10 阅读:15212
————————
2017年下半年的金融科技赴美上市潮还未过去,今年上半年行业又掀起了赴港上市潮,包括维信金科、凡普金科、汇付天下等纷纷赴港IPO。
与上市潮一起,金融科技的融资风潮也备受关注,二者一起构成了金融科技“资本青睐”的风景线。在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融资规模中,中国金融科技融资328笔,资金规模已达796亿元,占全球总额约1397亿元的60%。
融资潮的兴起
金融科技融资潮的兴起,要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崛起追溯。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互联网金融随着招商银行开通网上银行业务已初现雏形。随后,资本市场越来越关注互联金融市场,并加以投资助力其发展。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及以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获得42.88亿元、119笔的融资。
2014年,互联网金融获得85.36亿元、167笔的融资。2013-2017年期间,互联网金融投融资的金额迅速增长,金额与笔数的复合增长率(英语缩写:CAGR)分别为79.36%、22.48%。
2015年,无论是融资金额还是融资笔数的增速,为历年之最,分别为485.93亿元和339笔,与上一年相比金额与笔数增速分别为102.99%、469.27%。
2016年,零壹财经将互联网金融融资统计内容延展到内涵更广的“金融科技”,当年融资总金额金额和平均金额为历年最高,总金额为875亿元,平均每笔融资高达3.11亿元。
根据零壹财经不完全统计,2016年最大笔的融资为蚂蚁金服金额为45亿美元融资,占中国投融资总额的三分之一。2017年,国内互金融资328笔,资金规模已达796亿元。根据零壹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2月31日,众安在线(6060.HK)主要向软银集团募集近百亿元资金IPO,成为2017年中国乃至全球最大规模的一笔融资。
图1 2013-2017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融资情况
来源:数据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在二级市场中,根据零壹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一共有10家公司在美国和香港首发上市,累计募集269.16亿元的资金,平均每家公司融资26.92亿元,为全球互金行业平均金额为12.5倍。成功上市后,截至2017年年底,上述10家公司每股收益出现了比较大的差距。其中,趣店每股收益最高,为17.13元。
图2 2017年金融科技公司上市融资规模 单位:亿元(以2017年平均汇率计算)
来源:零壹数据
图3 10家互金公司2017年每股收益 单位:元 来源:wind
来源:零壹数据
图3 10家互金公司2017年每股收益 单位:元 来源:wind
备受青睐的支付与网贷
根据零壹数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度全球金融科技共融资649笔,融资额达到1397亿元。中国2017年度融资总额为796亿元,占全球总额的57%。
根据零壹数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度全球金融科技共融资649笔,融资额达到1397亿元。中国2017年度融资总额为796亿元,占全球总额的57%。
图4 2017年互金投融资细分领域 单位:亿元,笔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崛起,第三方支付、网贷等业态备受关注。
支付业务在2017年实现融资93笔,金额约265亿元。根据Frost&Sullivan分析,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商务2017年分别占据34.7%、25.1%、19.4%,合计79.2%的市场份额;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财付通分别拥有52.7%、34.1%的市场份额。第三方支付平台受到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显示,截至2018年5月15日已经颁发了243张支付牌照。
网贷业务在2017年实现融资134笔,金额达到344亿元。根据零壹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有5864家网贷平台,但正常运营的平台不过1500余家,在二八效应下,存量平台受到更多关注。零壹财经以两家平台融资来说明行业备受关注的特征:
1、凡普金科赴港上市
凡普金科于4月下旬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是2018年以来第5家在香港提交招股书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在二八效应下,截至2017年12月31日,以撮合借款未偿还余额计,凡普金科旗下P2P网贷平台爱钱进排名第四且市场占有率约为2.6%。
在IPO之前,凡普金科进行过A轮和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知名高榕资本、农银国际、国泰君安等。
按照互联网金融通常的估值逻辑,用户与业务是占比较大的“资产”。凡普金科该数据则显得亮眼,凡普金科截至2015年底、2016年底、2017年底活跃投资用户累计达19.4万、63.4万及160万,复合增长率为187.2%。自成立至2017年12月31日,活跃借款用户为90万。同样亮眼的还有营收数据,凡普金科在2015、2016、2017年营收规模分别为人民币2.6亿、9.9亿、42.2亿,复合年增长率为299.4%。展现了二八效应下,存量平台极致化的一面。
2、包公有财获近亿元融资
近日,沐金农控股的包公有财宣布获得上市公司新华联(000620.SZ)、达华智能(002512.SZ)近亿元的融资,上述上市两家公司分别持股20%。凭借上市公司背书和风控技术,包公有财计划减少坏账、提高企业估值。沐金农是一家致力于三农金融的公司,旗下的包公有财是一家互联网信息撮合的借贷平台。
包公有财受资本青睐的原因,与其母公司沐金农多年来聚焦的三农领域不无关系,过去几年,沐金农深耕农村金融市场,为农村、乡镇地区有需要的人提供消费分期服务,从资产源头做到小额普惠。包公有财是沐金农在资金端的一次布局,依托大数据用户画像、AI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手段帮助理财人精准匹配优质资产,提供全托式理财服务。
从团队上来来看,包公有财更显优势,其30岁以下员工占74.9%,硕士或博士比重占到近9%。团队中42%的人来自知名金融机构。这也是包公有财受青睐的一大“人才资产”。
二级市场的选择,港股还是美股?
中国互联网金融上市地点的选择都与政策有关。在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国内大多采取的是借壳上市的模式,而在海外市场,大多是选择直接上市。
经过过五年的发展壮大,沪深股市中互联网金融板块有53只股票(见图5)。互金概念股平均总市值在132.67亿元,大部分市值在100亿元以下。其中,苏宁易购(002024.SZ)市值最高,为1299.68亿元,东方财富(300059.SZ)紧随其后,市值为756.54亿元。
图5 互金概念股总市值* 单位:亿元数据 来源:wind (*:横坐标轴为53个股票的序号编码)
截至2018年,中国涉及互联网金融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见图6)平均为0.98%,其中欧浦智网(002711.SZ)净资产收益率最高,为9.61%,随后的中天金融(000540.SZ)、汉鼎宇佑(300300.SZ)分别为4.26%、4.2%。
图6 互联网概念股净资产收益率* 单位:% 数据来源:wind (*:横坐标轴为53个股票的序号编码)
美国互联网金融起步早,且在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和创新上都抢占先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基本在2014年成立,2017年上市。宜人贷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也是9家公司里面股价上市幅度最大的,为202.7%;其次上市不足2个月的四川森淼融联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爱鸿森”),为80%(见图7)。
图7 在美上市的互金公司股价 来源:wind
图8 在美上市的互金公司市值 来源:wind
2017年,一些中小互联网金融企业选择在上市环境宽松的香港上市。根据零壹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5月31日,涉足互联网金融的上市公司有有11家,递交上市申请的有6家。根据累计成交额,上市公司中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联想控股”,3396.HK)参股的翼龙贷最高(参股比例33.33%),金额为760亿元;其次为积木集团(下文简称“积木集团”,8187.HK),金额为451亿元。IPO的公司分别为维信金科、汇付天下、51信用卡、天逸金融、凡普金科和Canaan Inc。这六家2015-2017年盈利状况良好(见图9)。需要说明的是,51信用卡因为经过多次发行优先股导致账面大额亏损,经过调整后,2015年亏损1.01亿元,2016年、2017年实现净利分别为5346万元、7.44亿元。
图9 净利润单元:百万元 来源:招股书
小结
2018年,类金融业务主要以国家牵线管控,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带头接受收编的形式实现业务合规,例如第三方支付平台接通网联清算,8家征信机构共享征信牌照等。随着监管政策逐步落地,类金融行业经过重新洗牌后,行业格竞争格局更加稳定,资本市场的投资目标将会更多的集中在有备案或有牌照的较大互金平台。鉴于2017年最大的融资案发生在互联网保险行业,可以看出互联网保险业务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