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力金融因资产重组受挫 年报首现亏损
互联网+ 李昕 · 零壹财经 2018-04-13 阅读:10362
图1 新力金融投资公司商誉减值情况 单位:元
公司主营业务大体实现盈利
2017年,新力金融子公司除了德众金融,其余皆实现盈利。德众金融2017年因受小额贷款融资难以及银监会颁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影响,全年亏损102.55万元。德润租赁开展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在天津设立子公司,2017年实现净利润1.56亿元。德善小贷成立时间较早,有较好的市场基础,2017年实现净利润6926.02万元。德合典当2017年实现净利润5241.95万元。德信担保是安徽省第一批获得融资性担保资格的机构,业务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内,业务具有地域性,2017年实现净利润1670.09万元。
图2 主营业务情况 单位:万元
历时两年收购终无果,全牌照布局梦碎
新力金融,原名安徽巢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巢东水泥”),公司2016年3月和6月分别完成了公司名称和业务范围的变更。公司的主营业务由水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及销售等变更为互联网信息服务、金融信息咨询服务、经济信息咨询服务、投资管理及咨询等。
2014年起,公司启动重大资产重组计划,以业绩对赌形式收购安徽德润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德润租赁”,持股比例:60.75%)、合肥德善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德善小贷”,持股比例:55.83%)、安徽德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德信担保”,持股比例:100%)、安徽德合典当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德合典当”,持股比例:68.86%)、安徽德众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德众金融”,持股比例:67.50%),从而增加了融资租赁、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典当和互联网金融(P2P)等新金融业务。
此时,公司离成为全牌照互联网金融公司差了一张支付牌照。2016年,公司启动收购计划,拟收购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海科融通”)100%的股权,海科融通全国范围银行卡收单支付牌照于2017年成功续展,有效期延长至2021年12月21日。新力金融的此次收购困难重重,先后实施两套收购方案,但进展不佳,最后在2018年3月无奈宣布终止对海科融通的收购。
从新力金融2017年业绩来看,因受经济下行、银行业资金成本上升而导致融资难等因素影响,公司未完成对德润租赁、德善小贷、德信担保、德合典当及德众金融的业绩承诺,故公司赔偿6819.76万元。
图3 新力金融业绩承诺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公司股票停牌多日,遭大股东减持
公司股票因收购海科融通失败自2018年3月23日开始停牌至今。持有公司7.06%股权的张敬红为实现投资收益将于5月7日至11月3日期间减持不超过2%的股权。
新力金融面对困境,提出提高金融风控能力、提高资产整体质量为2018年的未来发展规划。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