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酝酿互联网金融企业信用评级国家级认证标准
互联网+ 零壹财经 · 零壹财经 2015-11-20 阅读:3610

今日媒体报道,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正在酝酿制定《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与认证标准》(下称《标准》),计划年底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于明年正式推广。到时《标准》将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与认证的“国家级”标准。
据报道,上述正在酝酿的《标准》将会创造某些差异化的信用评级方式,比如在判断互联网金融机构是否存在自融行为时,以往不少评级机构主要先考量这家机构的产品平均收益率是否远高于行业标准,但上述《标准》除此之外,还打算引入前十大借款人待收资金占比、贷款地域集中度、投资标的的期限分布、待收资金增速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知情人士表示,作为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与认证的“国家级”标准,其在机构信用评级评估方法方面力争“与众不同”。
具体来看,《标准》要求在互联网金融机构财务经营信息采集环节,必须引入律师与会计师事务所,先对机构财务数据等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确保信用评级数据来源的准确性。
同时,在信用评级认定方面,《标准》一方面延续现有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评级认定标准——从注册资本(实缴资本或权益资本)、企业规模、成立年限、资金规模、收益率、逾期率、风控机制、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从业人员资格等方面进行认证,一方面也会创造某些差异化的信用评级方式,比如在判断互联网金融机构是否存在自融行为时,以往不少评级机构主要先考量这家机构产品平均收益率是否远高于行业标准,但《标准》除此之外,还打算引入前十大借款人待收资金占比、贷款地域集中度、投资标的的期限分布、待收资金增速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至于各项因素在信用评级打分体系里的评估比重,目前课题组还在进一步研究完善过程,很快会有最终结果。”《标准》课题组专家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是商务部相关部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一次探索。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