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安全专委会发文提示 云付、信掌柜涉嫌无资质开展第三方支付业务
支付 东东 零壹财经 2017-06-29 阅读:7311
针对投资者反馈“信掌柜”(深圳市天下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云付”(百世易(福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无资质开展第三方支付问题,经核查,两家平台均涉嫌无资质开展业务,具体情况如下:
其中,“信掌柜”官网(http://www.xinzhanggui.net)宣传其开展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及相关产品,但技术平台发现其经营主体(深圳市天下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第三方支付资质存疑,该平台涉嫌无资质开展第三方支付业务。
“云付”官网(http://www.51cloudpay.com)宣传其开展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及相关产品,但技术平台发现其经营主体(百世易(福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第三方支付资质存疑,该平台涉嫌无资质开展第三方支付业务。
在今年3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指出,央行于2016年10月开始对非银行支付机构进行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他表示,截至1月底,全国已经清理出239家无证也就是非法从事支付业务的机构。
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无证经营银行卡收单核心业务;第二类是无证经营网络支付业务;第三类无证经营多用途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行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危害客户资金安全,引发局部风险事件。无证机构不受相关监管规定的约束,其直接开展商户资金结算和预付卡发行,自行控制和支配相关资金,由此产生截留、挪用商户资金的风险。现实中已多次发生无证机构挪用商户结算资金或持卡人预付资金、“跑路”的风险事件。
二是危害支付信息安全,助长犯罪行为。无证机构在商户和客户拓展、技术设施、终端机具、客户信息管理等方面缺乏安全保障措施,极易造成客户信息泄露、账户信息侧录等风险以及伪卡、盗刷等风险事故、案件。一些机构在网上大肆售卖POS机具,对商户和客户未设置任何准入门槛,为黄赌毒、洗钱等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商户和客户提供支付服务,助长犯罪行为。还有一些机构无能力也无意愿持续、主动监控支付业务受理终端的实际使用地区,造成大量商户注册地、经营地与实际业务开展地不符的情况,甚至出现跨境移机,引发境外监管部门质疑。
三是无底线竞争,扰乱市场经营秩序。无证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常采取低价倾销等恶性竞争方式,并主要通过变造交易、伪造业务类型以及切机、跳码等违规方式实现,对持证支付机构经营造成压力,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扰乱市场经营秩序,危害支付服务市场安全、稳健运行。同时无证机构大量开展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商户,出现风险事件后引发投诉、维权,导致群众对人民银行监管产生质疑。
相关阅读:监管升级,第三方支付五大禁区之一: 无证经营支付业务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