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国科技巨头如何搅局金融业

来源:摩尔金融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4月26日    【字体:

看美国科技巨头如何搅局金融业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喧嚣尘上,不管是第三方支付,还是众筹平台,尤其是P2P平台,发展都是如火如荼。但是在拥有硅谷----科技公司孵化城的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如何呢?本文从美国的科技巨头(以Facebook,LinkedIn,Twitter为例)出发,分析了这些科技巨人如果要进军金融行业,它们会选择哪些切入点,竞争会如何展开。伴随着技术条件日益成熟,互联网企业有可能重新定义金融行业了。
 
  2000年的“网络泡沫”过去没多久,我就从硅谷辞职,去了华尔街。当时市场上有种看法:华尔街在没有硅谷的情况下还能正常运转,而硅谷离开了华尔街就无法发展。(言外之意就是,没有技术支持,资本照样运作;没有资金支持,技术发展寸步难行)。但是到了2015年,社交网络公司已经被社会所认可,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无处不在,我们似乎已经离不开熟悉的社交网络了。我个人认为,互联网公司现在已经具备了避免受下一场金融危机影响的能力,或许还会有助于阻止下场金融危机的发生,在2025年出现一些大型的互联网银行和保险公司也未可知。
 
  金融企业和社交媒体公司的相似之处
 
  有人认为,银行和社交媒体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行业,没有可比性,也不会出现实质性的融合。到目前为止,许多关于金融服务和社交媒体的讨论都是围绕一些表面现象讨论:现在银行或金融咨询公司开始通过Facebook(NASDAQ:FB)做宣传,联系客户了,就好像他们在过去20年里通过网络和网上银行来开展业务那样。这些讨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社交媒体过去最大的进步就是平台功能更加综合化,这些网站现在对银行分支机构的冲击远远大于对纸质媒体公司的冲击(替代)。
 
  也许我们应该从单词的起源上来分析,单词“bank”来自于单词“bench”,本意是生意人洽谈生意时使用的凳子或桌子(社交联系)。而单词“company”则来自于拉丁语“cumpanis”,本意是“吃面包”(收入),这可以认为是社交联系和商业收入在语言学上具有紧密联系(相互涵盖)的表现。现在对两个概念的相似之处进行分析:
 
  1、你可能在不止一家金融机构注册了账户,你也很可能在不止一家社交网络公司注册了账户,而且你对这两种账户的信息记得都非常清楚,以便区分其他个人信息。
 
  2、你如果对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很频繁,那么该平台账户对你的重要性不亚于某种规模的银行账户,忘记平台账户如同银行账户丢失一样。
 
  3、金融服务和社交媒体,两个行业都具有“网络效应”和“规模经济”优势。你拥有某种账户,你的亲朋好友中拥有的同样账户的人数越多,你们受益越多。而许多其他行业则不具备这两种优势特征。
 
  4、上述第3点提到的优势特征导致了两个行业中出现的一种趋势:资源集中。在社交媒体领域,排名前五公司分别是,Facebook(脸谱),LinkedIn((NYSE:LNKD),Twitter(推特)(NYSE:TWTR),Google(谷歌)(NASDAQ:GOOG)(NASDAQ:GOOGL),Tencent(腾讯)(OTCPK:TCEHY)。排名前五的金融服务行业中有:富国银行(NYSE:WFC),JP摩根(NYSE:JPM),汇丰银行,美国银行(NYSE:BAC),花旗集团(NYSE:C)。
 
  5、在规模方面,按照市值计算,“全球之最”企业名单中相当一大部分都是来自这两个行业的企业:谷歌,虽位列苹果公司(NASDAQ:AAPL)(市值接近7500亿美元)之后,但是完全可以与埃克森美孚(NYSE:XOM),中国石化(NYSE:PTR),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巴菲特的资产管理公司,NYSE:BRK.A)(NYSE:BRK.B),市值达到了3500亿美元;脸谱网以2300亿美元的市值,可以匹敌JP摩根,日本丰田公司(NSYE:TM),中国银行,而腾讯和汇丰的市值差不多,都在1800亿美元左右。
 
  6、这两个行业对客户提供的信息数据依赖性非常高。银行贷款给你时,会要求你填写数张信息单,脸谱网对高价值客户收集的信息达到成千上万页。总之,与其它行业相比,金融服务行业和社交媒体行业对“大数据”的依赖度更高。
 
  为了说明第四点的问题,下面给出了美国金融行业前五家银行的总资产情况(额度和占比):
 
看美国科技巨头如何搅局金融业
 
  来源:Forbes
 
  金融行业和社交媒体行业的区别
 
  1、业务不同。人们去汇丰是为了存取款,上脸谱网是为了发布图片和分享故事。
 
  2、就业人数不同。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雇佣的职员达到几万名,而许多相对较大的社交媒体公司的职员只有几千。谷歌是个例外。
 
  3、资产负债表内容不同,导致股票交易价不同。金融机构的股票市值一般为账面市值的1-2倍(也有例外),而社交媒体公司一般轻资产居多(脸谱网一半以上的资产都是无形资产),市值达到总收入的5-25倍。
 
  4、由于资产负债表内容不同,金融机构的股东关注的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率,资产回报率和融资产本。而社交媒体公司对无形资产关注较少,它对客户量和每位客户贡献的收入/利润非常敏感。
 
  5、账户转换。从一家零售银行账户转换到另一家银行账户,从脸谱网账户转换到推特账户,LinkedIn账户,微信账户,前者的难度比后者低得多。
 
  最后两点说明社交网络公司比“传统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具有巨大的优势:它们的资产主要是品牌价值,网络,数据等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很难获取,而一旦获取了又很难失去。
 
  在下面的三种情况分析中,我会逐一说明FB,LNKD,TWTR三家公司分别会如何一步步侵蚀金融行业的以下业务:零售银行和保险业务,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支付和交易系统业务。
 
  情况一:脸谱网进军零售银行和保险领域
 
  如果你问我:“你为什么不去脸谱银行(还未成立)注册一个账户?”我会回答,这是因为脸谱网还没有表示会不会接受我的存款。事实上,脸谱网已经在爱尔兰开始申请银行牌照了,而且已经在美国许多州申请了货币服务牌照。目前媒体的报道主要围绕这些牌照的使用方面,初期主要以汇款功能为主,虽然比较单调,但是这已经是很大的一个进步了。因为在金融服务业,一般会对这种货币转移服务收取7%的服务费,这对社交网络公司来说,是一块巨大的蛋糕,而且它们提供的服务质量会更好,后续也会逐步开展银行牌照其它方面的业务。
 
  获取银行牌照之后,脸谱网就可以轻松地引导数百万客户把存款放到脸谱网账户上,脸谱网以这部分沉淀资金为基础,在用户之间开展电子支票,纸质支票,“脸谱支票”电子转账服务。而且脸谱网的数据分析技术也可以在客户的资产管理业务领域找到用武之地,帮助客户在现金和定期存款之间有效地配置自己的资产比例。
 
  在简单的资金借贷业务方面,脸谱银行面临的最大的对手是,最近发行了IPO的LendingClub公司(NYSE:LC)。LendingClub公司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P2P网络借贷公司,该平台的资金供给方可以得到比银行存款和债券利率更高的利率,而资金需求方的借贷利率比银行的贷款利率低。LC的市值现在有70亿美元,这还不到脸谱网当初收购WhatsApp时出价的一般,所以对于脸谱网来说,现在是应该继续在借贷行业竞争,还是绕开这个方向,寻找其他新业务?是直接收购LC,还是收购与其合作的地方性银行。
 
  用户在与亲朋好友的互动过程中,会在脸谱网上留下许多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身体健康状况信息,这就为脸谱网进军保险业提供了契机。例如,对于跳伞运动爱好者,在这种极限运动中,他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会通过他与朋友的图片互动,他参加的俱乐部的特征,他经常去的跳伞地点等信息,充分表现出来,这些个人信息,其它承保保险公司很难获取。我最近刚阅读了一本书,MatthewHalloran和CrystalThies写的:“TheSocialMediaHandbookforFinancialAdvisors”《金融咨询公司应该注意社交媒体平台的作用》。这本书建议金融机构应该注意工作方式的转变,是否可以实现自身业务的网络化,自动化,这样客户在家就可以享受服务,事实上脸谱网已经这么做了。目前金融机构运用社交媒体平台的速度很慢,这是因为它们必须遵守金融监管政策,而行业监管比较保守,只注重安全,而不考虑盈利亏损问题。也许脸谱网进军零售银行和保险业最大的障碍还是物理分支机构的匮乏,但是这一问题很早就被解决,一个例子就是Telebank公司(之后被E*Trade公司(NASDAQ:ETFC)收购,更名为E*TradeBank)。我在该银行设有账户,我非常喜欢它提供的服务:我的工资直接发放到该银行账户,当我需要现金支付时,我随时可以开支票。使用别家银行的ATM机取款,我还能享受巨大的收费折扣。
 
  1999年Telebank银行的一个截图,这家网络银行没有实体分支机构
 
看美国科技巨头如何搅局金融业
 
    来源:NetBank
 
  脸谱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果它进入该领域,在资产负债表中应该保留哪些服务,去掉哪些服务,应该在哪些州开展服务。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脸谱网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公司,但是平台上的内容没有一个属于自身独创,这也是许多大型科技公司所面临的问题。Uber是世界上最大的车辆服务公司,但是它本身并不拥有车辆,AirBNB公司是最受欢迎的医疗服务供应商,但是它根本没有实体建筑。用专业眼光看,这使得这些企业的资产回报率(ROA)比较高,因为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中不需要有太多资产,但是对于金融服务公司,它们的固定资产和投资资产的收益与支付处理费用,房贷发放费用和其他非资产收入有着很大的区别。许多金融公司不得不对产品分销网络支付高额的费用(脸谱网会是一个受益者,因为它拥有较多的客户来源),但是零售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即资金来源利率基本为0,贷款、投资却有相当高的利率。
 
  情况二:LinkedIn公司进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领域
 
  以汇丰银行的金融行业监测报告为例,在过去的八个季度中,零售银行的净收入比商业银行的净收入平均高50-80%,但是净利润却低30-60%。这主要是因为尽管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10-20%)比零售银行的贷款损失(5-10%)高一倍,但是零售银行的营业费用却比商业银行高出很多。
 
  脸谱网的客户主要是消费者,而LinkedIn的客户主要是职业人士,LinkedIn的超级网络包括了用户的工作地点,职业人士之间如何联系等信息,这使得它能够有机会进入更复杂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领域。在LinedIn网上,用户会发布特殊职位的招聘信息,房地产合作投资信息,业务销售信息等,以寻找合适的投资者。比如,用户会在LinkedIn网站上发布题为“彭博社会成为一家大型对冲基金公司吗?”的信息。
 
  情况三:推特会让交易支付变得像发短信那么简单
 
  推特公司是中国以外三大社交网络平台之一,该平台以每条推特信息140字限制的简约风格而出名。一方面,这可能限制了推特的品牌价值:如果我想联系到10万名对投资感兴趣的,年龄在35到50岁的女性朋友时,我会选择脸谱网发布广告;如果我想联系到到香港和新加坡的3000名财富管理人员,我会选择在LinkedIn上发布信息,但是对我来说,推特网在提供类似的服务方面,不占任何优势。
 
  但是,推特的简约风格让它在解决金融领域中的一个独特环节问题上具有优势:如何快速,安全又低成本地进行货币支付。我之前写了一篇关于比特币的文章,我认为Bitcoin使用的安全技术比银行的和电子邮件所使用的安全技术要先进,但是目前许多人还未认识到这一点。人们对电子邮件的技术现在已经非常了解,在使用方面,他们往往倾向于使用微软,谷歌或雅虎等大公司提供的邮箱服务,对于开元软件却不会轻易尝试。同样,用户可能更喜欢使用“推特钱包”,它能让用户进行跨国支付,只要双方都有推特账户。推特也可以像脸谱银行那样,自己来保管这部分沉淀资金,不能像PayPal那样,选择跟银行合作来开展支付业务,这种合作会使互联网公司处于极其不利的劣势。推特的支付服务特点在于,快速,简单,安全性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估计会有许多网站会把注册功能整合到推特网,这样使得支付更加方便,另外加上推特网的二级安全保障,通过推特网就可以享受网络银行提供的同样好的支付服务。
 
  金融机构和网络该公司前后15年的股票对比
 
  前文关于硅谷和华尔街的结论,前一部分在网络繁荣年代得到了证实,当时高盛集团承销了20家硅谷科技企业的IPO,这些企业在一年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为高盛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结论的后一部分从2000-2008年的发展中可以得到证实,期间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它们不断开拓新市场(尤其是房贷市场),发展蒸蒸日上,而科技公司还未从科技网络泡沫破灭中恢复。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及其后的金融危机,才把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下拉到科技公司的恢复水平,从这之后,两个行业才从同一起跑线上开始恢复。
 
  下面的图标展示了美国的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过去15年的历史表现,选择指标包括,主要金融机构(the Sector SPDR Finance(NYSEARCA:XLF)),科技公司ETFs(NYSEARCA:XLK)和主要银行ETF(NYSEARCA:KBE):
 
看美国科技巨头如何搅局金融业
 
  来源:谷歌金融
 
  与XLF相比,KBE包括的银行中,大型银行较少,小型地方银行居多,例如欧萨克银行,第一共和国银行。这些小型银行的表现不如大型银行,因为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加剧了金融行业的集中度,监管政策的遵守成本不断上升,这阻碍了小型银行的发展。
 
  脸谱银行可能比传统银行安全
 
  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和金融监管政策,一方面使金融系统更加紧密,有利于金融行业的大规模经营,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受监管的银行接受储户的存款后,它可以按照监管规则进行投资,但是必须留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存款准备金。当行业并购大行其道,出现巨头公司时,“大而不倒”的问题就出现了,政府不得不援救,它不能让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破产,这会危及到经济体其它层面。
 
  脸谱银行可以以两种方式来开展业务:
 
  1、脸谱银行能够做到风险在大量投资者/借款人/交易者之间分散,它在评估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方面比LendingClub要强。
 
  2、脸谱网可以创建自己独特的“远程破产”资产负债表,并将其打包成具有评级的债券,这种做法可以避免“大而不倒”的风险,同时还能够提供超过银行和债券所不能提供的收益利率。
 
  结论
 
  上面的三种情况都是假设性的推导,让我们对诸如FB,LNKD和TWTR之类的社交媒体公司如何进入金融领域有一个了解。最终能不能开展金融业务,还要看这些公司的管理层的决定,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在香港,新加坡创建一家银行,保险公司或者财富管理公司,需要1亿美元的启动资金。这两个市场既有资金,又有客户市场,但是它们对公司的要求是,服务质量一定要好,效率一定要高,收费要低。
 
  这些社交媒体公司除了创建自己的金融公司外,还可以通过并购其他金融机构进入金融行业。值得借鉴的一个思路是,从KBE公司名单中选择并购的目标公司,不过还有一点对于社交媒体公司非常重要:他们的资金都是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风投机构之所以提供资金是因为这些公司的用户数量会稳定增长,例如脸谱并购WhatsApp时,风投就是基于这笔交易会给脸谱带来稳定的客户增长的考虑,才把资金提供给了脸谱公司。互联网巨头并购任何一家金融企业,都很有可能是出于其客户量或者金融基础设施的考虑。到目前为止,社交媒体公司购买一家金融企业的出价比重新成立一家金融公司的代价要高。
 
  ▇ 本文为摩尔金融撰稿人的编译文章
 
  文:全球金融市场速递 摩尔金融撰稿人(编译自Seeking Alpha 原标题:How Facebook,Twitter And LinkedIn Could Dominate Banking And Insurance)

标签: 科技巨头 互联网金融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