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市公司

陆金所控股的2023:战略重塑与转型

上市公司 姚丽 · 零壹财经 2024-03-28 阅读:17817

关键词:战略转型陆金所控股财报金融科技

陆金所控股改革成效待显

作者 | 姚丽 来源 | 零壹智库
 
近日,专注于小微企业贷款服务的陆金所控股(NYSE:LU/06623.HK)公布了其未经审计的2023年四季报及年报。
 
财报显示,陆金所控股2023年Q4促成贷款470亿元,同比下降39.6%,贷款余额3154亿元,同比下降45.3%。

在业绩短期承压的背后,这份财报也向市场展示了陆金所控股目前发展阶段的三个关键词:重塑转型、审慎经营、改革信心。
 
一、战略重塑,审慎经营
 
2023年是陆金所控股转型的一年,而战略部署始于2022年。

近年来小微企业的经营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平均值分别为89.6、88.4及为89.2,2024年1月及2月分别为89.2及89.1,一直未恢复至2019年平均92.9的水平。

主打小微贷的陆金所控股受到的影响累积在2022年集中爆发,多个经营指标下滑。在这种背景下,基于对行业周期的前瞻性预判,陆金所控股一改此前快速增长的势头,在2022年Q2开始战略收缩,贷款规模及余额下滑,相应的业绩指标也同步收缩。

战略方面,基于前瞻性的行业预判,陆金所控股推出了系列降低风险的“提质”举措。

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兼CEO赵容奭表示,公司落地了四项降风险改革措施:调整细分市场,做强产品组合;线下服务网络区域战略调整;优化渠道战略,打造精优团队;支持重点领域行业,针对性优化风险评估体系。

“优结构、提质量”策略开始显示出成效,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兼CEO赵容奭表示,2024年一季度的迁徙率已有所改善。

在小微业务提高效率并向优质客户聚焦的同时,陆金所控股在业务结构上大幅优化,消金业务占比提升,已成为新的增长点。财报显示,2023年消费金融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已经升至34%,余额占比则从2022年底的5%升至12%。

展望2024,陆金所控股将继续“消金+小微”的双引擎战略,作为第二增长曲线,消金的占比将进一步增加。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陆金所控股表示将把消金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提至50%。

目前,在上市信贷服务公司中,仅陆金所控股持有消金牌照,它通过旗下子公司持有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70%的股份。

消金业务与小微业务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风险属性,件均金额小且期限相对短,在宏观经济下滑的背景下抗风险能力更强,更具弹性,同时经营成本更低,盈利能力更强。消金业务占比增加,有望“中和”小微贷业务的压力,通过业务多元化增加平台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消金业务占比增加也有望提升市场对陆金所控股持牌经营的认知。

陆金所控股预计2024年促成贷款1900~2200亿元,期末余额预计2000~2300亿元。

据此计算,预计较2023年底的3154亿元余额下降27.1~36.6%。2024年整体规模将继续让位于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陆金所控股将继续战略收缩。
 
二、100%担保,短期承压,长期释放价值
 
战略收紧与风险减量为自担风险转型提供了空间。

2023年三季度开始,陆金所控股的新增贷款实现了100%自担风险,而在2022年四季度自担风险的比例为22.2%。对于陆金所控股而言,自担保转型是一个难而正确的选择,自担保模式一方面对平台在风控能力及风险承担能力上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对短期财务并不“友好”。

但从长期看,在市场波动情况下,外部增信费率和门槛提高。自担保则增加了灵活性和主动权,能够为小微企业争取更优惠的贷款,同时将担保收入纳入“囊中”,有利于增厚长期业绩。

赵容奭表示,在单一账户的基础上,100%担保模式下新增贷款预期将实现全生命周期盈利,但与外部信用保险增信模式下的贷款相比,由于前期拨备较高,可能会于第一个财务年度出现账面亏损。

与其他贷款服务平台较为普遍的第三方增信不同,陆金所控股的自担保由旗下全资控股子公司平安普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与消金牌照一起,融资担保牌照为陆金所控股持牌经营、合规发展以及各业务板块协同提供了基础,增强了陆金所控股经营的金融属性,使其在贷款服务平台中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目前,全国有50余家融资担保公司,融资担保牌照可以说是稀缺资源。在上市贷款服务平台中,另外一家拥有控股融资担保子公司的是奇富科技。

陆金所控股旗下的平安普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在资金实力上,在行业中属于较为靠前的一家,截至2022年底,其净资产为478亿元。而根据有关统计,截至2023年9月底,行业中净资产超百亿元的融资担保公司仅12家。
 
三、股息派发释放改革信心
 
随财报一起,陆金所控股公布了特别股息派发计划。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陆金所控股银行存款为395.99亿,净资产为936.84亿元。在静态上,这些财务数字是支付百亿股息的“底气”。

在动态上的底气是,2022年以来的“缩量提质”改革取得成效,缩量节约了资本金,而风险减量之后,公司也不需要过多储备。

目前改革成效尚未在业绩指标上明确显现,因为改革的举措在业务上的传导需要时间。基于四项风险减量措施落地、自担风险转型完成,大额股息释放了陆金所控股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

公司CFO徐兆感表示,我们担保子公司的杠杆率仅为1.8倍,而监管上限为10倍;消金子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5.3%,高于监管要求的10.5%。

赵容奭表示,鉴于公司短期内业务审慎发展,各业务主体杠杆率较低,公司有较高的富余资本,为继续回报投资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董事会已批准派发特别股息。

同时,此次拟发放特别股息也显示了陆金所控股“慷慨”回馈股东的一贯作风。此前三年,陆金所控股连续派发高比例的常规股息。2021年、2022年及2023年股息率分别为30%、40%及40%。

而稳定的股息回报预期也有利于企业二级市场表现。

财报发布后,研究机构也给出积极反馈,例如华泰证券给出买入评级,华兴资本给出持有评级。
加关注 消息
文章:405 粉丝:11 总阅读数:7907.5k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征战四方:中国金融科技正在全球崛起

下一篇>数字金融出海打天下:跨越AI最后三公里,遵循合规三部曲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6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