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信仰和投机:币圈没有奇迹

郭宇航 · 零壹财经 2018-01-19 11:37:12 阅读:10467

关键词:区块链比特币牌照监管

在经历了千币齐跌后,很多人应该明白,一夜暴富的代价,就是要接受一夜归零的可能。但是没有泡沫,金融何其乏味? 监管持续高压,外松内紧,币圈人心惶惶,昨日犹在眼前,何其相似?经历过二十年股市、楼市监管的国人,能否继往开来? 期货大佬、上市公司董事长、风险投资合伙人,这一波...

在经历了千币齐跌后,很多人应该明白,一夜暴富的代价,就是要接受一夜归零的可能。但是没有泡沫,金融何其乏味?

监管持续高压,外松内紧,币圈人心惶惶,昨日犹在眼前,何其相似?经历过二十年股市、楼市监管的国人,能否继往开来?

期货大佬、上市公司董事长、风险投资合伙人,这一波实力派投资人之所以敢入场币圈,是见证比特币的两次牛熊市切换后,坚信在多数人看空的情况下,还能走向第三轮牛市。

区块链这次走红,一方面是中国的钱太需要有个去处,另一方面是区块链造了一个美到难以置信的梦。对梦可以多种解析,心若在,梦就在!

任何技术都不会成就无政府主义,区块链亦然。清醒认识到:区块链在宏观上是个大中心,技术上分布式小中心化,拥抱政府、拥抱监管,放下侥幸之心,才能走得更远。

1、千军万马

从2017年开始,炒币致富的案例走出小圈子,进入基层。

有一位80后兄弟,接触数字代币后,成为比特币教徒。2015年在房市低迷之际,他毅然卖掉了地球上唯一的房子,搬到月租1800元的小屋子里,他每省出一毛钱,都会用去买比特币,“我简直是用命在炒币”。不过2年,这位兄弟早已成为万币候,经常一掷千币去支持区块链项目。“我就是相信它,不会抛的”,他坚定地说。

更有一位年轻的投资人,之前一直做投资,各种金融产品都略有涉猎。后来在一位朋友的怂恿下,2017年初试水比特币,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现在,他已经注销了所有证券账户,全副家当冲进币圈。用他的话来说,完全是“三根阳线改变信仰”。

照理说银行从业者多比较保守,但是我认识的一位很生猛。几年前他花了几百万投资了比特币和一些数字代币,2017年套现上亿元,然后移民国外,没有带走一片雾霾。

不止是金融界人士,实业界人士也拍马过来。一位淘宝上“钥匙扣”卖到行业销量第一的仁兄,最近炒得不亦乐乎。他去开导一位放高利贷的朋友,“别去做你那没前途的事,不如试一试炒币?放进去一万,明天变两万。”那位也算过世面的朋友被唬得一愣一愣。

更刺激创投界人士的故事,是2015年万向集团50万美元投资以太坊,换得41.6万个ETH。按照ETH的约1000美元单价(2017年1月18日19:00)计算,万向这笔投资的回报率超过800倍,而且不过短短3年时间。

当然,币圈不全是欢乐的憧憬,也有揪心的绝望。

一位原本在摩根斯坦利投行工作的90后,眼光独到的他在2011年就买了4000个比特币,当时他也没把这当回事。2017年比特币大涨之后,他突然想起来自己也是“千币侯”,但由于钱包、密钥没保存好,尝试多次后,就是无法打开在线钱包。按照目前市价计算,他的比特币大概价值3到4亿人民币。在几番辗转反侧之后,这位兄弟痛下决心,辞职加入一家区块链创业公司,潜心研究密码学,希望有生之年能够找回曾经属于自己的比特币。

见证了这么多故事,更多故事还在持续发生,暴涨暴跌的币海中,已经上船的人从心花怒放到提心吊胆,没上船的人从嗤之以鼻到跃跃欲试,总之,越来越多的人将被卷入到了这片浪潮之中。

按照币安1月10日公布的数据,其注册用户已达500万人。按此推测,全球参与炒币的人大概在千万级。

被阳线改变的三观,终究会被阴线拉回现实。泡沫不是什么好东西,却是最好的投资者教育。区块链布道者说得再唾沫横飞,都敌不过一夜暴富来得有说服力。

无论这是不是一场泡沫,这已是一片不容忽视的名利场。

2、皆为利来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千倍暴利?

首先,比特币作为一种小众投资品,近两年回报率相当惊人。

我们做过一个统计,从2006年到2017年,包括股市、房价等传统金融市场,年度收益率最高的是2007年的沪深300指数,为161.55%。

作为对比,我们梳理了比特币从2014年到2017年的年度涨跌幅。其中2014年收益率最低,是-54.76%。在经过2015年和2016年约100%左右的涨幅后,到了2017年,年度收益率达到了惊人的1300%。

和传统金融市场相比,比特币的年度亏损额固然惊悚,但是其收益率更是惊人。而且,这仅仅是比特币,还不包括其他快速崛起的数字代币。如果你是投资人,你会不会开始考虑布局配置?

其次,在经历了前面两个牛熊周期的观察后,市场不得不认可比特币的价值和生命力。主流金融机构入场将重构投资力量。

2011年至今,比特币经历了3次史诗级的暴跌。每次都是在3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比特币价格缓慢跌掉约90%左右。放在当时,任何一个正常的旁观者,都会认定这比特币已经死掉、泡沫已经破灭。但是诡异之处就在于,三次史诗级暴跌之后,比特币都会迎来新一轮史诗级暴涨。在长达6年的大起大落中,1枚比特币也逐步从1元多涨到了10万元。

事不过三,错过两次可以归结为运气,错过第三次就是侮辱智商了。许多投资人已经养成了条件反射,暴跌后入场。虽然他们并不一定理解或者认可比特币,但是他们开始对比特币的生命力抱有了谜之信心。

有人认为这种买跌的行为基于信仰,但我的观察是,只有极少数人是基于对比特币的信仰而硬撑,更多人是基于历史数据而博弈,他们坚信,比特币未来的价格会更高。而推高比特币最主要的动力,就是不断有新人涌入比特币市场。

和传统金融市场的非常类似,比特币市场在每次牛熊切换后,新一轮牛市都会吸引更多的人入市,新进入的人又会将价格继续推高。

A股沪指从2005年6月的998点,上涨至2007年的10月的6124点,两年多的时间里上涨6倍。作为参照,2005年全年新增开户数仅为124万户。到了2007年5月份,一个月就新增开户700万户,一个月的数据是2005年全年的近6倍。每一个新兴的金融市场都有人口红利。未来比特币市场可以期待加一个零的投资人群增长。

在一片渗透率不足的市场里,无论熊市曾经多么寒冷,当新一轮牛市开启时,总会吸引起新投资人的跑步进场。有了A股这个参照,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币安抓住监管打压国内老牌三大比特币交易所的契机,立足国际化,80%用户来自海外,仅用了半年的时间,注册用户数飙升至500万,甚至一度不得不暂停注册。经过2轮的牛熊切换,币圈中人从数十万人暴增至如今的数百万人。

这一轮入场的新人,人均投资额大约在10万元人民币,有些大户可能会动辄数亿。当整个币圈市场从20万人快速扩张到1000万时,其容量就迅速从200亿元暴增至1万亿元,很多币圈的硬通货,如比特币和ETH的单价自然水涨船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区块链有如此之强的造富效应。

同样,资本市场的过度反应不足为奇。现在无论中美的上市公司,只要一沾上区块链,股价动辄涨停。即使上市公司出面进行风险提示,市场依然十分亢奋上头。

回望几年前,当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走红时,很多上市公司一旦声称自己涉足互金业务,股价就蹭蹭上涨,以至于有企业干脆改名“匹凸匹”。

20年前,互联网刚刚兴起,一些A股上市公司做了一个网页,就敢发公告说自己是互联网公司,然后股价也是一路猛涨,甚至连续一周涨停板。资深股民对于这段近20年前的激情岁月依旧记忆犹新。概念从互联网变到互联网金融再到区块链,但是市场表现还是如出一辙。

历史总在重演,资本市场表面是题材主导,背后永远是羊群驱动!

战场变了,但人心没变。

数字代币的藏富效应。

比起很多有形资产,数字代币最大的好处就是相对安全、空手可以带走。人类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股市下跌?食品安全? 我认为是战争。那么哪种财富载体在战争中容易保全?不会被限制出境?不会在颠簸中失落?

为什么韩国、日本、委内瑞拉等国会对比特币如此热衷,因为日韩身处朝核阴影之下,委内瑞拉则深陷千倍通胀之苦。对于这些国家的国民来说,将财富兑换成数字代币,其安全和保值显然更有保障。

未来,数字代币可能会超越艺术品,成为所有人藏富的重要工具。我做律师时,就代理过这样一起案子。一位老华侨在上海有几座老洋房,1948年,他举家迁往海外,这些老洋房就流落他人之手。后来,他拿着解放前的老地契,让我代理去要回这些洋房。我花了6年功夫,找了好多历史材料,最后只要回1栋,且只能折价给现金,这还被认为是运气非常不错的案例了。现实中,怎么证明这东西是我的,其难度远远超过证明“我妈是我妈”。而在2016年,党中央也发布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不被公认的产权没有意义,对于有产阶级来说,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土豪,确认产权都是刚需。如果我们的产权是登记在区块链上,或许能破解证明“我的东西是我的”这道世界级难题。

有了数字代币后,即使遇到了战争这样的极端情况,只要全球互联网上还有几个节点没有消失,数字代币就仍可能留存。以前说“乱世藏金”,未来,被视为“数字黄金”的比特币也完全可能被视为重要的藏富资产。

在我身边,现在已经有朋友在为子女做理财计划时,就配置了一部分的数字代币。我还认识一位老大哥,他从去年开始收购比特币,如今这些比特币已经价值数亿元,他告诉我,他接下来还准备收购价值两亿元的比特币,然后就放在那至少3年不会动。

一些世界顶级的富豪,也开始将数字代币作为财富配置方向之一。他们不仅包括美国硅谷的那些技术富豪,连李嘉诚这样的传统富豪,早在2014年就向1家比特币支付公司投资了1亿港币。

随着这些超级富豪的入场,他们不完全是以炒币为目的,而是资产配置。他们囤币并非出于炒作,而纯粹是长期投资。

初略估计,目前已经挖出的1600多万枚比特币,除了几百万枚已经遗失,无法找回之外,几百万枚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集中度远超传统财富,稀缺性也是支持上涨的原因之一。

3、干柴烈火

数字代币的爆红,本质上是干柴遇到烈火——干柴是2008金融危机之后缺乏想象力的金融市场,烈火则是无处安放的资金。

中国市场从不缺钱,但是民营中小企业拿到贷款却非常困难。初创企业融资更困难。尽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但实际效果难言理想。加上现在去杠杆、严监管,初创和小微企业获得贷款就难上加难。

2017年底,在一次官方论坛上,一名政府官员就直言不讳地说,“中国企业70%的存量融资是债务,只有20%是股权融资。2016年中国企业新增融资量90%是负债,只有10%是股权融资”,作为对比,“美国企业每年融资70%是股权融资,全部债权融资只占30%”。

一方面是饥渴难耐的市场,另一方面是无处安放的资金。

首先,资金出境受限是大趋势,去海外投资难度不低,短期内趋势也难以改变。

其次,资金在境内的投资机会也比较有限。一线城市全面限购,不限购的城市也难言投资价值。而且,房子本不应该是用来炒的,而是用来住的。

虽然股权投资在国内火了几年,有人说“人无股权不富”。回顾过去几年, TMT、大健康、消费升级等领域已经成为寡头游戏,所以才会出现一轮又一轮的烧钱和补贴之战,反映出股权优质项目稀缺、资金涌向头部企业。

资金走投无路之下,避险需求变得无比旺盛。茅台的市值一度突破万亿元,难道没有泡沫?而目前整个A股市场上,市值过万亿的公司,不是大型银行就是石油公司。为什么一瓶酒可以傲视群雄?没有人否认茅台的市场价值,但是一瓶酒竟能在资本市场一骑绝尘,多少也折射了资本的无奈。

在这种结构性失衡的情况下,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的数字代币出现了,区块链创造了新的金融逻辑,根据美国等多个国家的监管意见,发行数字代币本质上是证券行为,接近直接融资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后,饥渴的市场和寂寞的资本之间通过“区块链”搭上了关系。

为什么代币发行如此受到争议,因为它将原本少数公司才享有的公开募资行为,变成了所有公司都可以做的事,甚至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币。这种模式几乎挑战了一切牌照式监管,不需要私募、证券牌照,不需要上市审核,就能做着类似的事情,这对于怀着财富梦想的人吸引力何其之大。

区块链技术除了实现这些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更能够实现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公司提供免费服务吸引用户,再将用户流量转化为广告资源贩卖。虽然每个用户都贡献了一份力量,但是所有收益用户不会拿到一分。未来,一切行为都可数字化、代币化,当你每贡献一次自己的个人信息、用一次微信、每发一条微博,都可能拿到一定代币,公司价值越高,代币价值越高。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将不再免费,而是成为可量化的资源。个人信息的价值将不再是BAT垄断,而是创造者分享!

同样,一个人的信用也可以被记录和量化,甚至每个人都可发行代表自己信用的代币。信用好的人理应以得到更多的支持,他的个人代币理应更值钱。好人没有好报这种事,完全可能通过技术而不是道德去终结。

4、依法治币

由于是律师出身,随着数字代币的走红,很多人都会问我,数字代币怎么监管,政府到底能不能监管?

现在很多人都看到,2017年9月中国叫停了ICO后,数字代币价格一度暴跌,但是没过多久,整个市场就又东山再起,甚至更为活跃。这就给人造成了一种印象,政府似乎拿代币市场无能为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发行数字代币在中国不被监管认可,但数字代币作为一种虚拟商品,在中国交易并不违法。

《北京晨报》1月9日的报道,在一起案件中,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比特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但并无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当事人进行比特币的投资和交易,而是提醒各部门加强对社会公众投资风险的提示,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比特币交易的自由。”

这起报道虽然没有透露新的监管信息,但至少明确了比特币交易的合法性。

但是,数字代币交易确实带给政府一定冲击,包括资金出境失控、税务流失和洗钱反恐受到挑战等等。这些问题刀刀砍向政府的钱袋子,只要政府不会消亡,就不会对这些问题坐视不理。所以,1月以来,韩国政府对数字代币交易所动作连连,其监管逻辑和中国政府非常接近。

有人说,因为代币市场没有“币监会”,不像传统金融市场有一行三会。确实,传统金融是严监管市场,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更像是上下级关系。但是,在代币市场,政府只要改变思维,以参与者而非监管者的身份加入其中,是可以成为主导者之一的。

由于代币市场是基于互联网的全球市场,投资者的全球监管套利已是必然。无论一国政府是否愿意参与,最后都不可避免地被国民拖下水。因此,晚下水不如早下水。

而且,在这个自由市场中,政府的优势在体量无比庞大、资源无比丰富,完全具备了成为超级庄家的可能。论挖矿,谁的电力供给有政府丰富?论囤币,谁的资金供给有政府雄厚?论信用,谁的背书会比政府牢靠?可以想象,如果一国政府能够发行数字代币,其价值和影响力是任何个人或者机构都无法比拟的。

因此,通过参与市场来影响市场,类似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市场的模式,将政府作为市场的参与者来发挥调控的作用,效果或许更为理想和可控。

实际上,这并非个人臆想。2017年,央行就成立了数字代币研究所,该所所长姚前在公开场合和学术期刊频频发声。从2016年9月开始,姚前所长就发表了诸如《中国法定数字代币原型构想》、《数字代币的发展与监管》、《数字代币视角下的电子银行》。可见,央行关于发行数字主权货币的理论储备和政策储备早已开始。

自由诚可贵,但自由不意味着放肆。规则公平不代表结果公平,更不代表机会公平。如今,数字代币市场上已形成了不少寡头,这和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资本市场如出一辙。没有约束的绝对自由,最终反而容易走向独裁和专制。

所以,无论大家愿意或者不愿意,政府介入数字代币市场都是早晚的事,做好战略准备,避免侥幸心理,真正利用新技术、新金融将社会变得更好,这才是发展的真谛。千万不要重蹈覆辙,我们在互联网时代不接受亏损企业上市,怕散户受损,结果诞生了VIE结构这么一个怪胎,一整代优秀互联网公司无法在祖国上市,被赶到美帝国主义的土地上!在今天,我们也看到在区块链时代,优秀创业团队也被逼出海,向国外社区进行募资,以后再找机会报效祖国!

从来没有人能借由无政府主义来获利。当我们在区块链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时,千万不要忘记,当初我们是为了什么而出发。

一切,才刚刚开始。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许峥岚

许峥岚

互联网时代

0 回复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9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