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众银行面前,工农中建们该怎么办?

来源:金评媒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3月18日    【字体:

在微众银行面前,工农中建们该怎么办?
 
  微众银行的线上开户和线上产品研发、审核、贷款发放以及信用评估体系将对传统银行以线下抵押、担保为主的授信服务体系带来了根本性的冲击。这部分冲击主要是在于传统银行的零售信贷、信用卡以及支付、理财业务,并将极大改变银行未来零售业务的走向。
 
  当线上开卡和用户初始服务逐步放开,用户不必为了享受银行服务而必须去线下银行物理网点开卡、面签以及填写资料的时候,对于传统银行又意味着什么?
 
  首当其冲的便是现在银行物理网点的综合价值,抛开对公和项目贷款业务不说,对于一般的社区型和商业性网点,其业务指标还有一大部分是存款、理财、卡、电子银行以及POS等中间业务收入来源,而这部分面向大众的零售业务目前已被互联网金融所逐步侵蚀。对于银行而言,在零售业务上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开始慢慢丧失。未来以网点数量为规模扩张的模式也将走入死胡同,因为用户大多开始走入线上的消费和金融服务生态圈,线上开户的技术条件也会越来越成熟。
 
  其次,当银行服务被迫进行线上化尝试,推出更多的直销、电商和投融资服务平台之后,银行自身的业务与风控,财务与运营体系也会面临一个较大的挑战。对于银行的基层员工而言,在互联网浪潮的趋势中缺乏一种有意识的数据思维和工作方法,而传统依赖于社交圈和人际关系的业务推广和营销文化,在互联网银行带来的便捷、安全和新颖的概念冲击下,也会被慢慢分解、流失。未来的银行服务将不再是集中式的统一管理和线下的以物理距离为核心的服务模式,而是线上的碎片化的,分布式的,以用户价值体验为核心的一种网络服务模式。
 
  还有第三点,加剧银行业开展零售业务竞争。银行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其主要的驱动模式是存贷款,银行的核心业务优势其实是在于批发业务,也就是通过大规模的资金和项目匹配,结合自身的风险控制和违约保障能力来保障稳定的利息收入,只不过这部分市场资源是有限的,大客户谈判议价权也较高,各家银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也往往是提供各种配套服务或者降低贷款利率。
 
  相比较而言,零售业务上的利息浮动性就比较大,平均利差也较高,但是需要付出的业务调查、审核、贷后维护以及精细化管理和人力投入成本就较高,因为每个细分零售行业的风险、业务、流程和可控因素都有所差别。所以这部分市场一度成为了很多银行都不愿去涉足的蓝海市场。随着核心大客户竞争日趋激烈,利率市场化开启,集成批量化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银行对未来零售市场的重视,众多银行才逐步视角放到了零售业务上。只不过,这个市场培育的过程是相当艰辛的,见效也不会那么快。
 
  而互联网的大数据、社交、电商等平台恰好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交易、社交和其他数据属性来延伸出客户的信用属性,并用独有的互联网生态圈来约束客户的行为,保持一定的风险管理能力,具有更高的征信服务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而一旦对网络银行的最后限制放开,允许线上开户和面签,那么就意味着传统银行目前最为关注的零售业务,将失去最后的一道屏障。
 
  在微众银行,以及未来的阿里网商银行等的冲击下,银行的物理服务模式,风控、财务与运营管理模式以及客户服务方式都将迎来根本的思路改变。
 
  对于银行服务而言,必须要走O2O的服务转型,也就是在现有的满足客户线下基本的金融服务基础上,将未来客户的消费和使用习惯逐步引导到银行自己开设的网络渠道上。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分为业务电子化、营销平台化和互联网交易深化等几个阶段。
 
  从最开始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到直销银行平台,再到银行自己设立电商平台和P2P投融资服务平台,银行其实都是在实现这么几个目的:将自身业务网络化,提供具体的互联网化应用场景,并将客户的金融服务和其他消费类数据捆绑起来,希望能够采取这种迂回的方式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包抄”或是“逆袭”。但是,从实践的效果来看,银行并没有突破自身的瓶颈:缺乏真正与用户衣食住行关联度更高的消费、社交和网络化入口。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商业银行该如何应对?
 
  其实最核心的是明确传统银行自身的优势,在目前网络银行业务还没有正式放开,银行生态圈内的客户还没有真正实现完全线上化业务操作,传统银行应逐步通过自身业务和流程的网络化、便捷化来培育自身的线上客户人群。如果仅仅与互联网平台拼流量与用户,银行必然会处于下风。
 
  第一步,从业务前端开始互联网化,由于中后台的信贷审核和风险管理短期内还做不到大数据和互联网集成征信,那么可以先在业务入口上进行互联网化,然后与线下网点分布相结合,将物理网点转变成为银行服务转型的一个营销和推广阵地。也许未来去网点,柜员首先问你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行的线上贷款直通车您开通了吗?”
 
  第二步,对银行的风控和运营体系进行更大程度的互联网化,这需要建立在银行自身数据积累和分析的基础上,并适时引入互联网平台的社交和电商数据分析结果,提高智能化程度,建立一种银行传统风控业务流程与互联网数据征信相匹配的管理模式。
 
  最后,从底层架构进行转变,配备强大的银行化IT后台,简化中台的业务流程,通过产品因子和数据因子的匹配,结合银行前端的各种业务入口,来进行更多样化的产品个性化选择和配置。最终的商业银行——强大的IT后台+便捷高效的中台+分布式的前台网络入口,将成为一种常态!

标签: 微众银行 四大行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