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互联网金融 平台如何在竞争中突围?
“2013年被称作互联网金融元年,事实上‘逐鹿’的意味并不特别强,但在2014年却是一片火热万马奔腾的景象,传统的金融机构观望了一阵子后大举涌入,期间出现很多的风险事件,这是在逐鹿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的事情。”这是零壹财经CEO柏亮在11月22日的“2014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发出的议论。
随着互联网金融“逐鹿中原”的迹象越发明显,柏亮认为,许多平台已经开始面临不仅要一手抓资产一手抓流量的问题,更涉及到商业模式的建立,这将关系到平台在市场竞争格局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一家正在由传统向互联网迈进的证券金融平台,广发证券副总裁杨龙在对以上问题进行回应时表示,由于环境的改变,传统金融行业迎来了很大的发展契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券商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威胁,互联网消除了距离,意味着平台和客户之间、高层和低层之间、上下游之间距离缩短了,它带来了去中介化,去中间层,去中心化的可能。这直接导致了成本结构的变化。
“新的玩法大大改变了成本结构,降低了运营成本,营造了竞争优势。”他说,“我们会提升我们的策略、提升我们的技术,从而大大降低成本。同时把这样的理念和思维运用在整个组织的改造上,使得我们服务客户的方式和管理模式能够优化。”
据新浪微财富首席市场官李亚丹透露,目前新浪微财富人均投资额为1.8万,截止于11月19日的总成交额为19亿。
在流量上,新浪微财富的用户大多来自于微博。李亚丹对此表示,为客户提供资金交互是金融的本质之一,互联网公司涉足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是利用自己的品牌、流量及商业信誉,从而很好地把信息交互服务和资金交互服务合二为一。
“到目前为止,涉足互联网金融垂直探索对产品交易形成闭环的就那么三四家公司,未来垂直互联网金融里面也将有资本的合作。”她说,2015年将是互联网金融垂直品类更多的一年。实际上,这将是互联网金融差异化竞争的趋势之一。
在被问到如何应对行业内的竞争时,人人贷创始合伙人杨一夫称,当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大多在追求流量,但流量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卖出去多少钱,另一方面是以多少钱卖出去。他认为,平台卖出的资产价格越低才能拿到更好的资产,才能长期的走下去。“现在平台间还没有特别明显的竞争,我觉得不用想着怎么比别人做的更好,只要比别人活的更久就可以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