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助贷稳了,新规十月见
资讯 零壹智库 零壹财经 2025-09-08 阅读:1277
来源 | 零壹智库
2025年上半年,国内助贷行业站在“监管深化”与“结构重塑”的关键交汇点,行业态势呈现鲜明特征。
一方面,头部平台交出亮眼业绩,多数实现营收与净利双增长,“强者恒强”的格局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行业战略正调整加速,“轻资本”模式摆脱重资产依赖的优势凸显,逐渐成为主流转型方向。
从具体表现来看,七家上市助贷平台整体增长态势可观,但分化迹象明显,信也科技、嘉银科技还通过国际化业务开辟新的增长极。奇富科技聚焦导流服务与智能信贷引擎,乐信技术授权服务收入增长55%,头部平台纷纷发力轻资本业务以降风险、提收益,仅少数平台仍侧重重资本模式。
备受行业关注的 “助贷新规”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目前头部平台声称已做好准备, “短期承压、长期向好”,成为业内的普遍共识。
一、格局分化,强者恒强
近期,奇富科技、乐信、信也科技、小赢科技、嘉银科技、宜人智科、维信金科七家上市助贷平台相继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整体业绩表现亮眼,增长态势可观,多数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但分化也较为明显。
首先是收入端普遍表现亮眼。小赢科技、维信金科均实现40%以上的增长,嘉银科技也有24.06%的较高增长;唯有乐信同比微降2.78%。
净利润方面,除宜人智科同比下滑32.43%之外,其余五家均实现正增长,显示出强劲的盈利动能。具体来看,乐信和嘉银科技净利润增幅均超过100%,分别达到119.95%和107.03%,维信金科也保持了79.55%的较高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非上市助贷平台的业绩也尤为亮眼。例如,分众传媒联营助贷平台数禾科技(还呗)上半年营收70.73亿元,同比增长68.81%;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大增87.24%。在总资产规模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数禾科技的营收水平超过宜人金科和乐信。
图1:上市助贷平台2025H1营收及盈利情况
来源:公司财报,零壹智库整理
在贷款余额方面,奇富科技与乐信均超1000亿元,但前者同比增长13%,后者同比减少8%。
小赢科技与维信金科增长显著,信也科技则保持稳定。宜人智科与维信金科规模接近,同比分别增长13%和26%,后者是前者的2倍。嘉银科技则未公开相关数据。
此外,国际化业务正逐渐成为某些平台的新增长极。例如,信也科技的国际业务收入占比已达22.3%,嘉银科技在印尼市场的放款金额同比激增200%。“国内稳盘、海外拓疆”的驱动模式,正在助力相关平台构建更具韧性的业务结构。
图2:上市助贷平台2025H1贷款余额及放款情况
来源:公司财报,零壹智库整理
总体来看,头部机构主要通过三大策略实现业绩突破:
一是技术降本,如信也科技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2%至近1.3亿元,乐信研发支出1.6亿元、同比增长10%;
二是资金优化,以奇富科技为例,通过扩大ABS发行规模,其一季度综合资金成本下降30个基点,虽未披露二季度具体数据,但降成本趋势仍在延续;
三是场景深耕,如乐信分期电商GMV同比激增117%,达20.29亿元,逐步构建“金融+消费”闭环生态。
二、“轻资本”模式是主流
助贷平台按业务主要可分为重资本与轻资本两种模式,两者在财务报表中的业务体现、风险承担及运营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重资本模式对应财报中的“信贷驱动服务”,其核心特征是由公司承担信贷风险。该模式通常通过自有小贷公司、信托计划或ABS资金直接发放贷款,也可引入融资担保公司承担担保责任,从而直面坏账风险。
轻资本模式则对应“平台服务”,其本质是摆脱“自有资金放贷 + 风险兜底”的重资产逻辑,不承担信用风险,转而专注于技术输出与资源撮合。该模式的核心目标在于降低周期性风险、提升净资产收益率(ROE)。
轻资本模式主要通过以下三类核心业务实现。
一是纯导流服务,即向金融机构推荐存量用户,按固定比例收取服务费,不参与风控及坏账承担。2025年上半年,奇富科技将导流业务明确作为轻资本转型的核心方向,虽未公开具体用户量或收入规模,但指出该项业务增长显著,并与智能信贷引擎(ICE)共同构成轻资本模式的两大支柱。
值得注意是,奇富科技轻资本业务占比出现短期下滑,从2024年二季度的64.9%降至2025年二季度的41.4%。该公司表示,这一变化并非战略回调,而是为应对“小贷新规”要求所做的主动调整,通过暂缓部分轻资本合作以适应新规对合作机构资质与风控责任的规定,属于阶段性策略。
二是技术输出服务,即向城商行、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输出风控、运营等技术系统,以授权费或服务费形式盈利。2025年二季度,乐信加大对技术授权服务(包括贷款便利额与转介服务)的投入,该板块实现55%的高速增长,技术赋能收入达8.3亿元。
三是分润式撮合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获客—风控—贷后管理”全流程服务,按贷款利息比例分成,不承担信用风险。
从机构布局来看,奇富科技、乐信、维信金科等多数平台已将轻资本模式列为战略重点。相比之下,宜人智科的业务收入仍主要来自贷款撮合及相关服务费,显示出其对重资本模式的持续依赖。
三、监管仍是最大变量
助贷平台按业务主要可分为重资本与轻资本两种模式,两者在财务报表中的业务体现、风险承担及运营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4月初,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助贷新规”),该规定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助贷新规”的核心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增信服务费全额计入综合融资成本,彻底堵住了“双融担”模式的漏洞。此前,部分机构通过两家担保公司拆分收费,导致实际利率突破36%。
二是要求等资金方实行合作机构名单制管理。据媒体公开报道,截至今年9月,已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27家商业银行通过官网或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公布了合作助贷机构名单。
消金、信托等机构也受到新规约束。据零壹智库梳理,目前已有至少8家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合作助贷机构名单,包括平安消金、宁银消金、尚诚消金、南银法巴消金、北银消金、金美信消金、招联消金和哈银消金。
头部助贷平台所受冲击相对有限,主要原因包括业务多集中于利率24%以内的助贷产品,部分平台已主动采取更为审慎的风险管理策略予以应对。有互联网大厂背景的流量助贷平台以及多数上市助贷平台,也常出现在合作机构的白名单中。
多家平台在财报或业绩发布会上提及对新规的认知与应对策略,整体形成“短期承压、长期向好”的共识。
短期来看,部分平台面临业务结构调整的压力。奇富科技首席财务官徐祚立在财报交流会上指出,受监管政策影响,部分ICE业务将逐步迁移至其他板块,预计将更多转向重资本业务。尽管规模不大,但由于重资本业务收入确认比例较高、周期更长,将对账面收入和利润带来结构性影响。
从长期趋势看,头部平台普遍认可新规对行业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奇富科技CEO吴海生认为,新规短期内虽带来阵痛,但长期将提升行业整体的稳健性与可持续性。
宜人智科CEO唐宁指出,监管趋严将加速小型平台出清,推动行业整合与门槛提升,成熟平台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该公司正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风险共担机制;
嘉银金科董事长严定贵强调,将继续坚持“合规经营、动态调控”的策略;肖文杰也认为,新规落地有助于行业走向规范,对合规平台构成长期利好。
随着“助贷新规”的落地,资金以及客户向头部平台集中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但可能有相当部分的小平台将不得不退出市场,让一些跨平台借贷者的资金拆补游戏无法继续,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头部平台的资产质量。
-End-
上一篇>金融业不得不关注华为三折屏的原因
下一篇>没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