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宋敏:深层重构——RWA 与稳定币的共生关系

资讯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25-07-14 阅读:716

关键词:稳定币RWA

宋敏先生将出席“2025鸿儒全球金融治理论坛——稳定币与RWA:变化中的全球支付与资管体系”

作者 宋敏 任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宋敏先生将出席“2025鸿儒全球金融治理论坛——稳定币与RWA:变化中的全球支付与资管体系”
 
转载自《香港国际金融评论》第20期,原标题为《全球稳定币发展状况及趋势》

近年来,稳定币与真实世界资产(RWA)的联动成为全球金融创新的核心议题。从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法案,到美国相关立法的推进,各国正加速布局这一领域。结合学术研究与市场观察,下文将从概念本质、发展逻辑、现实挑战及区域实践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稳定币的本质与核心价值 

稳定币作为连接加密世界与传统金融的桥梁,其核心价值在于锚定现实资产(如法币、黄金)或通过算法调控实现价格稳定,从而解决原生加密货币的高波动性痛点。 

目前,法币抵押型稳定币(如 USDT、USDC)占据主流,去中心化稳定币(如 DAI)则以超额抵押机制运行,而算法稳定币因风险过高逐渐边缘化。 

从功能看,稳定币不仅是加密资产交易的“通用货币”,更在跨境支付、DeFi(去中心化金融)流动性工具、发展中国家抗通胀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例如,传统跨境汇款通常耗时数日且成本高昂,而稳定币依托区块链技术可实现近乎实时、低成本的资金流转。在 RWA 的投融资与交易中,稳定币也可作为有效的支付工具。

在 DeFi 生 态中,用户可存入稳定币获取利益,也可将其他加密货币或 RWA 作为抵押品获取稳定币贷款,这一模式正在重构传统金融的中介角色。 

二、RWA 与稳定币的共生关系 

真实世界资产上链(RWA)是区块链技术落地的重要方向,而同样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稳定币则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一方面,RWA(如房产、债券、大宗商品)的代币化需要稳定币作为支付和结算工具。例如,代币化房产的链上交易若以稳定币计价,可绕过法币清算体系,实现“交易即结算”;跨境贸易中,应收账款代币化后直接以稳定币支付,能大幅缩短账期、降低汇率风险。 

另一方面,RWA 也为稳定币提供了新的资产背书可能。当前稳定币多锚定法币或国债,但未来或可探索以高流动性 RWA(如黄金、商业票据)作为抵押品,甚至通过智能合约动态调节抵押率。

此外,RWA 与稳定币的结合能激活链上资产流动性——例如,持有代币化债券的用户可抵押资产借入稳定币,在不抛售底层资产的前提下获得短期资金,这一模式正在 DeFi 平台中快速渗透。 

三、风险与监管的平衡难题 

尽管前景广阔,稳定币与 RWA 的融合仍面临多重挑战。对稳定币而言,锚定资产的真实性是信任基础。以法币抵押型稳定币为例,若链下储备金未足额托管或透明度不足,极易引发挤兑风险。2022 年算法稳定币 UST 的崩盘已警示市场:脱离现实资产背书的纯算法模型存在致命缺陷。

对此,香港的监管实践值得参考——其新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将 100% 储备金托管于持牌银行或托管机构,且每月公开资产构成,这一规则既保障安全性,又未过度扼杀创新。 

对 RWA 而言,核心难点在于链上链下资产的映射验证。例如,房产代币化需解决产权登记、估值审计、法律确权等问题,这要求区块链技术与传统金融基础设施深度协同。

与此同时,RWA 的规模化扩张可能冲击现有金融体系 :若企业普遍通过代币化资产直接融资,传统银行的信贷中介角色将被削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亦需重新适配。 

四、香港的探索与启示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稳定币与 RWA 领域的实践具有风向标意义。

近期通过的《稳定币法案》明确三大方向 :一是严格合规,发行方需满足最低股本要求(1500万港元)并全额托管储备 ;二是为推动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提供了空间,在美元体系外开辟新路径;三是吸引企业级应用,如京东计划利用稳定币优化跨境电商结算,渣打银行探索代币化债券发行。 

这一布局不仅为香港巩固金融竞争力提供抓手,更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新场景。

例如,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若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贸易场景结合,可推动人民币在跨境数字贸易中的计价与结算份额。

此外,香港的牌照制监管框架(仅向符合资质的机构发放稳定币牌照)为行业划定了创新边界,避免“野蛮生长”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稳定币与 RWA 的融合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对货币形态、资产流通和金融基础设施的深层重构。当前,技术演进、监管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共振正在加速这一进程。 

对于中国而言,香港的先行经验既提供了风险可控的创新样本,也为参与全球数字金融规则制定赢得战略空间。未来,谁能率先破解链上链下协同、风险收益平衡、主权货币与加密生态共生的难题,谁就能在数字经济时代占据先机。
 
-End-
7月18日,由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科企大湾区校友联合主办、零壹智库&Web3.01承办的“2025鸿儒全球金融治理论坛”,聚焦“稳定币与RWA:变化中的全球支付与资管体系”,联通政策制定者、学术领军者、商业践行者、投资先行者,搭建“制度-学术-技术-实践”多元交汇的深度对话平台。


扫码报名
合作咨询:huiyi@01caijing.com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上海、无锡表态探索稳定币

下一篇>智能体爆发,如何洞穿金融场景?|直播预约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84ms